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5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91.
珠芽蓼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珠芽蓼果实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芽蓼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总糖、氨基酸和矿质元素,是一种值得有效开发的野生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92.
洞庭湖流域曾有亚洲象(Elephasmaximus)、犀(Rhinocerossp.)、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长臂猿(Hylobatessp.)、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梅花鹿(Cervusnippon)、棕熊(Ursusarctos)等哺乳动物分布,但受古气候、古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哺乳动物已在洞庭湖流域灭绝。这些哺乳动物的濒危和灭绝既受自然环境变化和灾变的影响,也与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和人类活动有关,尤其与人类捕杀和生境丧失有关。据古籍记载分析:在洞庭湖流域,亚洲象和犀于北宋末期灭绝或已南迁,而野生麋鹿、大熊猫、川金丝猴、长臂猿、梅花鹿和棕熊等于19世纪末灭绝。根据我们对30个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实地调查的结果,在洞庭湖流域已记录到21种国家重点保护哺乳动物,其中有5、6、10种哺乳动物分别处于“极危”、“濒危”、“易危”等级,这表明物种濒危的过程仍在继续。导致这些现生哺乳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生境丧失、人类猎捕、环境污染等,而人类活动干扰对现生濒危物种存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洞庭湖流域重引入麋鹿需采取人类协助生存策略:提供足够的且受洪水影响小的适宜生境、保证稳定的奠基者种群数量、减少人为干扰、调控种群密度、实施社区共管和生计替代项目、加强疾病防治、完善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基金投入、加强生境监测和湿地恢复等。  相似文献   
193.
血管中白细胞等的粘附、聚集问题能够影响微循环的血流速度,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乃至形成血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内毒素注射大白鼠的随机、对照实验中,发现电磁水能够减轻内毒素所致的炎症刺激,并能够降低白、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能降低白细胞的渗出,能提高红细胞的电泳率,能抑制血流速度的减慢和能够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t检验,差异显著(P<0.01)以及差异明显(P<0.05)。揭示电磁水能够提高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负电荷密度,并可以减轻外因(如,内毒素)对体内细胞和血管的损伤。说明电磁水能够改善微循环,维系正常血流和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4.
在以前的研究中,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获得了三突变体白细胞介素_2基因(编码125位半胱氨酸→丙氨酸;18位亮氨酸→蛋氨酸;19位亮氨酸→丝氨酸) ,并在毕赤酵母中加以表达。进一步优化表达条件,其最适诱导条件:80 %以上的通气,诱导2d ,初始pH60 ,甲醇终浓度为10%。在上述条件下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大约200mg L。建立了一套从毕赤酵母表达上清中分离纯化分泌型表达蛋白IL_2的方法,经离心,超滤浓缩,强阳离子交换S柱和分子筛层析得到纯化的突变型和野生型IL-2 ;其得率为27% ,纯度达电泳纯并且HPLC检测只有一个峰。纯化的突变蛋白对CTLL-2细胞具有刺激性;与野生型IL-2相比,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储存的突变蛋白保留有更高的活性;突变型IL-2的活力是野生型的4~5倍,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5.
hMR-1为本实验室首次克隆发现的一个人类新基因 ,是一种和三种肌肉收缩蛋白及多种细胞信号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膜蛋白。经与鼠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同源分析后设计合成引物 ,利用RT-PCR技术从小鼠C57BL 6J脾脏T淋巴细胞总RNA中反转录得到鼠源MR-1基因 (mMR-1) ,提交GenBank ,收录号 (AY2 99972 )。序列分析证明其与人源MR-1基因 (hMR-1)同源性为 90.1%。构建表达载体pPIC9 mMR-1电转化PichiapastorisGS115 ,筛选得到整合分泌表达mMR-1蛋白的重组酵母菌株。表达目的蛋白分子量 25kD ,诱导 5d时产量达到 50mg/L ,通过Westernblot验证了表达产物的正确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新基因MR-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6.
浙江大山峰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建新  胡伯智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2289-2294
在野外调查和褴理资料的基础上,大山峰共有蕨类植物33科58属98种和2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和复叶耳蕨属。通过对区系组成、性质和特征的分析,表明该区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属、东亚分布种为主,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区系综合系数为-0.290.在相比较的8个山地区系中位居第6;在区系关系上,该区系与天日山、三清山、武夷山区系关系密切,可以归入同一自然区,而与帽儿山区系父系疏远。  相似文献   
197.
人 Ⅹ型磷脂酶 A2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完全以不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 . 用以前适用于人胰型 (IB 型 ) 磷脂酶 A2 的稀释重折叠方法,并不能使它有效重折叠 . 以初步纯化的包涵体为对象,发现溶液的温度、 pH 值和蛋白质浓度对 Ⅹ 型磷脂酶 A2 体外重折叠有很大的影响 . 研究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对 Ⅹ 型磷脂酶 A2 ,在高蛋白质浓度 (1 g/L) 下重折叠的影响,发现 1 mol/L 的 L- 精氨酸能提高其重折叠效率达 6 倍多 . L- 精氨酸的结构类似物 L- 瓜氨酸对 Ⅹ 型磷脂酶 A2 的重折叠有较弱的改善,而 L- 赖氨酸和 L- 精氨酸甲基酯则降低了 Ⅹ 型磷脂酶 A2 的活性恢复 . 结果表明 , L- 精氨酸对蛋白质重折叠的帮助作用,可能是通过精氨酸与折叠中间物的结合产生的,精氨酸的胍基和羧基都是必需的,其侧链胍基以其特殊的带电方式阻遏了重折叠过程中的积聚和分子间二硫键形成的反应 .  相似文献   
198.
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基质与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基质与条件的研究,明确其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适宜光照条件、适宜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适宜培养基,以便应用于尖顶羊肚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和工业发酵。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 5℃;最适生长pH值为6 ;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浓度分别为2 0 0g/L和10g/L ;菌丝在黑暗环境下生长良好,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用胡萝卜酵母膏培养基振荡培养形成的菌丝球多,菌丝生长量大;菌丝球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可引起培养液pH值的上升或者下降;菌丝球可利用培养基内的氨基酸,使氨基酸降解,在胡萝卜酵母膏培养基中振荡培养8d的菌液总氨基酸含量较原液减少了36 71% ,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甲硫氨酸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9.
黑色素皮质素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黑色素皮质素受体(MC4R)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将人的MC4R基因质粒(hMC4R/pCDNA3.1)与报告基因质粒(3×CRE/3×MRE/SRE-LUC)按1∶5的比例共转染到HEK29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了稳定的MC4R激动剂筛选细胞株.利用MC4R内源激动剂α-MSH探索和优化了每孔接种细胞数目、激动剂孵育时间、溶剂DMSO终浓度、荧光素酶底物浓度等筛选条件,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方法.实验表明:当细胞数目为4×104个/孔,激动剂孵育时间为8 h,每孔DMSO终浓度小于1%和α-MSH终浓度为1 μmol/L时,系统Z'-因子接近0.7,能够用于MC4R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200.
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中的嗜酸耐热菌进行了分离,得到45株纯的嗜酸耐热芽孢杆菌。根据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嗜酸的特点,用LB平板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所有的菌株都嗜酸。用抗热性试验研究了这些菌株产生芽孢的培养时间,结果表明,所有考察的菌株中,33株与DSM3922的生长周期一致,48h内产生芽孢;3株菌生长速度较快,培养17h就能产生芽孢;还有3株菌生长速度较慢,需培养48h后才能产生芽孢。在采用16S rDNA PCR-RFLP法对筛选得到的脂环酸芽孢杆菌进行快速鉴定的基础上,选取7株可能是新种的未知菌株与5株已知的参比菌株的19个表型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7株菌都是与已知参比菌株不同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