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81.
Wallemia sebi (Fr.) Arx was first reported as Sporendonema sebi Fr. in 1832. It is a cosmopolitan xerophilic and osmophilic fungus that usually occurs on sweet food (jams, fruits, sugar, cakes), salted food (salted meats, fish, peanuts), dried materials (dried hay, bread, dried fruits causing spoilage) (Samson et al. 2002, Dally 1980), and plant seeds (sunflower, rye, wheat), as well a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Takahashi 1997), and occurs on several continents. Terracina (1974) found that the…  相似文献   
182.
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视皮层内抑制性递质系统作用减弱可能是导致老年性视觉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是否皮层内兴含性递质系统办伴随衰老而发生改变并影响皮层内神经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尚不清楚。为此,利用Niss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以及Image—Pro Express图像分析软件对青、老年猫初级视皮层(17区)内各层神经元密度、兴奋性递质谷氦酸免疫反应阳性(Glu—immunoreactive,Glu—IR)神经元密度以及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v.aminobutyric acid-immunoreactive,GABA—IR)神绎元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老年猫初级视皮层各层神经元密度均没有明显的年龄性差异(P〉0.05);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初级视皮层Glu—IR、GABA.IR神经元密度均显著减少(P〈0.01),而Glu—IR/GABA-IR神经元密度比率却显著增大(P〈0.01)。结果提示,老年猫初级视皮层内兴奋性递质系统作用相对增强,而抑制性递质系统的作用相对减弱,导致皮层内兴奋-抑制平衡关系失调,这可能是引起老年个体视觉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3.
RyhB是一种大小为90个核苷酸的细菌非编码小RNA分子(small noncoding RNA, sRNA).当铁缺乏时,RyhB通过下调一系列与铁的储存和利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以维持体内的铁平衡,而其本身的表达则受到负调控因子Fur(ferric uptake regulator)的调节.在体内,RyhB与Hfq蛋白和核糖核酸酶E (ribonuclease E, RNase E)形成核蛋白复合物sRNP来发挥活性.sRNP通过RyhB与靶基因的互补配对序列作用于靶基因的核糖体结合位点,阻断靶mRNA的翻译,并迅速引起靶mRNA的降解.此外,RyhB还可以通过影响致病菌的生物膜形成、趋化性、耐酸性等方面的能力对细菌的致病力进行调节.本文综述了RyhB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生理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4.
泥鳅脑的形态构造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脑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泥鳅的脑组织基本结构与多数鱼类相一致,其脑轮廓狭长,包括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及延脑五部分,视叶隆起,小脑瓣突入中脑室内,延脑有核团的分化。同时与其生存环境和捕食习性相适应,泥鳅脑具有一些原始的特征,包括:嗅叶及嗅束分化较明显,大脑呈长椭圆状,仍保留鲤科(Cyprinidae)鱼类脑的原始特征;中脑视叶壁偏薄,与视觉不甚发达相关;小脑不发达,与其喜静的生活习性相适应;延脑前部稍稍隆起,面叶发达与其须感知食物的习性相符。  相似文献   
185.
芜湖市284名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报道了1992年10月— 1997年10月对芜湖市284名 6—11岁汉族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追踪调查结果。调查指标为身高、体重、胸围、脉搏和肺活量。对形态发育指数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男女间的差异。并与汉族 1985和1986年均值和日本人数据进行了比较。对当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加速趋势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6.
扬子鳄的人工孵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子鳄(Aligatorsinensis)是我国特产的动物,是中生代恐龙类的近亲,被誉为“活化石”。近年来由于其栖居环境遭到破坏,加之乱捕滥猎,种群数量正逐年减少,目前野生鳄仅存500条左右。1972年,我国政府将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73...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靶向mi R-592/PIK3CA的lncRNA-XIST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我院收集的2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对比lncRNA XIST、mi R-592及PIK3CA的表达水平。培养MCF-10A、MCF-7、BT-549、MDA-MB-468、HSS578T细胞,对比不同乳腺癌细胞中lncRNA XIST、mi R-592及PIK3CA的表达。建立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将其分为对照组、si-NC组、si-XIST组、pcDNA-NC组、pcDNA-XIST组,对比不同组荷瘤裸鼠生存情况及各组肿瘤体积、抑瘤率。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Bax蛋白表达,之后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lncRNA XIST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低,mi R-592、PIK3CA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高(P<0.05)。与MCF-10A正常乳腺癌细胞相比,MCF-7乳腺癌细胞中lncRNA XIST表达最低,mi R-592、PIK3CA表达最高,选择MCF-7乳腺癌细胞作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88.
【背景】家蚕中肠型脓病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毒病,其病原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该病原抗逆性强、宿主域广,防控难度大。【目的】调查广西蚕区家蚕中肠型脓病发生情况,并研究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性、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为养蚕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外观和解剖观察病症与显微镜检验相结合,调查养蚕生产家蚕中肠型脓病的发生率;采用生物试验方法测定多角体病毒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多角体病毒的外部形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多角体病毒的内部结构;采用PCR扩增和测序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广西蚕区家蚕中肠型脓病普遍存在,金城江蚕区和东兰蚕区的家蚕中肠型脓病平均发生率分别为6.06%和13.02%,最高发生率达到30.41%;分离获得2株BmCPV病原(暂命名为BmCPV-J和BmCPV-D),它们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4.88×103 PIBs/mL和1.63×104 PIBs/mL,都具有很强的致病性;2株BmCPV的形态均为六角形多角体,大小有差异,多角体直径为1.0-3.4 μm;从2株BmCPV内部结构观察到球形病毒粒子,直径为30-50 nm,有刺状突起;可以扩增出BmCPV-J和BmCPV-D的RNA复制酶基因目的片段,BmCPV-J的目的片段序列与BmCPV参考株一致,而BmCPV-D的目的片段序列与参考株有2个碱基的差异。【结论】广西蚕区家蚕中肠型脓病危害严重,该病病原感染力强、分布广,多角体病毒具有典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特征,属于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结果为养蚕生产中有效防控家蚕中肠型脓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9.
铜死亡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由铜与脂酰化三羧酸循环蛋白直接结合而启动。调节肿瘤细胞中的铜死亡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然而,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潜在作用和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TCGA-LIHC数据集对19个铜死亡相关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共鉴定出994个铜死亡相关LncRNA。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与铜死亡相关的预后LncRNA(TMCC1-AS1、AC009974.2、AL355574.1和DDX11-AS1)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并计算所有HCC患者样本的风险评分。按1:1的比例将肝癌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明显低于低风险组。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证实了风险评分的预后价值。此外,本研究分析了风险评分与通路富集分析、免疫检查点基因、免疫细胞浸润、抗癌药物敏感性和体细胞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MCC1-AS1、AC009974.2、AL355574.1和DDX11-AS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升高。最后,利用收集的8例行根治性手术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以增加本模型的组织学证据。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由4种铜死亡相关LncRNA组成的风险模型,该模型与患者的预后及免疫浸润环境明显相关,在预测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及指导化疗药物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营养学教学中的作用及不足,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2级五年制营养学专业学员(114名)实施PBL教学,2011级五年制临床专业学员(159名)实施传统教学;从四个方面(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学员解决未知问题的方式、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综合评价PBL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较,PBL教学组的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学员解决未知问题的方式以及学习兴趣均显著升高。结论:PBL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员的考试成绩,还提高了学员的学习能力与素质,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