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流感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NP)高度保守,具有型特异性,能够诱导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抵抗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攻击。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将杆状病毒GP64蛋白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和胞质尾(Cytoplasmic tail,CT)与甲型流感病毒(A/Hubei/1/2010(H5H1))的NP蛋白融合表达,从而将NP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的表面,并对该病毒NP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Westernblot实验证明NP蛋白可以在Sf9细胞中有效表达。免疫电镜试验显示NP蛋白已成功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通过小鼠感染实验,ELISA结果证明NP疫苗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IgG血清抗体。ELISPOT结果表明NP蛋白的2个细胞免疫抗原表位(NP57-66IQNSITIERM和NP441-450RTEIIKMMES)可以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利用NP57-66、NP441-450和NP蛋白均可刺激CD4+和CD8+T细胞产生IFN-γ,但主要以CD8+诱导为主,表明重组病毒可以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利用小鼠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病毒感染小鼠后可以降低小鼠肺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损伤,减少体重下降,并可以保护50%小鼠存活。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2011~2012年监测年度我国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和变异特点,本文对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流感监测年度中国大陆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了抗原性和基因特性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大陆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2012年1月以来活动水平逐渐升高并于3月初成为流行优势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中大部分毒株与疫苗株A/PER/16/09(87.2%)和国内代表株A/FJ/196/09(76.0%)抗原性类似,但2012年以来低反应株比例有升高趋势,基因特性分析大部分低反应株主要集中在Vic/208分支上,HA晶体结构分析发现与疫苗株相比,近期毒株在抗原决定簇A区、B区和C区均发生了氨基酸位点突变,而且在HA的45位,NA的367位各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总之,虽然在此流感监测年度中我国大陆流行的大多数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和国内代表株类似,但是随着低反应株的逐步流行,需要及时监测疫苗的保护效果并及时更换疫苗株。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明2009年5月甲流在中国暴发几个月后,既往在人群中流行多年的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流行强度突然下降,并且最后在人群中消失的原因,本文对2006~2011年中国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的HA1进行测序,然后计算HA1所受选择压力,得到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不同时段的ω值。结果表明季节性流感H1N1流感病毒在甲流暴发前ω=0.36,暴发后ω=0.28。统计学分析表明暴发前和暴发后两组的ω值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因此,中国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甲流大流行后受到更强的纯化选择,可能是导致其从人群中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105.
杨星钰  薄洪  舒跃龙 《病毒学报》2012,28(3):311-316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HBcAg)是乙肝病毒的核壳结构蛋白,由183~185个氨基酸组成,大小约21~23kD。HBcAg由于其能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高表达、易纯化以及强免疫原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个高效安全且应用广泛的VLP载体,可用于各种病原的疫苗研发。发展至今已有数十种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的相关基因的抗原表位成功表达在HBcAg VLP颗粒上,成为新型疫苗研发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06.
黄兰  周剑芳  韦红  舒跃龙 《病毒学报》2012,28(5):572-576
流感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是以神经氨酸酶为靶点的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复制,是目前流感预防和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由于NA或者HA的突变,导致病毒对该药耐药。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情况也不同,不同的检测方法也对判断病毒是否耐药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长庆油田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为实施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长庆油田延9油藏三口不同油井(柳28-46、柳28-47和柳27-45)的油水样品建立16S rDNA克隆文库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柳28-46、柳28-47和柳27-45油井样品的微生物基因克隆文库,其分类操作单元(OUT)数分别为21、20和20个;序列分析比对表明,3口井的共同的优势微生物菌群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分别占各文库的32.8%、32%和42.9%,它是最常见最主要的采油功能菌之一。此外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细菌也处于优势地位,它们是原油开采中的有害菌。结论: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和其潜在功能的分析为开展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8.
109.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一种导致麻疹的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单股负链RNA病毒.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1].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UV)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孕妇特别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可以引起胎儿畸形.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分离、病毒特异性IgM的检测、分子杂交直接检测病毒RNA、RT-PCR、RT-nested PCR(RT-nPCR)等[2-3].  相似文献   
110.
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动物免疫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 从猪骨骼肌中扩增得到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myostatin, MSTN), 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 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克隆得到的MSTN基因序列是由1128个核苷酸组成. 将此基因序列提交至基因库中, 获得的注册号为AY48008. 将该基因编码信号肽序列的75个碱基去掉再进行表达, 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对所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提纯后制备油佐剂疫苗免疫昆明小白鼠, 结果是实验组的小白鼠的体重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实验组的小白鼠的子代体重也高于对照组的小白鼠的子代体重, 尤其是在第3天, 体重达到2.63 g, 比对照组高10.5%, 差异达显著水平(P <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