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66年   7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东北黑土区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土壤资源, 了解该区域内农田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及其对环境驱动因子的响应机制, 对于研究黑土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9月, 我们在42°50°‒49°08° N的典型黑土区采集了93个农田土壤样品, 利用形态学鉴定技术分析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共鉴定出47个线虫属(相对丰度 > 1%), 其中食细菌线虫中的拟丽突属(Acrobeloides)是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中的优势属(相对丰度 > 5%)。土壤线虫总丰富度和总多度均随纬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然而类似的变化趋势只出现在食细菌和杂食/捕食线虫中。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线虫丰富度和多度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 其次是月平均温度。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以47° N为分界线分为南部和北部两类, 主要归因于线虫群落中植物寄生和杂食/捕食线虫的相对多度在南、北特征属中存在差异。土壤pH值和容重分别是影响南部与北部黑土区线虫群落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本研究明确了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线虫群落的纬度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可为揭示农业活动干扰下土壤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2.
论述了如何改进腺病毒载体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腺病毒载体是将基因转移到体内多种不同细胞的有效运载工具.第一代腺病毒载体已证明在基因治疗中有很好的前途, 虽然它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但这些局限正在被逐步克服.  相似文献   
63.
流域生态学——新学科,新思想,新途径   总被引:68,自引:13,他引:55  
在评述流域生态学定义、来源及有关认识的基础上,论述了流域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文章认为流域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是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必要尽快地系统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无蹼壁虎精子头形成的过程。早期精细胞具有显著的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集合及细胞质桥、接着高尔基体成熟面分泌出前顶体囊泡,并逐渐向核移动。以后精子形成可分四个时间:时间Ⅰ,当前顶体囊泡移至核膜时,核膜凹陷形成封闭的顶体囊泡,囊泡底部靠近核膜有一电子致密的顶体颗粒;时间Ⅱ,细胞核延长,顶体囊泡变扁平;时期Ⅲ,细胞核进一步延长,核内染色质纤维变粗并沿核纵轴方向排列有序;时间Ⅳ,精子发育  相似文献   
65.
本文研究了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C3-4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产生条件和部分特性。当C3-41菌株处于孢子囊中期时为产SOD酶高峰期,在30℃下的平板培养物及培养基起始pH为中性(pH7.0)时产生的SOD酶比活最高,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提纯了SOD酶。此酶属Mn-SOD,在25~35℃和pH5~9范围内较稳定,但在55℃下10min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道了球形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森田芽孢杆菌三种昆虫病原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电泳图型及其同源性。实验证明B.S和B.tSOD分别具有Ef25~30、56.8和52.9特征酶带,B.mSOD也具有与B.T相同的特征酶带;免疫琼脂双扩散实验证明B.sSOD与B.T和B.mSOD无同源性,B.tSOD抗血清与B.sSOD抗原无沉淀反应,但与B.mSOD抗原产生沉淀反应,证明B.S与B.t和B.M的亲缘关系远,B.T和B.M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67.
随着生物技术尤其是单抗药物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工艺过程中会陆续遇到一些挑战,例如:药物使用剂量的增加需要更加经济稳定的工艺的支撑;在工艺设计之初就要考虑所选择方法的简便性和可放大性;同时法规也就药品中内毒素、残留DNA、HCP与潜在病毒等污染物的检测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更多的创新技术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改进工艺的经济性和污染物控制上,大家谈论较多的技术是膜层析技术。  相似文献   
68.
采用电子克隆与实验克隆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大豆酪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00332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含有一个编码425个氨基酸的完整的开放读码框,5′非翻译区具有多个同框终止密码子,3′端具有3个加尾信号和polyA尾巴.启动子区除含有通用核心元件外,还含有许多与光反应有关的作用元件.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物种之间酪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电子表达分析和RT-PCR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与组织中叶绿体含量具有很高的关联,强光逆境能够上调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9.
脂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脂质组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脂质组学是对生物体、组织或细胞中的脂质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进行系统分析的一门新兴学科.脂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脂质代谢异常可引发诸多人类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目前,脂质组学研究已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并广泛地应用到包括药物研发、分子生理学、分子病理学、功能基因组学、营养学以及环境与健康等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70.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7月—2008年5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若干入库溪流的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水体理化和底栖生物进行调查并应用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位于上游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而位于城镇下游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主要体现在河流形态的改变、底栖藻类自养指数升高和底栖动物多样性减小。提出维持丹江口入库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建议,除了对上游地区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外,更要对中游地区受破坏的河流形态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