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以红壤区25年生茶园为对象,开展pH 4.5、pH 3.5、pH 2.5及自来水(对照)4种强度模拟酸雨处理原位试验,于处理第3年收集茶树体不同功能根系和不同年龄枝、叶,测定氮(N)、磷(P)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和酸雨响应敏感度.结果表明: 土壤pH值、硝态N和有效P随酸雨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吸收根N含量随酸雨强度增加而提高,pH 2.5处理下吸收根N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32.9%;储藏根P含量随酸雨强度增强而显著降低;同时酸雨处理显著提高吸收根N/P.新叶和老叶N、P含量对不同强度酸雨处理响应不敏感,但酸雨处理增加了老叶N/P,且在pH 3.5处理下达到显著水平.酸雨处理对枝条的影响与其年龄有关,新枝N含量和N/P在低强度酸雨(pH 4.5)处理下显著增加,而老枝N含量和N/P对酸雨处理响应不敏感.吸收根、新叶和新枝N含量对酸雨响应敏感度分别高于储藏根、老叶和老枝,而储藏根和叶片P含量对酸雨响应敏感度高于其他器官.茶树器官N含量对酸雨处理较为敏感,适度酸雨可增加幼嫩器官N含量和N/P,改变茶树体N、P的循环和平衡.  相似文献   
42.
建立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虫草多糖中单糖组分的通用性方法。本试验以9种单糖标准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衍生反应的温度、时间、pH和PMP用量进行了优化,并运用改进的方法测定了3批不同产地的蛹虫草多糖的单糖组分。结果表明:PMP与单糖摩尔比12:1、温度80℃、时间60min、 pH 8.2为最佳衍生条件,方法学验证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良好。3批蛹虫草多糖中均稳定检测到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摩尔比约为3.8:1.6:5.4:5.8:1,研究结果可为改善虫草多糖成分分析和构效关系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3.
综述了麦麸中膳食纤维的提取、特性、加工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麦麸膳食纤维的不同提取方法和功能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麦麸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水稻株形对纹枯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40份源于珍汕97B/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水稻(Oryza sativa L.)群体,连续2年调查纹枯病病级与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叶片长宽等18个株形性状的关系。对株形性状与纹枯病病级进行了偏相关分析。实验结果,只有植株松紧度与病级表型偏相关两年中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倒2叶基角、穗层整齐度等8个性状与病级之间的偏相关只有一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合构建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对各性状进行QTL定位。在抗纹枯病QTL相近区间仅检测到控制分蘖角、植株松紧度和倒2叶基角的QTLs,未发现其余株形性状QTLs与抗纹枯病QTLs分布在同一染色体上。结果表明,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主要是由本身抗性基因控制,株形对纹枯病抗性表达的影响主要是间接影响,即通过改变田间小气候而影响发病程度。抗纹枯病育种在累加主效抗纹枯病QTLs的同时,也要注重选择不利于纹枯病发展的株形性状。  相似文献   
45.
含ColV质粒的大肠杆菌在含有磷酸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当覆盖敏感菌后可以形成较大的抑菌圈。说明磷酸盐对ColV质粒所编码的V族大肠杆菌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二价离子螯合剂——EDTA对大肠杆菌素形成同样有促进作用,而增加二价阳离子Ca++或Mg++却起到相反的作用。磷酸盐的这种促进作用是由于它降低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二价阳离子的浓度而引起的。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盐有助于分离ColV质粒含有菌和对V族大肠杆菌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的演变(1956-1975年)和富营养化问题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根据1956-1957、1962-1963和1973-1975年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进行的三次调查资料,总结了过去二十年内在东湖两个代表性采样站上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的主要变化(包括数量、种类组成、优势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初级生产力)。年平均总数在二十年内由每毫升几百个增为几千个。由甲藻和硅藻占优势逐步转变为以绿藻和蓝藻占优势,蓝藻中的大型种类明显增加。年数量变动曲线原来呈春季和秋季两个高峰,但60年代后,已变为夏、秋季的一个蓝藻高峰,而且数量大,延续时间长。浮游植物的年初级生产量和日最高初级生产量也有明显增加。作者以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学变化作为主要指标,结合其他因素,对东湖的富营养化过程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根据浅水湖泊在利用上的特点,提出了关于防治东湖这样一个多用途(供水、游览、渔业)的水体的富营养化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7.
新生隐球菌是临床上最重要的侵袭性病原真菌之一,可感染免疫抑制和免疫正常人群引发具有致命威胁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近年来,隐球菌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机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隐球菌参与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毒力因子及多条宿主细胞应答信号通路相继被发现.  相似文献   
48.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遥感技术为基础, 基于1964年、1980年、2000年、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数据充分利用GIS、RS、景观格局方法、空间地统计学等方法对影像进行解译, 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资料等其他信息源, 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 结果发现: (1)1964—2017年塞威氏苹果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界密度较大, 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景观生态过程较活跃, 2000年以前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强。塞威氏苹果的面积减少, 斑块数增加, 破碎化加大, 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 受到人为和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变多。(2)1964—2017年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界密度等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 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 边界区域不规则性。(3)蔓延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虽然总体变动不够明显, 但存在部分波动变化, 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在增加, 这可能是人为干扰使塞威氏苹果消亡面积比例降低所致。塞威氏苹果面积从1964年到2017年减少了3870.81 hm2, 年均动态度为-1.20%。  相似文献   
49.
对分布于我国的Lai木属Cornus L.(广义)4个主要类群的5种植物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别为:灯台树C.controversa Hemsl.2n=20=2m 8sm 10st;红瑞木C.alba L.2n=22=8sm 12st 2t;毛Lai C.waltari Wanger.2n=22=8sm 14st(0-2SAT);山茱萸C.officinalis Seib.et Zucc.2n=18-8m 10sm(0-2SAT);四照花(变种)C.kousa var.chinensis Osborn 2n=22=2sm 6st(0-2SAT) 14t.  相似文献   
50.
1植物名称 麒麟叶[Epipremnum pinnatum(L.)Engl.],又称麒麟尾、上树龙。 2材料类别 顶芽和带芽茎段。 3培养条件 (1)启动培养基:MS+6-BA2.0mg·L^-1(单位下同)+TDZ0.2+NAA0.2+IBA0.5;(2)增殖培养基:MS+6-BA2.0+TDZ0.4+NAA0.05+IBA0.2;(3)壮苗培养基:MS+6-BA0.2+NAA0.1+IBA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