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纤维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吸附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研究了纤维素在不同介质(水、乙醇、吡啶及N,N-二甲基乙酰胺)中吸附碱测定情况并通过对比总结出了纤维素对氢氧化钠随用碱量及介质变化规律:纤维素的吸附碱量随着介质及用碱量不同而有所变化,用水作碱化介质比用有机溶剂/水作碱化介质时的吸附碱量少;在用有机溶剂/水作碱化介质时,纤维素对碱吸附表现出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2.
建立人类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成纤维细胞系及滋养层细胞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流产绒毛或者中期妊娠羊水中分离细胞体外培养, 建立人类异常染色体核型成纤维细胞系及滋养层细胞系.中期妊娠羊水染色体诊断或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诊断过程中, 行G显带细胞核型分型, 对于发现异常核型的细胞, 进行分离、培养、传代、冻存、复苏及鉴定, 建立细胞系, 用PowerPlex 16系统行DNA-STR基因型检测.建立1株来自羊水的21三体成纤维细胞系, 以及7株来自绒毛的滋养层细胞系, 核型分别为47, XX 21; 69, XXX; 69, XXY; 47, XY 12; 47, XX 5; 48, XY 21, 22; 47, XY 18.所有细胞系体外传代均超过10代, 冷冻复苏率大于50%, 核型维持稳定, DNA-STR基因检测能对人细胞系进行个体识别.人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成纤维细胞系和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系的建立,可以为探讨异常染色体产生机制及相关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3.
江西大岗山地区7-9月降水量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西大岗山地区4个采样点的马尾松年轮样本,建立了本地区的综合年轮年表,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变化的相关及响应关系,发现大岗山地区树木径向生长受生长季7—9月降水量影响较显著,呈负相关关系。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首次重建了大岗山地区1892年以来7—9月的降水量,交叉检验表明重建序列是可靠的。重建结果表明,大岗山地区7—9月份降水变化在过去的117年中总体经历了3个偏干时期:1895—1902年,1908—1926年和1944—1985年,和3个偏湿阶段:1903—1907年,1927—1943年及1986—2008年。重建的降水量序列在1921年,1937年及1977年发生明显的方差突变,表明百年以来该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存在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疗效及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血镁水平将患者为低镁血症组87例、正常及高镁血症组143例。分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及超声记录指标,随访预后疗效。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8.12 %,平均随访443±100天。两组术后3个月的血管内径与透析血流量高于术前,正常及高镁血症组高于低镁血症组(P<0.05)。术后3个月正常及高镁血症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低镁血症组(P<0.05)。正常及高镁血症组术后3个月、6个月与1年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0.9 %、77.62 %、67.83 %,明显高于低镁血症组的80.46 %、64.37 %、51.72 %(P<0.05)。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随访血管1年通畅率的因素主要为镁、血管内径、肱动脉血流量、年龄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具有很好的效果,低镁血症、血管内径、肱动脉血流量是影响血管通畅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孕妇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雌三醇uE3)的孕中期三联筛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200例孕中期(14~22周)孕妇进行血清标记物AFP、β-hCG和uE3的检测,结合孕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专门的筛查分析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18三体及神经管缺陷(NTD)的风险率。如孕妇为高风险,则进行胎儿的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产前诊断。结果:在1200例孕妇中,筛查高风险的孕妇有73例,其中唐氏综合征,18三体,NTD高风险孕妇分别为65例,5例和3例,假阳性率为6.08%(73/1200)。其中59例接受了产前诊断,占高风险孕妇的80.8%(59/73)。共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儿和1例无脑儿,未发现18三体,检出率为100%(2/2),未有漏诊的情况。妊娠不良结局在筛查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比率分别为17.1%和1.3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用孕妇血清标记物(AFP、β-hCG和uE3)的孕中期无创伤性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高风险的筛查结果对胎儿的预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生成iPS细胞的效率,获得高效制备iPS细胞的组织类型.方法:通过四种逆转录病毒(OCT4/SOX2/KLF4/c-MYC)转染羊水细胞、绒毛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不同组织来源的iPS细胞系.结果:我们建立了羊水、绒毛细胞和皮肤细胞三个不同组织来源的iPS细胞系,并对其多能性基因Oct4、Nanog以及分子表面标记Tra-1.60以及体外分化为三个胚层能力进行鉴定,发现利用羊水细胞建立iPS细胞的效率显著高于绒毛细胞和皮肤细胞.结论:羊水细胞可能是制备iPS细胞的理想细胞类型.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一种从废弃胚胎中提高囊胚形成率和质量的培养体系,寻找多种促进内细胞团(ICM)数目增多、贴壁、增值的方法,提高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建系效率,建立人胚胎干细胞库。方法:将179枚IVFDay3废弃的胚胎放入优选培养体系中培养(G2.5培养液中添加10%人血清蛋白,人白细胞抑制生长因子(hLI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到Day7将形成的囊胚全部用机械法分离ICM,接种于丝裂霉素C灭活处理的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上,培养8-9天,每4-5天传代1次。结果:优选培养体系的囊胚形成率为29.1%(52/179),其中A级囊胚形成率为11.2%(20/179),50个ICM贴壁生长,20个出现克隆形态,成功建立11株hESC(FY-hES-11至FY-hES-21)。11株hESC均具有共同的多能性生物学特性。结论:优选培养体系可以明显提高囊胚形成的质量,促进ICM的增值,纯熟的机械切割法可以避免损伤ICM并提高其贴壁率,原代灭活的MEF饲养层可以明显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8.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为确定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1250例于2004年-2008年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对PT分期和肿瘤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1%。在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P=0.008)、肿瘤大小(P=0.003)、PT分期(P<0.0019)以及分化程度(P<0.001)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P=0.017,OR=0.988,95%可信区间:0.978-0.998)、PT分期(P<0.001,OR=1.952,95%可信区间:1.656-2.302)和分化程度(P<0.001,OR=3.697,95%可信区间:2.112-6.472)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在直肠癌相关分析中,肿瘤的大小和PT分期呈正相关。年龄、PT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在直肠癌中,肿瘤的大小和PT分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甘蓝黑腐病菌Xcc8004基因组中一个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XC1348的基因功能,本研究用自杀质粒pK18mob和pK18mobSacB分别通过同源单交换和同源双交换构建XC1348的非极性整合突变体1348nk和有标记的缺失突变体DM1348Gm,并对两种突变体的表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突变后不影响细菌的胞外多糖(EPS)产量、胞外酶活性以及细菌游动性。有趣的是该基因的两种突变体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Xcc经两种方法定点突变后分别具有的不同基因组结构而影响到某些基因的表达所致。通过研究初步了解了XC1348基因的功能并为今后改进定点突变方法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0.
范勇  陈欣洁  王晓蔓  孙筱放 《生物磁学》2009,(20):3820-3822,3815
目的:探讨利用IVF废弃胚胎构建人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发育潜能及其在人治疗性克隆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8年7-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多精受精胚胎和MII期体外受精失败卵母细胞,运用显微操作技术构建人体细胞克隆胚胎,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多精受精胚胎为核移植受体的克隆胚胎能够发育到8-细胞期,受精失败MII期卵母细胞为核移植受体的克隆胚胎能够激活,但不能够卵裂。两种IVF废弃的胚胎构建的人体细胞克隆胚胎在去核成功率,注核成功率上无显著差异(P&gt;0.05),但卵裂率和8细胞率上具有显著差异(P&lt;0.05)。结论:多精受精胚胎比MII期体外受精失败卵母细胞更适合作为人核移植受体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