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61.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是保证放射治疗成功的有力方法。对于放疗计划的验证和评估有CT模拟机、仿体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文章提出了一种用人体图像数据构造仿真模型的方法,并用蒙特卡罗软件和美国“可视人项目”的数据集计算该模型在接受放射治疗时体内剂量的三维分布。由于采用人体的真实图像数据,以及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粒子输运时的准确性,该方法能够得到真实的三维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962.
对来源于Streptomycesolivaceoviridis的高比活木聚糖酶XYNB进行同源建模,并结合嗜热木聚糖酶氮末端芳香族氨基酸疏水作用的结构分析,设计了XYNB的T11Y定点突变,观察XYNB分子中折叠股B1和B2的疏水作用对酶的热稳定性的影响。将突变酶XYNB′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表达的XYNB′经纯化后与原酶XYNB(同样经毕赤酵母表达后纯化)进行酶学性质比较,结果表明,XYNB′的耐热性比XYNB有明显的提高,但最适温度与原酶一样为60℃。另外,XYNB′的最适pH、Km值及比活性均有一定的改变。实验证实了木聚糖酶XYNB的氮端芳香族氨基酸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与其热稳定性相关,为进一步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优良的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963.
由于中国地鼠染色体数少,抗病力强,对黑热病(L.D小体)敏感等许多优点,是国内外生物学、遗传学和医学实验工作者感兴趣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细胞株的建立(puck etal 1958,Tjio and Puck 1958)为克隆选择、药物筛选、基因调控表达和基因定位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国外在这些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Tayler 1960,Weslerveld and Pearson 1973)。  相似文献   
964.
<正> 支原体在血清肉汤-70℃冻结,可以存活好几年。除保存地方问题以外,支原体频繁冻结和解结,生存性将减低。冻干支原体证明是令人满意的。但实验室有时不得不在短期内保存许多菌株,应该精选贮存方法。 Perkins曾叙述真菌抱子或Crassa链孢霉菌丝体悬于脱脂奶中被吸附到无水硅胶微粒上的贮存技术。将这样保存的原始菌株,取一些颗粒接种于适宜肉汤中,可以恢复生长。这样的干燥贮存管,在数年间进行反复试种,证明生长出来的细菌没有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965.
为探明不同抗旱性棉花品种的根系生理特性对干旱的响应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以不耐旱性品种‘新陆早17号'(L17)和耐旱性品种‘新陆早22号'(L22)为试材,在土柱栽培条件下设常规灌溉(CK)、轻度干旱(W1)和中度干旱(W2)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耐旱性棉花品种根系活力、保护酶活性及解剖结构(导管直径、数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棉花品种根系可溶性蛋白(SP)含量、根系活力(RV)、木栓层数、根茎导管数量、导管直径显著降低,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及保护性酶活性显著增加,进而导致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降低。与L17相比,L22的SP含量、0~40 cm和80~120 cm土层RV、木栓层数、根茎导管数量、导管直径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量均显著增加,尤其W2条件下L22的RV降幅比L17低26.2%,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皮层厚度分别比L17高43.6%、6.9%、25.4%、19.9%,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干物质量与RV、SOD、POD、木栓层数、导管直径和个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耐旱性强的棉花品种在干旱条件下通过保持较高的根系活性、木栓层数、导管直径和数量,进而促进地上部生物量积累,是其具有较高耐旱性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66.
利用2000和2017年Landsat5/TM和Landsat8/OLI影像,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结合2000—2017年南京市气象观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对南京及其特色生态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 2000—2017年,南京市RSEI平均值由0.626降至0.618;将RSEI值分成差、较差、一般、良和优5个等级,良好以上面积占比由61.0%降至57.1%,较差以下等级面积占比略有上升;与2000年相比,2017年南京市生态质量变好的面积占比为34.5%,变差的为34.7%,30.8%的面积基本不变,其中,主城区的生态质量明显好转,生态质量好转的面积超过了变差的面积,而新城区和郊区生态质量明显恶化,生态质量变差的面积超过了好转的面积;在3个生态保护区中,紫金山生态质量明显好于老山和江心洲;城镇化率与RSE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1。城市化进程总体上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可以使良好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持甚至改善。  相似文献   
967.
为揭示羽衣甘蓝二氢黄酮醇4 还原酶 (DFR)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该研究对不同叶色羽衣甘蓝的叶片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根据结球甘蓝DFR序列信息,利用 RT PCR 技术克隆羽衣甘蓝BoDFR基因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 BoDFR的cDNA全长为1 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2 925.06 Da,预测亚细胞定位为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α 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DFR 蛋白的主要二级结构元件。序列比对显示 DFR 蛋白具有 NADPH 结合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属于NADB Rossmann 超基因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oDFR与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DFR亲缘关系最近。花青素含量测定显示,紫叶羽衣甘蓝叶片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粉叶羽衣甘蓝含量较高,而白叶羽衣甘蓝叶片中检测不到花青素。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表明,BoDFR基因表达量与花青素含量高低一致,其中紫叶羽衣甘蓝叶片中BoDFR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而白叶羽衣甘蓝心叶中仅微量表达。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通过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大鼠视网膜内皮细胞(RM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阴性对照组相比,100-200μM GX1二聚体及单体均可抑制RMEC增殖(P<0.05),且随着GX1二聚体及单体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各浓度GX1二聚体均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明显抑制视网膜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视网膜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作用,对细胞迁移无明显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及阴性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969.
目的分析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pstein-Barr病毒(EBV)血症的危险因素、利妥昔单抗的干预效果及EBV相关疾病的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3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完成allo-HSCT的257例AA患儿,根据是否发生EBV血症分为:EBV血症组(141例,单纯EBV血症组125例和EBV相关疾病组16例)和非EBV血症组(116例)。采用Cox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累积生存率,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257例患儿行allo-HSCT后发生EBV血症为141例,发生率为54.86﹪(141/257),其中原发感染为5.67﹪(8/257),再激活为94.33﹪(133/141)。EBV血症的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44 d(13~568 d),单纯EBV血症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为6.40﹪(8/125);EBV相关疾病的病死率为56.25﹪(9/16)。(2)利妥昔单抗抢先治疗EBV血症的有效率为88.73﹪(63/71)。(3)与单纯EBV血症组比较,EBV相关疾病组患儿生存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全身照射治疗(TBI)预处理的患儿,发生EBV感染的风险是不使用TBI预处理的患儿1.717倍(95﹪的CI:1.160~2.542);患儿移植物中CD34阳性细胞≥3×10^6个/kg是<3×10^6个/kg患儿的1.775倍(95﹪的CI:1.089~2.894)。结论移植后EBV血症的发生和TBI的应用、输注CD34阳性细胞数大于3×10^6个/kg密切相关,EBV血症进展为EBV疾病后移植相关死亡率升高,对高危患儿应积极予以利妥昔单抗抢先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70.
东乡野生稻BILs群体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用旱稻、R974//R974/东乡野生稻回交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等66份水稻材料,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其综合指标筛选,测定了水分胁迫下最大根长、根基数、茎长、根干重、根鲜重、根系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卷叶级别及干旱反复存活率等9个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苗期抗旱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株系1949最为抗旱;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最大根长、根数、根鲜重和根系相对含水量对抗旱性影响显著,可作为苗期抗旱性鉴定综合指标。采用综合抗旱D值进行抗旱遗传分析,表明BILs群体的苗期抗旱性表现2对独立主基因+多基因控制。结果可知,东乡野生稻可作为水稻抗旱遗传改良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