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链霉菌(Streptomyces)X335是从西藏高原活拉山口分离到的,其中含有一个大小为4.3 kb的环型质粒pDYM4.3k。克隆、测序和分析pDYM4.3k,以及鉴定复制和接合转移的基因。【方法】通过克隆和引物延伸获得pDYM4.3k的全序列,利用比对分析推测基因的功能,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复制中间体,利用平板杂交实验证明接合转移功能。【结果】克隆和测序获得了全长为4346 bp的pDYM4.3k序列,预测仅有3个基因,其中1个基因与链霉菌主要接合转移基因同源,另外2个为功能未知。鉴定新的基因orf1及其上游的约300 bp构成了质粒的基本复制区域。检测到质粒存在单链的复制中间体,表明它以滚环方式进行复制。实验证明pDYM4.3k在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中具有接合转移功能。【结论】质粒pDYM4.3k可以滚环方式进行复制和在链霉菌之间进行接合转移。这是目前报道的最小的、具有游离复制和接合转移功能的链霉菌质粒。  相似文献   
102.
抗菌肽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多种杀菌和抗肿瘤的活性,本文将从抗菌肽的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简要概述抗菌肽的研究现状,为抗菌肽的后续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法评价两组术后12个月疗效,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7 d患者颅内压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良好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颅内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7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切口疝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4.
果胶裂解酶基因(Pectate lyase,PL)是调控果实软化的重要靶点。本研究测定了红颜草莓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胶裂解酶活性变化和硬度变化规律,并通过人工小干扰RNA(artificial micro-interfering RNA interference,amiRNA)技术,以拟南芥miR390a前体序列作为沉默PL基因的骨架,在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P119的驱动下,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草莓果实中瞬时表达,通过RT-PCR分析草莓瞬时转染后PL基因的表达量,并检测了PL沉默对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莓果实发育的推进,果胶裂解酶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构建了基于拟南芥miR390a为骨架的amiRNA靶向栽培草莓中的PL基因;在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P119驱动下,miRNA前体可以在草莓果实中瞬时表达;草莓果实中总PL基因表达量下降达34. 5%;基因沉默组果实硬度比对照组更高,且沉默对果实颜色发育进程无明显影响。该结果表明:果胶裂解酶主要在果实发育后期调节细胞壁的解离,采用amiRNA沉默PL基因可以延缓草莓果实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5.
王文晶  黄茂  王艳丽  周敏  赵旺胜  梅亚宁  乔岩  孙丽华 《生物磁学》2009,(16):3089-3091,3094
目的:分析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动杆菌属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痰培养结果为不动杆菌的数据,用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2008年该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痰培养为不动杆菌属占所有病原体比例为7.0%.9.2%,占革兰阴性菌比例为13.9%-17.5%。革兰阴性菌中,不动杆菌始终排在前三位。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不动杆菌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减少医源性感染、合理选择的抗菌药物对于降低死亡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脂喂养小鼠代谢情况及自发活动节律的影响。方法:6周龄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15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CON)、高脂饲料组(HFD)、高脂饲料+杨梅素组100 mg /(kg?d)组(HFD+MYR)。从干预第10周开始使用Clocklab生物节律采集分析系统记录三组小鼠自发活动数据。干预第13周结束,检测三组小鼠体重、血脂数据。结果:与CON组相比,HFD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01),活动峰值时相(Activity phase)显著后移(P<0.001),自发活动量中值(Activity mesor)和总自发活动量(Total counts)明显增加(P<0.05),HFD+MYR组体重和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显著升高(P< 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1),活动峰值时相显著后移(P<0.001),自发活动量中值和总自发活动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HFD组相比,HFD+MYR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活动峰值时相明显前移(P<0.05),自发活动量中值和总自发活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杨梅素可改善高脂喂养小鼠的代谢状态及减轻小鼠自发活动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107.
庄永龙  周敏  李衍达  沈岩 《遗传》2004,26(4):514-518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基因组突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而越来越多的突变信息的积累,使得各种突变数据库相继诞生。本文根据各种数据库的功能,对目前的人类突变相关数据库资源进行了分类总结,分类为突变数据库、单核苷酸多态信息数据库、与疾病相关的突变数据库、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突变图谱以及特定基因的突变信息,分析该如何合理使用这些遗传突变数据资源,以及目前的突变数据库所存在的问题。Abstract:Researches on genome mut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finish of human genome DNA draft. This review is to classify the existing human mutation databases, including mutation database,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databases, mutation databases about disease, mutation databases about proteins, mutation databases about map and mutation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gene. We also give advice on how to utilize these mutation databases, and discuss problems of existing databases.  相似文献   
108.
浙江省麻疹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性与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浙江省1999~2003年麻疹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变化以及基因特性,阐明其基因特性与麻疹流行的关系,以及抗原性变化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我们从麻疹患者含漱液中分离麻疹病毒株,制备大鼠免疫血清,与疫苗株沪191和Edmonston株等进行交叉中和试验,测定各毒株之间抗原比;并采集儿童麻疹疫苗免疫前后血清,分别测定其对不同毒株的中和抗体滴度;采用RT-PCR法扩增麻疹毒株血凝素蛋白(H)及核蛋白(N)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浙江99-1和浙江02-2株与沪191株之间的抗原比分别为3.0和7.3;儿童免疫后血清对浙江02-2株的麻疹中和抗体平均几何滴度(GMT)为15.03,明显低于沪191疫苗株(GMT为68.12);浙江省1999~2003年麻疹分离株之间,H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9.8%,N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8.5%~100.0%;与沪191疫苗株的H基因和N基因相比较,分离株与其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5.5%~95.7%和95.9%~96.3%.从基因进化树显示,1999~2003年浙江省分离到的麻疹毒株属于H1基因型,但与疫苗株沪191在抗原性和基因特性上已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9.
高健  周敏  闵婷婷  刘正文 《生态科学》2013,32(5):540-546
】该文于2010 年5 月—2011 年3 月对惠州西湖生态修复区和未修复区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修复区和未修复区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共计 21 个,其中修复区R1和R2分别有20 个和21 个,未修复区UR有18 个。在修复区,以适应生长在清水态、较低营养盐水平的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类群为主,而在未修复区以适应生长在浑水态、较高营养盐水平的功能类群为主;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适应生长在清水态、较低营养盐水平的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类群与沉水植物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总氮、总磷呈负相关关系;相反,适应生长在浑水态、较高营养盐水平的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类群与沉水植物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总氮、总磷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营养盐的降低和沉水植物的出现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发生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0.
詹月平  周敏  贺张  陈中正  段毕升  胡好远  肖晖 《生态学报》2013,33(11):3318-3323
寄主大小模型认为寄生蜂后代性比与寄主大小相关,寄生蜂倾向于在大寄主上产出更多雌性后代,在小寄主上产出更多雄性后代.探讨了以家蝇蛹为寄主时,蝇蛹佣小蜂后代产量和性比变化;单次寄生情况下,寄主大小及寄生顺序对寄生蜂后代性比等影响.结果表明,蝇蛹佣小蜂的产卵期为(8.93±3.34)d,单头雌蜂能产雌性后代(34.11±16.34)头和雄性后代(11.04±8.87)头,且雄性百分比为0.24±0.11.随成蜂日龄的增大,寄生蜂产生雄性后代的比率显著增加.蝇蛹佣小蜂在寄生家蝇蛹时,会优先选择寄生个体较大的蛹;在单次寄生的情况下,蝇蛹佣小蜂倾向于在较大的家蝇蛹内产出更多的雌性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