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生草栽培对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进芳  吴家森  黄坚钦 《生态学报》2014,34(15):4324-4332
高强度经营导致山核桃林地土壤性质改变,设置了白三叶、黑麦草、油菜、紫云英、自然杂草和清耕(对照)6个处理,以3次重复,随机排列的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草栽培对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生草栽培均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除全钾外,白三叶和紫云英处理较其他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余几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生草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白三叶、黑麦草、紫云英、油菜和自然杂草处理分别较清耕提高了169.6%、159.7%、144.1%、138.6%和58.6%,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6种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性(AWCD)、微生物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处理的土壤AWCD为白三叶紫云英油菜自然杂草黑麦草清耕;白三叶处理的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高于其他处理;白三叶、紫云英和油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两两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三者与土壤各养分指标之间未达显著差异,但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白三叶、紫云英和油菜对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CD55高表达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抗CD55抗体及Hoechst33342染料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进行荧光染色,应用FACS-Vantage和FACS Vantage SE分选CD55hi和CD55lo细胞、SP和MP细胞,对比两组细胞在两种染色中的分群所在、对C2-ceramide诱导凋亡的耐受能力、及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来检测Bcl-2、TMEM23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分选的CD55hi和CD55lo细胞再用Hoechst 33342染色时,分别位于SP和MP区域中。在C2-ceramide存在的情况下,CD55hi细胞比CD55lo细胞对凋亡刺激具有更高的耐受性。在CD55hi和SP细胞中Bcl-2及TMEM23的表达水平分别比在CD55lo和MP细胞中高。结论 CD55高表达细胞具有与癌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CD55可以推测为乳腺癌干细胞的一个表面标记。  相似文献   
143.
在室内测定了二化螟滞育幼虫与非滞育幼虫对杀虫单和三唑磷的抗药性。测试结果表明,二化螟滞育幼虫比非滞育幼虫具有更高的抗药性。杀虫单对二化螟滞育幼虫与非滞育幼虫的LD50分别为24.3452μg/头与10.4721μg/头;三唑磷的LD50分别为0.0685μg/头和0.0497μg/头.  相似文献   
144.
新疆墨玉不同治沙工程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墨玉县沙漠地区,设置4种治沙工程并比较了不同治沙工程措施培育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治沙工程区土壤pH值和养分存在差异,pH值的大小顺序为天然稀疏植被封育区草方格固沙-人工林区人工林区多种植物配置区,且天然稀疏植被封育区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工程区(P0.05);植物的定植时间影响了土壤养分,定植3年的人工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定植不久的草方格固沙-人工林地;多种植物配置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都高于人工林区、草方格固沙-人工林区和天然稀疏植被封育区,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其他工程区低,在该工程区应加强磷肥、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45.
美国Eli Lilly公司和Biosite公司于2006年3月宣布,在使用Eli Lilly公司特有的重症败血症治疗药“Xigris(普通名:drotrecogin α)”的个性化医疗的临床试验上将进行合作一事达成协议。这个临床试验被称作“Respond”,并就Xigis与多目的生物标记Protein C的并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6.
光温条件明显影响棉铃虫的滞育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滞育强度的地理变异, 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光温条件(光照时数 11~16 h, 恒温20, 22, 25, 28和31℃及变温)对来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 江西永修、 山东泰安和辽宁喀佐)棉铃虫滞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对继后棉铃虫的滞育强度有明显影响。在光照时数11~14 h范围内, 各地理种群的滞育持续期均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而延长。滞育强度也受到滞育诱导的温周期影响, 当光期温度相同时, 低纬度的GZ种群温周期比恒温有更强的诱导效应; 中纬度的YX种群温周期与恒温具有相同的滞育诱导强度; 高纬度的KZ和TA种群温周期所诱导的滞育强度一般低于恒温。滞育解除过程中的温度也显著影响到滞育的解除, 在20~31℃下, 温度愈高滞育解除愈快; 滞育持续期同时受到滞育诱导温度的影响, 对于北方的泰安种群和喀佐种群, 较高的滞育诱导温度能诱导更强的滞育。  相似文献   
147.
持续时间达1年以上的滞育,称为延长滞育,延长滞育的诱导、维持、解除均不同于简单滞育(滞育期短于1年)。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昆虫延长滞育的类型、滞育诱导及解除的环境因子、延长滞育物候学和生物学特性,延长滞育的遗传学及延长滞育的生态学意义。延长滞育是昆虫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48.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是新疆草原的主要危害害虫之一,为了从形态上精确区分群居型和散居型意大利蝗,本文用数值分类学的方法对两型成虫的10个形态指标和5个形态指标比值进行了数量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型成虫在所测量的10个形态指标上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形态指标比值中前翅长...  相似文献   
149.
为了探讨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越冬滞育特性,在自然条件与室内恒温下对黄杨绢野螟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与光敏感龄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的光周期反应属于长光照反应型,短光照是引起黄杨绢野螟幼虫滞育的主要因子。幼虫的光周期反应对温度敏感,在恒温25℃和28℃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36min和12h50min。在日平均温度为26.7℃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3h40min。在恒温25℃条件下的滞育敏感虫龄试验表明,2~3龄幼虫即孵化后4~9d的幼虫对光周期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150.
美国Introgen公司2006年从得克萨斯大学的M.D.Anderson Cancer Center获得了与具有利用新型纳米粒子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多肽、肽的输送技术相关的一系列专利的独占权。通过动物模型研究表明,这项技术对人类的肺癌十分有效。纳米粒子的全身输送这项技术,可以适用于由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所制造的各种分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