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光合细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菌体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合细菌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废水生物处理法中的一个新发展。它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投资费用少、动力消耗低、除氮效果好和耐盐能力强等优点,而产生的菌体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以葡萄糖为主原料,添加丙酸或戊酸,采用二步发酵积累共聚物聚β-羟基丁酸-β-羟基戊酸(PHBV)。摇瓶总发酵时间为50h,细胞干重达7-11g/L,共聚物含量占细胞干重的70%以上,其中β-羟基戊酸(3HV)含量占PHBV的10-72%,主要取决于不同碳源的组成,丙酸和戊酸对HV的转化率分别为0.41-0.63gHV/g丙酸和0.40-0.74gHV/g戊酸,制得的PHBV产品纯度99%以上,分子量6.9×105相似文献   
103.
核糖体是生物体翻译遗传密码的唯一场所。核糖体各组份的确切功能目前仍不清楚。本实验室的研究已证实:有些核糖体蛋白质突变能在翻译水平上影响核糖体翻译的特异性。本文使用转座子Tn10将核糖蛋白质L24(rpmA)突变从A19的衍生株转到T83菌株上,并研究这2个突变对λN和λQ基因及对N-lacZ和Q-lacZ融合基因表达的不同影响,为核糖体蛋白质能影响核糖体翻译的特异性提供了又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04.
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下胚轴切段产生的愈伤组织经2,4-D短时间诱导后,在无激素液体培养基中可形成大量体细胞胚胎。经2,4-D诱导后的愈伤组织在转入无激素培养基1天后,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即进入活跃合成状态,并在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中保持逐步升高的趋势。在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有些蛋白质组分含量减少或消失,但绝大部分蛋白质组分的含量明显增加,并且有若干新蛋白的出现,其中24 KD和46 KD蛋白质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早期所特有。  相似文献   
105.
分子遗传学泰斗J. D. Watson于1957年首先对核糖体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后0. 许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核糖体的结构已经基本研究清楚。然而对核糖体蛋白质的确切 功能,却仍然一无所知。1979年以来,本实验室主要从事分离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研 究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在S12突变体中,碱性蛋白酶活性下降, 而中性蛋白酶活性正常。到目前为止,我们分离鉴定了的枯草杆菌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 总数居世界首位。我们研究了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噬菌体基因组表达的影响。发现在 S12的依赖链霉素突变体中,噬菌体娜05裂解量下降;蛋白质合成受Pf-;而RN A和 DNA合成正常。测定了噬菌体价29在27种共44株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中的成斑 率。在多数突变体中,成斑率下降,最低达10-6;少数升高,最高达三倍;还百一些升降都 不明显。大汤杆菌C600的S12发生依赖链霉素突变,x噬菌体的成5k率和相对产量 大大降低,而T4和T7的成斑率正常。大肠杆菌1.148叹Xc 1857)的S12发生依赖 链霉素突变,肠1857的诱导释放量大大降低,而T4的成斑率反有所增加。在大肠杆菌 A19野生型菌株中,I噬菌体的N基因表达正常;核糖体蛋白质S10, S16, S19, S20 和L3友生突变,能抑制N基因表达;L21 + L25, L24突变,N基因不能表达;L27突 变,促进N基因表达;S8,L6,L7ZL12,L14禾L23突变,对N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把N基囚克隆在质拉上,用功能互补的方法,测定N基因表达的程度。结果清楚表明, S12发生依赖链霉素突变,N基因不能表达;发生杭链霉素突变,却表达正常。综合以上 实验结果,可见不同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时同一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同一核糖体蛋白 质突变对不同基因表达的影响也不同。还有一些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其他基因表达没 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背景】石化工业废水具有高盐含氮的特点,高盐度会对微生物代谢造成抑制,导致普通反硝化微生物难以在高盐环境下有效脱氮。【目的】筛选在高盐条件下仍能保持反硝化能力的菌株并研究其特性。【方法】富集筛选出一株耐盐反硝化细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该菌株反硝化能力,对菌株在高盐环境下的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经鉴定菌株YA16-1为表皮短杆菌(Brevibacterium epidermidis),可对硝态氮进行反硝化作用,在盐度为3%、初始氮浓度为55 mg/L的条件下,18 h的硝态氮转化率达到97%;初始硝态氮浓度为250 mg/L时,24 h内硝态氮转化率达到100%。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2% NaCl,碳源为玉米芯粉,氮源为酵母粉,pH值为6.0,培养温度为30 ℃。菌株在盐度为2%-15%的培养基内生长良好。在15%盐度下,菌株通过产四氢嘧啶维持渗透压,产量为0.89 mg/mL。【结论】菌株YA16-1具有良好的耐盐能力和反硝化能力,在高盐废水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四氢嘧啶的制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杂种一代番木瓜人工种子制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番木瓜F1代上小苗的幼根和下胚轴来源的胚务组织,通过悬浮培养获得大量体细胞胚胎。在培养过程中用不同孔径的网筛选择培养物并分级培养,成熟体细胞胚的同步化率可控制在70%以上,成熟的体细胞胚经脱水至水量50%-70%,再用改良的海藻酸钠系统包埋制成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人工种子的成菌率达80%,移栽田间的成活率为72%,来自人工种子的植株在田间生长正常,并已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08.
鼎湖山森林凋落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凋落物量及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8年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森林类型的年均凋落物量(t·ha-1)及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t·ha-1·yr-1)分别为:常绿阔叶林9.056,0.220;针叶林2.695,0.032。凋落物中叶、枝和花果的百分组成及凋落特征各异。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年均凋落物量低于热带雨林而高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说明不同气候带的森林类型,其凋落物量是有差异的。与针叶林相比较,常绿阔叶林的凋落物量较大,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较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也较快,因此从提高森林的质量和增强森林的生态效益来考虑,在造林绿化上应提倡多营造常绿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等高锁状均质电场(CHEF)凝胶电泳技术,对来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菌株AS2.214进行染色体DNA分析。CHEF电泳结果显示菌株AS2.214的4条染色体DNA的分子大小分别约为5900kb、3200kb、2500kb和550kb,基因组大小约为12000kb。供试菌株AS2.214第Ⅰ条染色体DNA为5900kb与已研究报道的菌株972h和HM248(5700kb)的基本一致,第Ⅱ条染色体DNA(3200kb)和第皿条染色体DNA(2500kb),分别较上述2个菌株约小1400kb和1000kb,第Ⅳ条染色体DNA的分子大小与部分非整倍体菌株HM248的极微染色体Ch16DNA相近(500kb)。研究结果表明粟酒裂殖酵母菌株间染色体DNA长度存在显著差异,菌株AS2.214可能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所产生的稳定的部分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110.
按照hM-CSF基因的序列,适当采用大肠杆菌的优选密码子,人工合成了M-CSF的基因。在合成中我们采用了分段克隆和顺次克隆的方法,在次级克隆中我们成功地使用了多片段分组连接和多片段一次克隆战略,还尝试了多种单链战术。在表达载体的构建中,充分利用人工合成基因的灵活性,通过对N端6个氨基酸编码的变换及SD序列-ATG间距离的改变,获得了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重组体,表达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9%。目的蛋白在表达中形成的包含体形式,简化了产物的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