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大电导钙离子激活的钾通道M亚族α亚基(potassium 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channel,subfamily M,alpha member 1,KCNMA1)介导细胞内K+的外流,使细胞膜超极化,降低细胞的兴奋性。该研究通过制备KCNMA1重组慢病毒载体和空白对照慢病毒载体,将其转染至间充质干细胞内,测定转染复数值(MOI),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比较转染前后KCNMA1的表达变化情况,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微环境中电解质浓度变化。结果成功包装了KCNMA1慢病毒载体和空白病毒载体并转染入干细胞内;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转染间充质干细胞后,RT-PCR和Western blot提示KCNMA1过表达,且细胞微环境中K+浓度升高。证实成功地将含KCNMA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进入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内,并在细胞内过表达且发挥功能,为体内研究KCNMA1结合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为观察小鼠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年龄的关系,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不同年龄(1、4、18月龄)小鼠肝、肾、肺、心、脾、胃、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小鼠过氧化氢酶在不同组织中活性不同,活性高低顺序基本表现为:肝>肾>肺>心、脾、胃>脑;小鼠肺、心、脾、胃、脑各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1~4月龄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4~18月龄间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小鼠肝、肾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1~4月龄间与年龄相关性不显著,在4~18月龄间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果表明,小鼠肝、肾、肺、心、脾、胃、脑等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机体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降低与机体衰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告了1例树qu的自发性皮脂腺癌。该树qu人工饲养了两年多,肿瘤始发于小腿、下唇及外阴两侧等啊位。癌组织生长迅速、手术摘除后,伤口愈合较快,但又向多处皮肤组织转移。本病例具有病程不长,无明显的全身性反应,癌组织仅局限于皮肤组织并波及腹股沟淋巴结,未向内脏器官转移等特点。  相似文献   
84.
尿激酶原是一种溶栓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溶栓药物。研究证明尿激酶B链,即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具有与尿激酶原相同的溶栓特性,对血栓溶解具有特异性,引起系统性出血的副作用较小,有可能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溶栓药物。它的氨基酸序列相当于尿激酶原的144~411aa,国外已通过缺失突变获得了它的结构基因,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成功。由于尿激酶B链分子量较小,且含尿激酶原的酶活功能区,  相似文献   
85.
刘艳  胜振涛  蒋容静  黄原  李胜 《昆虫学报》2007,50(12):1285-1292
保幼激素 (juvenile hormone,JH) 是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的一类倍半萜化合物。以昆虫中普遍存在的JH Ⅲ为例,从分子水平上概述了JH合成途径中的各种酶,并对其中的两个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和保幼激素酸甲基转移酶作了详细介绍。还从家蚕基因组数据库(http://silkworm.genomics.org.cn)中推测出了JH合成途径中大部分酶的编码基因,初探了JH合成的调节机制,讨论了JH合成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6.
基因库中离体保存甘薯种质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和蛋白分子标记等三个水平检测国家基因库中离体保存10年的甘薯种质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长期试管保存的甘薯种质,大多数在农艺性状、POD、MDH和叶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上与其原种基本相同。只有少数品种在EST、或α-Amy酶谱出现差异。这就意味着离体保存对甘薯种质的遗传产生影响,并且认为POD、MDH和叶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不适宜作为鉴定指标;而EST和α-Amy两种同工酶谱可用于检测甘薯离体种质遗传稳定性的生化指标。从22份种质的大田和试管两种生长状态下的生化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在这两种生长状态下,遗传稳定的种质,均与原种相同;遗传产生差异的种质,差异均能表达,只是因生长条件不同,酶谱表达方式有别。  相似文献   
87.
GUS基因表达的简易快速鉴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S基因是目前遗传操作中常用的报道基因。该基因的DNA片断已克隆到许多农杆菌遗传工程菌种中,用于多种植物的外源基因导入研究。由于几乎在所有的高等植物中并没有该基因所编码的葡糖苷酸酶的活性或几乎测不出来,因此,葡糖苷酸酶在高等植物的外源基因导入研究中可以作为一种极其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估自体DC与CIK 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给予20 例难治复发急性髓细 胞白血病患者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20 例难治复发的应用同样化疗方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患者做为对照组;治疗后4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KPS)评分,DC 与CIK 细胞治疗前和治疗后1 周检测T细胞亚 群(CD3+、CD3+CD4+、CD3+CD8+、CD3+CD56+)和细胞因子(IL-12、IL-2、IL-7、IFN-酌及TNF-琢)水平的变化。结果:①DC 与CIK 细胞 治疗组有效率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②DC 与CIK 细胞治疗后1 周,患者T 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细胞因子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其中CD3+、CD3+CD56+及IL-12、IL-7 明显升高(P<0.05)。结论:DC与CIK 细胞免疫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祛风止痒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8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瘁片联合自血疗法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瘙瘁、风团等慢性荨麻疹症状及临床疗效;并测定比较血清总IgE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瘙痒、风团等慢性荨麻疹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复发率为24%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42%);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IgE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总IgE的疗效方面一致.结论:祛风止痒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肯定,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及控制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用.  相似文献   
90.
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载体p139035S-KGF1和根癌农杆菌介导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中表达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1)。从侵染到诱导生根共需要14周,转化率达0.1%。红花子叶在潮霉素筛选培养基上培养4-5周后便可获得丛生芽,再生芽移入含潮霉素的伸长生根培养基,培养4-8周可诱导生根。通过PCR、Southern blot、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证明目的基因KGF-1已经整合到红花细胞的染色体中,实现了KGF-1外源蛋白在红花中的成功表达,为开发KGF-1蛋白新的生产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