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肿瘤的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实体瘤中除肿瘤细胞外存在大量的非肿瘤细胞,如肿瘤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脂肪细胞等等,这一系列的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因子分泌而促使肿瘤的进一步的恶化,目前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往往局限于肿瘤细胞本身而忽略了肿瘤周围的细胞作用,使得肿瘤久治不愈。将来的药物开发应该围绕肿瘤细胞为主体的同时,兼顾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多靶点治疗肿瘤,真正实现肿瘤的治愈。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促卵泡素(FSH)对低产期肉用种母鸡在产蛋数量和孵化的影响,寻求较佳的用于提高低产期母鸡产蛋的激素剂量。方法:本试验采用同种激素不同剂量的处理方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产蛋量和孵化情况。结果:注射不同剂量的激素对鸡的产蛋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组一的平均产蛋数与对照组接近,其它四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孵化率与健雏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处理对鸡产蛋量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大剂量会引起鸡生殖系统萎缩,激素处理对受精卵孵化及雏鸡生长并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5例,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2),其中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比较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应激反应和炎症介质指标,记录两组术后48 h内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h血清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白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可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并降低其炎症介质水平,同时还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用药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的NB4细胞浸润裸鼠肺组织模型,为探讨诱导分化综合征(DS)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平台。方法:首先,取对数生长期的NB4细胞在ATRA诱导下、在RPMI 1640培养基中、在37℃和5%CO2的条件下培养,72 h后收获诱导分化后的NB4细胞接种裸鼠尾静脉。然后,30天后处死裸鼠取肺组织,用G显带方法检测裸鼠肺组织的染色体核型,HE染色观察裸鼠肺组织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RT-PCR法和FISH技术检测裸鼠肺组织PM L-RARa m RNA转录本及PML-RARa基因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染色体核型符合NB4细胞特征,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上明显见到分化的NB4细胞浸润裸鼠肺组织,检测到PM L-RARa m RNA转录本和PML/RARa融合基因;对照组未见到分化的NB4细胞浸润裸鼠肺组织,PML-RARa m RNA转录本和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阴性。结论:用ATRA诱导分化的NB4细胞成功的建立了浸润裸鼠肺组织模型,为探讨诱导分化综合征(DS)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亚砷酸(Arsenious acid, ATO)诱导分化前后的APL细胞及人APL细胞株NB4细胞表面CD56、CXCR4的表达;用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标记ATO分化的APL(APL/ATO)、NB4细胞(NB4/ATO);用微重力旋转培养法体外模拟APL细胞浸润人脑膜组织,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结果:ATO诱导后,APL/ATO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明显高于诱导前(35.2±9.5%vs. 18.6±4.9%);NB4/ATO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明显高于诱导前(39.6±2.6%vs. 21.0±7.3%);APL/ATO细胞表面CD56的表达明显高于诱导前(36.6±8.9%vs. 25.8±5.15%);NB4/ATO细胞表面CD56的表达明显高于诱导前(44.6±8.4%vs. 25.6±2.4%)。组织学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脑膜组织未见NB4、APL细胞浸润,实验组可见APL/ATO、NB4/ATO细胞浸润到人脑膜组织中;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被标记的APL/ATO、NB4/ATO细胞浸润到人脑膜组织中,扫描电镜见APL/ATO、NB4/ATO细胞浸润到脑膜组织中。结论:本研究采用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体外模拟了ATO诱导分化的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人脑膜组织,APL细胞和NB4细胞CXCR4、CD56的表达升高可能是ATO诱导治疗APL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对分布于青海境内的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的ITS区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并以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沙枣为外类群,对胡颓子科沙棘属15种植物的ITS序列进行聚类分析, 探讨沙棘属各植物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 3种沙棘属植物的ITS区长度为600~605 bp,其中,ITS-1区为201~203 bp,5.8S为166~167 bp,ITS-2区为232~236 bp.核苷酸分析显示,3种沙棘属植物的ITS区存在丰富的变异位点.聚类分析表明,棱果沙棘种的2个亚种——棱果沙棘和理塘沙棘为2个不同种,江孜沙棘与柳叶沙棘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中国沙棘亲缘关系较远;沙棘种下9个亚种间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7.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与害虫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有机合成杀虫剂的生态毒性影响和害虫抗药性的发展,目前世界范围的注意力集中于可生物降解和对环境友好的天然害虫控制剂的研究应用上.海洋是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宝库,也是开发害虫控制剂的新来源.本文综述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杀虫活性物质的主要类型及海洋活性物质生物筛选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简述了海洋源杀虫剂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鱼粉匮乏,价格上涨。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就成了当务之急。各种大豆来源蛋白由于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比较平衡,是水生动物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近年来在大西洋鲑(Salmo salarLinnaeus)[1]、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等研究表明,用不同大豆来源蛋白替代一定比例的鱼粉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大豆分离蛋白是以大豆低温豆粕为原料,经碱溶酸沉等工序而得到的一种精制大豆蛋白产品,蛋白含量可达85%以上。研究表明,在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183;Jian)饲料中大豆分离蛋白可替代40%鱼粉[3]。哲罗鱼(Hucho taimen)为肉食性、冷水性鲑科鱼类,栖息在低温(20℃以下)溪流里,肉味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哲罗鱼生长速度较快,属于大型名贵鱼类,一般个体约3kg,大的个体可达50kg,体长1m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该鱼的驯化养殖已经获得成功[4],并已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养殖。因此,研究哲罗鱼人工配合饲料十分迫切。肉食性鱼类不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且更偏好于动物性蛋白,所以当以...  相似文献   
99.
抗胞内菌感染免疫及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胞内菌感染因其胞内寄生的特点 ,而使得天然免疫、抗体免疫应答和体液抗菌物质等难以对其起作用 ,抗胞内菌感染以细胞免疫为主。CD4+ Th1细胞通过分泌IFN γ激活巨噬细胞 ,杀伤被吞噬的胞内菌 ,亦可通过Th1表达的CD40L与巨噬细胞表面CD40结合而激活巨噬细胞 ;Tc细胞主要经胞毒作用溶解感染的靶细胞 ,裂解所释出的病菌经抗体或补体调理后 ,由吞噬细胞清除。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通过分泌Th1细胞毒细胞因子 ,激活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去杀伤病原体 ,或通过颗粒胞吐途径和Fas/FasL途径介导细胞毒性 ,直接溶解靶细胞和杀伤病原体 ,从而在宿主抗细胞内感染的免疫中充当重要角色。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在胞内的弥散和蓄积作用以及纳米粒药物因其对MPS的被动靶向性 ,成为目前抗胞内菌感染治疗的主要方式 ,而细胞疫苗的研制开发是抗胞内菌感染的最终手段。  相似文献   
100.
向日葵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资源植物,向日葵的研究和生产在当前我国中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向日葵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在蛋白质、酶、基因及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特别对生化标记、分子标记技术在向日葵研究上的应用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重点介绍,并对今后向日葵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