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01.
302.
拟杆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免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拟杆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饲喂基础日粮,第1组饲喂拟杆菌微生态制剂,第2组饲喂复合拟杆菌微生态制剂.在实验前对所有实验猪与对照仔猪全部进行猪瘟及蓝耳病免疫,随后进行4周实验,测定各个个体抗体水平.结果 饲喂拟杆菌 微生态制剂实验组的抗体水平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15%,而复合拟杆菌微生态制剂的抗体水平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91%,且明显提高了猪瘟抗体效价.结论 给仔猪饲喂拟杆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仔猪产生免疫抗体的能力,从而增强仔猪抗猪瘟与蓝耳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3.
人类听觉的基本特性和机制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因此,利用动物所作的听觉研究和获得的结果,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的听觉.围绕听觉中枢神经元对不同模式的声信号的识别和处理,简要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声信号和声模式识别在听觉中枢对声信号的感受和加工中具有重要意义.听神经元作为声模式识别的结构和功能基础,对不同的声刺激模式产生不同反应,甚至是在同一声刺激模式下,改变其中的某个声参数,神经元的反应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而其反应的特性和机制均需要更多研究来解答.另外,声信号作为声信息的载体,不同的声信息寓于不同的声参数和声特征之中,研究发现,听觉中枢神经元存在相应的声信息甄别和选择的神经基础,能对动态变化的声频率、幅度和时程等进行反应和编码,并且,在不同种类动物上获得的研究结果极为相似,表明听觉中枢对不同声信号和声刺激模式的识别、分析和加工,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304.
为探讨偏离神经元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的声刺激对下丘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实验选用5只听力正常的几内亚长翼蝠(Miniopterus magnater),记录它们的下丘神经元对偏离BF的掩蔽声和探测声(BF)的反应.结果发现,当掩蔽声向高或低频方向偏离神经元的BF时,掩蔽效应逐渐降低.根据计算出的...  相似文献   
305.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是一种具有离子通道功能的跨膜蛋白,其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可用于流感通用疫苗的研究。为了构建可调控的稳定表达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系,首先应用PCR方法从含有流感病毒PR8株第七节段全长基因的质粒中扩增得到M2基因。将该片段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5/FRT/TO上,用BamHⅠ和NotⅠ双酶切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与表达Flp重组酶的pOG44质粒共转染Flp-In T-REx-293细胞,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筛选具有Hygromycin B抗性的细胞株。在该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四环素以诱导目的基因表达,48 h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到M2蛋白的表达。共得到16株高表达M2蛋白的重组细胞株,这些细胞株在传10代后仍能稳定表达目的蛋白。未加四环素诱导的细胞没有检测到M2蛋白,说明四环素调控系统严格控制着目的基因的表达。今后,该细胞系可用于流感病毒M2蛋白的功能研究、流感候选疫苗的免疫学评价以及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306.
科学家以蝙蝠为模式动物,从听觉、回声定位和生态适应与演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适应回声定位,蝙蝠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明显的特化。从外周到中枢形成了对声频率极为有序的表征,甚至在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CF-FM)蝙蝠耳蜗形成了所谓的听觉凹,以及听皮质功能组构也模块化,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特化象征。神经元反应的潜伏期对蝙蝠不仅是基本特性,也是回声定位行为调控的一部分;研究发现,有较长潜伏期的神经元具有较尖锐的回声-延迟调谐特性,而较短潜伏期的神经元则有较宽的回声-延迟调谐特性。蝙蝠听神经元对频率调谐的精准度亦远胜于人类和其他非回声定位动物;而且,源于耳蜗听觉凹的传入在各级听中枢均显示出对回声定位信号第二谐波CF成分的过度表征,以满足对靶物回声多普勒频移探测的需要。时程是回声定位蝙蝠发声信号主动改变的参数之一,而时程调谐神经元则提供了一种编码声音时相特征的重要神经机制,匹配了对回声定位信号时相信息加工的需要。在多种回声定位蝙蝠的听中枢还发现,有回声-延迟调谐神经元,它们不仅能对靶物距离进行调谐,而且...  相似文献   
307.
多发性硬化(MS)是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标记物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诊断和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因为他们可能反映遗传以及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某些免疫反应的存在,性质和强度。因此生物标记有助于M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导治疗方案,推断MS疾病活动性,以及判断疗效。本文概述了多发性硬化领域当前的生物标记物研究状况及其相关的临床实践,并通过对三种具有较大潜力的生物标记物与病理的特异性、灵敏度、可靠性和临床实用工具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优化的治疗以防止致残,同时还可以对疾病修饰药物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308.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在巨大子宫肌瘤(Huge leiomyoma uterus,HLU)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HLU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进行分组,其中LAVH组65例,TAH组65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LAVH组的肛门排气时长、下床活动时长、住院时长均显著少于TAH组,但手术时长大于T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的术后并发症与TA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的VAS评分及VDS评分均显著低于T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AVH术式在HLU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重视其适应证,优先选择此类术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09.
<正>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过去称为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严重的、高病死率的流行性出血热.1976年,EVD第一次出现在中部非洲的扎依尔(现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南苏丹.此后的40多年里,非洲发生不同规模的埃博拉疫情共24次,导致1590人  相似文献   
310.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保护区,是我国地形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基于气温、降水量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使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从海拔、坡度和坡向的角度探讨祁连山南坡NDVI变化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1998—2017年,祁连山南坡生长季NDVI整体呈增长趋势,增长趋势为0.023·10 a-1。NDVI值在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的变化存在差异性,NDVI值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后降趋势,海拔2700~3700 m区域的植被覆盖状况较好,>4700 m区域的植被出现退化现象;NDVI值随坡度增加呈降低态势;NDVI值在坡向上的差异较小,但阳坡的植被覆盖状况好于阴坡。生长季NDVI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密切,生长季NDVI、气温、降水均具有14年的变化周期,而不同海拔、坡度、坡向的植被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不同,海拔<3700 m、>4700 m区域、坡度<25°区域和各坡向区域的植被均易受降水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