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报道了在光照和暗处培养下,不同的浓度的蔗水稻幼苗叶片GS及其同工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影响。无论是在光照或在暗处,蔗糖对GS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在较高蔗糖下作用更为明显;虽然Rubisco及可溶性蛋白的水平在光照和暗处有显著的差别,但蔗糖对其未见明显影响。NativePAGE与活性染色表明,在光照下或在暗处,蔗糖对GS2的抑制蔗糖浓度升同而加强,但对GS1未有明显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在水稻幼苗生长中,蔗糖不能象不光一样诱导叶水GS活性及其同工酶表达。  相似文献   
92.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植被覆盖和土地管理措施是土支离破碎中侵蚀的主要抑制因素之一,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的植被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C)是评价这种抑制作用的有效指标,并被广泛采用和深入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能满足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在系统回顾该因子的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USLE和RUSLE中C因子估计方法及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并概述了中国的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的研究进展。此外,总结国内在(C)因子估计值以及植被覆盖度,地面覆盖物和植被根系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我国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研究中存在的3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3.
测定了水稻种子不同萌发时期胚乳、胚芽鞘和幼根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合酶(NADH-GOGAT)活性变化。胚乳和胚芽鞘的GS活性在萌发过程中升高,幼根的GS活性则有所降低。NADH-GOGAT的活性变化趋势与GS相同。Native-PAGE活性染色表明,在萌发阶段的水稻种子胚乳和幼根里,始终只观察到一种GS活性带。但是,在水稻种子萌发3d后,在胚芽鞘中除继续检测到GS1的活性外,还可以观察到GS2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显示,水稻种子胚乳中的GS(GSe)和GS1和GSra一样是一种胞质型GS。实验结果提示,这些不同组织中的GS与NADH-GOGAT构成的循环途径也许是水稻种子萌发时氨同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各种致黏膜炎症信号诱导宿主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但宿主免疫应答非但不能有效地清除感染,反而促进炎症反应而导致病情的加剧。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宿主免疫应答以及该菌长期定居胃黏膜和致炎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95.
银杏雄株GinNdly全长基因的分离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杏栽培品种大佛手(Ginkgo biloba L.cv.Dafushou)雄株为材料,用四月中旬幼嫩的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银杏雄株LEAFY(LFY)同源基因GinNdly全长基因。结果分析表明,该全长基因含1493个核苷酸。与文献报道的银杏雌株GinNdly基因相比,碱基数少了三个,对应地氨基酸少一个,核苷酸同源性为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9.3%。该基因的克隆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银杏开花调控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微生态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幽门螺杆菌 (H 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也是胃癌的主要诱发因子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 类致癌物质 [1 ] 。有效地治疗和根除 H.pylori感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治疗 H.pylori的方案很多 ,目前多采用抗生素多联疗法 ,但细菌抗药性的出现导致 H.pylori根除率降低 ,并可能造成菌失调、霉菌感染 ,甚至发生肝功能异常性改变。 Adamasson等 [2 ] 报道了几例使用抗生素治疗 H.pylori导致的菌群失调 :口腔内出现抗药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胃粘膜中细菌数增加 ,且出现抗药性共生菌 ;肠道内微生…  相似文献   
97.
大肠埃希菌性阴道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建立大肠埃希菌定植的阴道感染小鼠模型。方法 :在阿莫西林溶液 (12 5mg/ml)冲洗小鼠阴道冲洗处理下 ,将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接种到小鼠阴道内。结果 :各组小鼠阴道冲洗液检出的平均对数值比较 ,经过阿莫西林溶液小鼠阴道冲洗处理后再接种大肠埃希菌的阿莫西林 +大肠埃希菌组 ,阴道内定植的大肠埃希菌数量 (8 18± 1 0 9)较经过生理盐水小鼠阴道冲洗处理后再接种大肠埃希菌组 (5 72± 0 6 8)明显增多 (P <0 0 5 ) ,而且小鼠阴道感染的症状明显 (P <0 0 5 )。结论 :通过抗生素处理后 ,再在小鼠阴道内接种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能够在小鼠阴道内得到定植 ,即建立起大肠埃希菌性阴道感染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98.
心脏肥大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流动力超荷即机械应力是引起心脏肥大的主要原因,它能通过许多不同的信号途径诱导心脏肥大的发生,弄清楚机械应力诱导心脏肥大的机理,将有助于阐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
目的:将合成的两种量子点应用于研究人骨肉瘤HOS细胞系,初步检测其生物毒性,以确定本研究所制备量子点可否应用于骨肉瘤的基础研究。方法:将生长良好的HOS细胞与制备的两种量子点分别共培养,使用MTT试剂盒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实验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分析所得数据,并绘制出量子点浓度-细胞活性曲线,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量效关系。结果:1.4μM的CdTe/ZnS QDs和0.275μM的Cd Te/Cd S QDs分别是本实验中对HOS细胞的最高毒性浓度。较短时间(30 min)的暴露分别导致了48.6±0.9%和31.9±0.8%的细胞死亡,3 h后分别有33.7±2.3%和49.4±1.1%的细胞存活。而在孵育了18 h之后,只有28.0±1.6%和15.3±1.6%的细胞存活。我们可以观察到均为典型的时间/浓度曲线。结论:选用适宜浓度以及共培养时间,本实验制备的量子点完全可以满足纳米量子点粒子使用于HOS细胞研究的基本生物学条件,可以进行人骨肉瘤HOS细胞测温等的一些列实验操作。由于量子点自身优越的光学性能以及可接受的生物安全性,在肿瘤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将会成为肿瘤示踪、检测、以及靶向治疗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0.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针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但远 期疗效欠佳,对于肢体严重缺血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截肢处理。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cells, ADSCs)作为再生医学用 于治疗下肢缺血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ADSCs 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