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人类活动导致黄土高原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降低了生态系统功能。人工造林是该区域退化土地恢复的重要措施。现有的生态修复研究通常侧重于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对单一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而忽略了微生物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EMF)的关系。为探究造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网络复杂性与EMF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时空代换法(space-time substitution method),沿50年造林恢复时间序列,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造林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网络复杂性以及与土壤养分循环相关的10个生态系统功能指标的影响,明确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与EMF的关系。结果表明,随造林恢复时间序列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综合多样性、网络复杂性和EMF均呈现出显著增加后下降的趋势(P<0.05),其中土壤微生物综合多样性和网络复杂性在第8年达到最高值,EMF在第20年达到最大值。在未控制土壤环境因素时,细菌和古菌多样性与EMF无显著相关性,真菌多样性与EMF呈显著正相关(P<0.001);土壤微生...  相似文献   
72.
张倩倩  郑童  予茜  葛磊 《植物学报》2018,53(1):126-138
干细胞巢的维持与后代细胞的分化是多细胞高等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生长素对植物茎尖和根尖分生组织的形态建成, 尤其是对位于植物这2个末端的分生组织中心的干细胞巢的活性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几年在植物根尖干细胞发育领域的研究进展, 主要阐释了PLT蛋白途径、SCR-SHR蛋白途径以及环境因子多信号调控模块维持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中干细胞巢稳定的机制, 揭示了生长素可以通过就近合成、极性运输以及信号转导3种方式参与这些信号模块的调控, 从而维持生长素在根尖静止中心细胞附近干细胞巢的浓度梯度, 精确地平衡植物干细胞巢中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究类黄酮组分对小鼠代谢综合征模型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NFD)、模型组(HFD)、类黄酮组(HFD+fla),每组6只。采用高脂饲料和高果糖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处理8周。类黄酮组用100mg/(kg·d)藤三七类黄酮灌胃。记录动物进食量和饮水量,测空腹血糖和体重。第8周处死动物,解剖获取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小鼠肝脏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取小鼠粪便,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结果模型组小鼠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类黄酮组TC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7)。模型组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1),类黄酮组LDL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但有降低趋势。肝脏脏器系数与脂肪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91,P=0.185),但类黄酮组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趋势;模型组小鼠血清TG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38,P=0.005)。模型组小鼠HDL较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21,P=0.052);肝脏病理学结果显示,类黄酮组肝细胞水肿得到了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拟杆菌属细菌低于对照组;类黄酮组相比于模型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拟杆菌属细菌有所恢复,嗜胆菌属细菌增加。结论藤三七类黄酮组分能促进肠道主要益生菌的生长,可以显著降低BALB/c小鼠TC水平,并有降低血清LDL-C的趋势。类黄酮明显改善小鼠肝细胞水肿,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74.
PP2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在高等植物ABA信号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阐明巴西橡胶树中PP2C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橡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并获得6个PP2C家族基因,均含有PP2CD、F1和F2亚族。通过qRT-PCR技术对6个PP2C家族基因进行了干旱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分析,发现6个基因都不同程度上响应橡胶树干旱胁迫。本研究为探究PP2C基因在橡胶树抗干旱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采用体外暴露法对文蛤Meretrixmeretrix进行锌(0、1.5mg/L、3mg/L、6mg/L)染毒,研究不同染毒浓度的锌离子在不同染毒时间下,诱导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文蛤足、肝胰腺、鳃、外套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取经不同浓度的锌溶液在染毒2d及4d后的不同组织匀浆、离心后经Bio-GelP-10凝胶柱层析纯化,用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每个样品中金属硫蛋白的吸光值。实验结果显示:同一浓度锌离子染毒后,MT在文蛤4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较显著,一般为足>肝胰腺>外套膜>鳃;不同染毒浓度的锌离子在不同染毒时间下诱导MT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不同,具有一定的组织差异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76.
摘要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二者与患者病情分期、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NHL患者120例作为NHL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受试者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病情分期将NHL患者分成Ⅰ期组(n=23)、Ⅱ期组(n=40)、Ⅲ期组(n=39)、Ⅳ期组(n=18),根据患者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分成负面情绪组(n=49)、无负面情绪组(n=71)。利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经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NHL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NHL组的SDS、S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Ⅲ期、Ⅳ期组的SDS、SAS评分高于Ⅰ期、Ⅱ期组,Ⅳ期组高于Ⅲ期组(P<0.05)。负面情绪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评分低于无负面情绪组(P<0.05)。Pearson线性分析结果显示,SDS、SAS评分与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情分期Ⅲ~Ⅳ期是NHL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8年、家庭月收入≥5000元是预防负面情绪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NHL患者病情分期越高,则焦虑、抑郁越明显,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矿区优势植物粽叶芦(Thysanolaenalatifolia)、类芦(Neyraudiareynaudian)和芒草(Miscanthussinensis)的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及生态恢复潜力,对生长在铅镉污染土壤中3种植物的生理指标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铅、镉污染水平下3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为芒草类芦粽叶芦,丙二醛含量为芒草粽叶芦类芦;芒草中的铅、镉含量最高、富集系数最大。3种植物抗铅镉能力为芒草类芦粽叶芦,芒草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性最强。因此,在矿区土壤植被恢复时,芒草可作为备选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总结1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患者的资料,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61±5)岁。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间间隔(24±4)月,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3-6枚,左室射血分数为43%-64%,其中〈50%为3例。全组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例。结果:全组共行动脉桥吻合13支,静脉桥33支;围术期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内出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日(13±4)天。结论: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或(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不足的病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可使冠状动脉达到充分再血管化,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79.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在工业生产菌株选育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是一种在实验室里将微生物置于一定选择压力下,通过长期驯化,筛选获得具有特定表型突变菌株的方法.近年来,该方法通过改进特定进化条件和筛选策略,已广泛应用于筛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工业生产菌株,如特定表型筛选、底物高效利用、目标产物合成及生长特性优化等工业微生物菌株选育.本文综述了适应性实验室进化技术在工业生产菌...  相似文献   
80.
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CR)是在保证机体不产生营养不良的前提下限制机体的热量摄入。CR能够影响体内各种代谢产物水平,如脂类、游离脂肪酸、酮体、胆汁酸和氨基酸等,被认为可延长生物寿命,推迟和降低多种与老龄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CR所产生的功效与其对机体能量代谢的调节效应密不可分,其作用机制与生物钟、激素、胃肠道菌群及炎症都密切相关。本文简要总结CR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