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家蚕滞育生物钟蛋白质Ease A4的纯化及其分子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aseA4是家蚕卵的一种滞育生物钟蛋白质.产下后2d的家蚕C108品种滞育性卵,经过丙酮脱脂、85℃热处理、硫酸铵沉淀和SephadexG-25凝胶过滤层析初步分离,进一步经过Sep-PakC18脱盐浓缩,HPLC(柱为YMC-PackProtein-RP)分离,通过SDS-PAGE和MALDIMS方法鉴定,纯化得到EaseA4蛋白质.从10g蚕卵最终得到了11.8μgEaseA4.EaseA4由从His到Tyr的15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蛋白质部分的分子量为16601.其22位氨基酸残基Asn处有一个Asn-X-Thr糖基化场所,并有糖基结合在该部位,糖基的分子量约为760.EaseA4的61位和150位的两个Cys氨基酸残基之间存在二硫键.糖基和二硫键的存在不仅有利于酶蛋白的分离,还可能与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2.
[背景]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毁灭性病害,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会侵染马铃薯植株导致病害的发生.[目的]明确健康马铃薯植株与发病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结构与多样性.[方法]采集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地的健康植株根际土壤(M2J...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恶臭假单胞菌B6-2和克雷伯氏菌CW-D3T构建的混合功能菌对多环芳烃的协同修复效能,并探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混菌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以期为芳烃化合物的生物修复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长曲线及平板菌落计数法反映混菌生长情况及比例,从而评估混菌降解体系的可行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各体系以及不同吐温-80浓度下混培体系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能;最后通过烷烃吸附法测定细胞表面疏水性,以探究吐温-80对混合功能菌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机制。【结果】等比例混合的2株菌共培养生长状态优于纯培体系,对混合多环芳烃(菲、荧蒽、芘)的降解率分别为33.4%、30.1%、28.6%(7 d),相较于菌CW-D3T,分别提高了1.31倍、1.46倍、1.42倍。混培体系中加入500 mg/L的吐温-80对菲、荧蒽、芘的降解率分别为47.7%、43.2%、38.8%(7 d),相较于对照组各提高了1.55倍、1.38倍、1.31倍,而更高浓度的吐温-80无明显促进作用或轻微抑制。添加吐温-80使菌CW-D3T和混菌的表面疏水性提高,而菌B6-2表面疏水性降低。结合细菌生长量分析...  相似文献   
64.
水稻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cDNA基因克隆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R技术从我国水稻品种“中花10 号”(Oryza sativa var. japonica cv. Zhonghua 10)的未成熟种子中克隆到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进行了全序列分析,并与国外已报道的同类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作者克隆的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全长1461 bp,编码1个由483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国外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99.6% 和99.7% 。此外,还对该基因进行了结构及进化分析。  相似文献   
65.
菌落总数检测胶膜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胶膜法和平板倾注法,检验省内外14个单位的食品、水、化妆品等10种2445份样品的菌落总数,经符号秩和统计,P>0.05,结果无显著差异,胶膜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准确、运输和保存方便,对基层检验单位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萤火虫萤光素酶基因构建BIV—LTR启动子表达研究体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国文  纪永刚 《病毒学报》1994,10(4):377-380
  相似文献   
67.
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LH-20凝胶和制备HPLC色谱技术对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了其中18个化合物:去甲络石苷元(1),异落叶松脂素(2),(+)-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3),豆甾4.烯-3,6-二酮(4),rel-(-)-(3R,3’R,4R,4’R)-6,6'-dimethoxy-[3,3'-blchroman]-4,4'-diol(5),methyl3-(2-hydroxy-4-((7-hydmxy-6-methoxy-2-oxo-2H—ehromen-3-y1)oxy)phen-y1)pmpanoate(6),狼毒素A(7),异狼毒素B(8),狼毒素B(9),雁皮素A(10),异雁皮素A(11),狼毒色原酮(12),mohsenone(13),丁香酸(14),二氢瑞香素乙(15),西瑞香索(16),β-谷甾醇(17),3,4,5-三甲氧基苯甲酸(18)。其中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8.
摘要目的:采用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通过不同剂量衣霉素诱导巨噬细胞不同程度内质网应激,观察对其自噬的影 响。方法:不同剂量衣霉素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通过TUNEL染色检测其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 GRP78,以及自噬标志蛋白P62 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x-LDL组和大剂量衣霉素组相比,小剂量衣霉素组可以显著减少巨噬细胞 的凋亡(P<0.01);与ox-LDL 组相比,小剂量衣霉素组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表达的同时,自噬标志蛋白P62 适度下降(P< 0.01);大剂量衣霉素组更为显著地上调了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 表达,但同时自噬标志蛋白P62 也显著增加(P<0.01)。结论:小 剂量衣霉素引起一定程度的内质网应激,可以激活适度的自噬,从而减少巨噬细胞的凋亡,可能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 度。  相似文献   
69.
囊泡运输是真核细胞内细胞器间物质交流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出芽、转运、拴系及膜融合四个环节.拴系因子调控运输囊泡与靶膜的初始接触,建立两者间的连接,并能够促进SNARE介导的膜融合过程.Exocyst是一个保守的八亚基拴系复合体,主要在胞吐过程中介导囊泡与细胞质膜的拴系过程.本文主要介绍exocyst复合体的结构和组装机...  相似文献   
70.
芦苇生态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芦苇生态幅极广,适生于多种生境类型。不同的环境选择压力如水深、盐度、养分、气候等交互影响致使芦苇个体及种群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和变异,形成了形态、生理或遗传上互有差异、异地性的不同生态型。尽管基于芦苇表型变异以及遗传变异进行生态型划分的研究已开展很多,但针对芦苇生态型变异规律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的认知仍存在较多分歧。在总结近年来有关芦苇生态型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芦苇生态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分析,以期为芦苇生态型的划分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1)空间尺度的选择应成为研究者分析、划分芦苇生态型的首要定位。在较大的地理空间尺度上,高度异质性的生境导致某些性状的变异式样具有相对的不连续性,可作为不同芦苇生态型鉴别与描述的主要依据;(2)在合理的尺度定位、取样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表型变异研究,及进一步基于种群水平的分子标记研究(分子指纹特征或特有等位基因),可为芦苇生态型的鉴定、划分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数据,并且可以甄别生境差异(环境响应)和遗传变异对芦苇不同生态型分化的贡献;(3)应同时进行不同生态型的特定性状与功能(株高、茎粗、生物量、生理抗逆性、水体污染物净化能力等)的定位,推动优良基因型的选育与扩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