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芳香氰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胺解、乙酰化、催化氢化、关环等步骤得到新型二氢嘧啶类化合物14个,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确证,并利用HepG2.2.15细胞进行了体外抗HBV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HBVDNA复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c和5n抑制HBVDNA复制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87μmol/L和0.67μmol/L.初步探讨了活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同时运用分子排阻色谱法考察了活性化合物与病毒衣壳蛋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2.
目的:针对亲和层析材料制备困难的问题,本文拟研究以聚丙烯酰胺冷凝胶为基质,以噬菌体展示多肽为配基制备亲和材料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低温聚合制备的聚丙烯酰胺冷凝胶作为基质,将筛选噬菌体展示人肝脏cDNA文库获得的噬菌体作为配基,通过两种不同的化学键合方法键合于凝胶表面,制备亲和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此亲和材料对药物分子是否具有亲和能力.结果:聚丙烯酰胺冷凝胶具有较大的孔径及良好的亲水性,适用于生物大分子如噬菌体的键合,键合特异噬菌体展示多肽的凝胶材料与键合未筛选噬菌体文库的亲和材料比较,对药物分子具有明显的高亲和力.结论:以展示特异多肽的噬菌体为亲和配基,以聚丙烯酰胺冷凝胶为基质,通过化学键和方法制备亲和材料是具有可行性的,此种亲和材料在生物分子纯化特别是药物分析纯化、蛋白质分离纯化以及细胞分离分析等方面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3.
为了明确设施调温模式下叶施低浓度NaCl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物质积累的影响,本试验在日光温室内加设地膜小棚进行调温,形成中低温(L)区和中高温(H)区,采用0(L0和H0)、5(L5和H5)、10(L10和H10)、15 mmol·L-1(L15和H15)的NaCl对2子叶1心期的黄瓜幼苗进行连续21 d的叶面喷洒处理,分析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干鲜物质及营养物质累积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L区和H区叶施NaCl处理下,黄瓜幼苗干物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8.6%(L5)~50.2%(L10)和8.9%(H5)~23.3%(H10)、植株含水量分别增加20.8%(L5)~52.2%(L10)和8.7%(H5)~10.1%(H10),表明10 mmol·L-1 NaCl处理对植株干物质量和含水量的促进效应比5 mmol·L-1 NaCl处理更大。然而,L5处理的归一化壮苗指数(SI)最高,H10处理的SI较高。L10处理对叶面扩展的促进效应高于H10。L5对气孔导度(gs)和光合碳吸收速率(Pn)的效应优于H10。两种温度模式下叶施5~10 mmol·L-1 NaCl均能累积更多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并优先向茎和根中分配。另外,黄瓜幼苗的干物质量、叶面积、Pn、含水量、SI、gs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受温度、NaCl浓度的单因素效应影响,而幼苗的含水量、SI、gs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叶片除外)还受温度与NaCl浓度的交互效应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叶施NaCl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有益效应浓度集中在5~10 mmol·L-1,L区叶施NaCl的有益效应优于H区,且叶施适宜浓度(L5和H10)的NaCl对干物质累积的促进效应优于水蓄积的促进效应,更有利于黄瓜健壮秧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4.
简要阐述了彩叶地被植物的概念、分类以及南京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常见种类、应用原则,提出了彩叶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林下、林缘、疏林、水景、边坡、道路、空旷地及花境中的应用形式,供园林绿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为及时防止脑梗死的发病及早期诊断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运用SPSS 20.0软件包对256例脑梗死患者和21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脑梗死组分为三组:单纯脑梗死组、合并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血脂水平的分析比较。结果: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hs-CRP水平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值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在三组不同的病例组中血脂(TC、TG、LDL-C、TC/HDL-C)水平和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HCY、hs-CRP水平增高及血脂异常均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预防及治疗脑梗死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D-二聚体、超敏CRP(hs-CRP)在降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入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降主动脉夹层患者8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日及第3日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结果:所有入选患者术前、术后第1日及术后第3日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且不同时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急性期患者术前、术后第1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时期的慢性期患者(P=0.022、P=0.001)。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第1日及术后第3日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2)。急性期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日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P=0.002;P=0.002)。围手术期未出现因夹层破裂死亡病患,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有助于辅助诊断降主动脉夹层,且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血清D-二聚体、hs-CRP的水平可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究骨密度与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 例老年髋部骨折,其中4 例股骨颈骨 折,4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左侧肢体3 例,右侧肢体5 例。分别测定腰椎骨密度和双侧髋关节CT 资料,运用Mimics软件和abaqus 软件对健侧股骨近端进行重建和计算出该模型的密度。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组腰椎骨密度为(-4.05± 0.24) g/cm2,三维有限元模 型密度为[(1.15± 0.02)× 106],均低于股骨颈骨折组的(-3.15± 0.54) g/cm2,[(1.34± 0.06)× 1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腰椎的骨密度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密度成线性正相关(r=0.881,P=0.004)。结论:骨密度与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近端三维有限 元模型密度成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可为进一步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老年髋部骨折部位与骨密度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AAA患者,给予EVAR治疗,观察其围术期的疗效及血管破裂死亡、伤口愈合情况、截瘫、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随访期疗效及血管破裂死亡、截瘫及内漏的发生情况。结果:29例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3天出现右髂动脉支架内血栓、消化道出血及肝肾功能衰竭,行持续性血液净化好转出院。2例术区切口愈合延迟,9例术后发热,无在院死亡及截瘫病患。随访期间,1例术后30天死亡,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例3个月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双下肢乏力,无截瘫发生。存活的28例患者复查增强CT见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无移位及内漏发生。结论:EVAR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且并发症少,治疗AA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9.
藻胆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隐藻及甲藻不同,蓝藻和红藻中的藻胆蛋白并非独立地行使能量吸收与传递的功能,而是通过连接多肽将不同类型的藻胆蛋白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高度有序的超分子复合体——藻胆体,存在于光合膜的表面,作为光合作用能量吸收与传递的功能单位。藻胆体分子量的范围介于7×106至15×106道尔顿之间,形状及大小与藻的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0.
以Glomus versiforme (GV)、Glomus mosseae(GM)和Glomus intraradices(GI)3种丛枝菌根菌及其混合菌种GM+GV、GM+GI、GV+GI和GM+GV+GI接种黄瓜幼苗,进行菌根化育苗,研究菌根化育苗对黄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丛枝菌根菌均能与黄瓜幼苗根系形成菌根,侵染率高达41.74%~55.69%.其中,GV、GM、GM+GV、GM+GV+GI 和GV+GI是黄瓜的优势菌种,与对照相比,壮苗指数提高了58.14%~123.6%,前期产量增加了21.71%~37.87%,总产量增加了19.72%~34.41%.接种GM+GV和GV+GI处理可显著地提高黄瓜果实中Vc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84%和21.95%;接种GV、GV+GI和GI处理可显著提高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79%、10.20%和8.25%;接种GV和GM+GI处理黄瓜果实中的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7.66%和23.19%,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7.67%~34.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