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以人apoE7基因制备的高脂血症转基因小鼠模型已建成 ,要用于探查这一突变基因致病的分子机制 ,首先揭示人apoE7在小鼠体内诱发了那些基因的表达异常 ,是重要的环节之一。cDNA削减文库是寻找异常高表达的已知和未知基因有效的手段 ,而cDNA文库更是获取全长基因所必须。方法 自正常小鼠与转基因小鼠肾脏同时提取总RNA ,再分离mRNA ,逆转录制备cDNA后 ,用两次分子杂交削除转基因鼠cDNA中与正常小鼠相同的部分 ,再用PCR与择需PCR法扩增转基因鼠特异的基因 ,克隆入pGEM T载体后 ,制备削减文库。未经削减的转基因小鼠cDNA克隆入λgt11载体 ,制备基因表达文库。结果和结论 自高脂血症转基因小鼠肾脏构建的削减文库得到约 4 0 0个削减克隆 ,测定了部分克隆的序列 ,并进行同源性比较。λgt11 cDNA文库滴度 1 7× 10 7pfu ml,随机测定的克隆其插入片段长约 5 0 0bp以上。  相似文献   
62.
Alcaligeneseutrophus进行高密度培养 ,研究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 ,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 3-羟基丁酸和 3 羟基戊酸共聚物 [P(3HB-co-3HV) ]的生产强度。实验中选择使用限氮的方法积累P(3HB-co-3HV) ,分别采用丙酸和戊酸为 3HV前体 ,对摇瓶种子生长状态 ,停氮时机对菌体生产P(3HB-co-3HV)的影响以及补酸 (3HV前体 )策略进行了研究 ,在 6.6L罐中 ,以葡萄糖为碳源 ,以丙酸为 3HV前体培养 5 0h ,细胞干重 ,PHA产量 ,PHA含量分别达到 149.9g L ,12.49g L ,83.3% (其中 3HV组分占PHA的 12 4mol% ) ,生产强度达到 2.50 (g·h-1·L-1) ;以戊酸为3HV前体培养 45h ,细胞干重 ,PHA产量 ,PHA含量分别达到 16.02g L、119 0g L、74.2 % (其中 3HV组分占PHA的17.7mol% ) ,生产强度达到 2.64(g·h-1·L-1)  相似文献   
63.
对Alcaligenes eutrophus进行高密度培养,研究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物[P(3HB-co-3HV)]的生产强度。实验中选择使用限氮的方法积累P(3HB-co-3HV),分别采用丙酸和戊酸为3HV前体,对摇瓶种子生长状态,停氮时机对菌体生产P(3HB-co-3HV)的影响以及补酸(3HV前体)策略进行了研究,在6.6L罐中,以葡萄糖为碳源,以丙酸为3HV前体培养50h,细胞干重,PHA产量,PHA含量分别达到149.9g/L,149.9g/L,83.3%(其中3HV组分占PHA的12.4mol%),生产强度达到2.50(g.h^-1.L^-1);以戊酸为3HV前体培养45h,细胞干重,PHA产量,PHA含量分别达到160.2g/L,119.0g/L,74.2%(其中3HV组分占PHA的17.7mol%)生产强度达到2.64(g.h^-1.L^-1)。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介绍国外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经验,为完善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浏览各国卫生部或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并通过Google Scholar搜索引擎检索国外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相关信息。结果 荷兰和日本等国的市场准入机制、欧盟的上市后监控和警戒系统、加拿大的缺陷设备召回机制、美国的需要许可证制度(CON)都是行之有效的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经验。结论 国外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市场准入、上市后监管和缺陷设备召回、政府强制审核和规范配置程序等管理经验,可以为新一轮医改中进一步完善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66.
正Musser等(2006)根据在越南东北部谅山省Huu Lien自然保护区(北纬21°40'52″,东经106°20'28″)采集的14号标本描述了新属新种:道氏东京鼠(Tonkinomys daovantieni),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鼠亚科(Murinae),正模标本(AMNH:275618)现保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目前该属为单型属。由于发现时间较  相似文献   
67.
长期免耕秸秆覆盖对寒地草甸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地处中温带地区,农田秸秆量大,不同秸秆还田技术与耕作制度结合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2010-2017年连续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对草甸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试验设秸秆无覆盖区(0%)、30%覆盖量(30%)、60%覆盖量(60%)、100%覆盖量(100%)4个处理.结果表明: 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可使土壤容重增加0.10~0.20 g·cm-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随覆盖量增加呈递增趋势;秸秆覆盖使土壤固相率比无覆盖增加2.5%~7.8%;土壤温度随秸秆覆盖量增加降幅增大,表层尤为明显,0~5 cm土层温度降幅1.87~2.90 ℃;土壤含水量随秸秆覆盖量增加呈增加趋势,与无覆盖相比差异显著,0~5 cm土层增加幅度为6.4%~10.2%;秸秆覆盖使土壤总孔隙和直径>0.05 mm通气孔隙减少,0.05~0.002 mm有效孔隙增加,覆盖量越大增加越明显,对土壤无效孔隙的影响不规律.长期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紧实度和土壤水分,降低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总孔隙,增加了0~5 cm土层土壤有效孔隙.  相似文献   
68.
沙地植被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化学计量特征表征植物营养限制.它是否会影响物种多样性需要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地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为对象,计算了植被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了植被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生境中的沙柳群落,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与植被C/N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植被N/P值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生境中的油蒿群落,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N/P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C/N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合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冗余分析可知,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的植被P含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同,导致两个群落的植被N/P值对物种多样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微生物被膜(biofilm)是一类具有高复杂性和高自组织特性的生物结构,由多种微生物(细菌、古菌、藻类、微小真核生物)和生物基质(多糖、蛋白、脂肪酸等)组成,具有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态学功能,在微生物定殖、生态位构建和环境适应性上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微生物行为,如病原感染、毒素产生、耐药能力、生物污损以及管网堵塞等都与微生物被膜的存在有关.这些事件的形成充斥着多样化的微生物行为,包括信号交流,合作/竞争、劳动分工以及逆境环境下的"菌工智能"等.这些特征越来越多地显示出Biofilm的社会学特性,而这一特性也提供了深入认识Biofilm的新视角.据此,以Biofilm的3D结构为基础,以膜内的通讯语言、协作方式,以及智能化的抗逆表现(环境应激、协同进化)为重点来阐述它的社会学特征,以期更好地认识Biofilm的属性,加深对微生物社会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70.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家族成员之一。因aFGF特殊的结构赋予其在创伤修复、糖脂代谢、血管再生、骨骼修复和神经生长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及卓越的临床应用价值。从aFGF结构特征、生物功能、临床应用进展及其新型递送系统4个方面对aFGF研究进行深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