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01.
202.
根据偏亚硫酸钠放出SO2溶于细胞水分形成H2SO3,H2SO3解离出H 、HSO3-、SO,解离的HSO3继续氧化形成H2SO4,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出的活性氧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偏亚硫酸钠处理根尖对豌豆根尖细胞核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豌豆(Pisumsatiuvm)种子洗净后播于花盆内,喷洒不同浓度的偏亚硫酸钠溶液,以蒸馏水作对照,在24一双℃下培育79和155h,分别测定根尖的长度。另以豌豆种子用自来水萌发,根长0.5-1cm时,分别用0.1%、0.5%。1.0%偏亚硫酸钠水溶液处理36和72h后,切取根尖放人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h,转入1mol…  相似文献   
203.
体长:8—9公厘;翅展:16—18公厘(雌雄差异甚小)。 头部与胸部均密覆磷片,呈红棕色;腹部作灰黄色,但杂有深灰褐色至黑色鳞片。  相似文献   
204.
无脉络膜(CHM)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细胞和脉络膜血管逐渐退化,最终致盲的疾病。该病是由于位于Xq21上的REP-1缺失突变导致失活,导致CHM基因不能表达,从而出现脉络膜血管层发育障碍,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营养不良,变性及进行性脉络膜萎缩消失。男性患者一般在十几岁至二十几岁时开始出现夜盲,周边视野逐渐丧失,形成管状视野,严重者仅剩5-10度的中央视野,最终失明。女性携带者大多无症状。  相似文献   
205.
206.
207.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载药可降解聚乳酸纤维膜在大鼠腹腔术后肠粘连的预防效果进行考察,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索。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只。制作肠粘连模型后,研究组用载药可降解聚乳酸纤维膜隔离损伤腹壁及损伤肠管,对照组未进行隔离操作。以粘连程度评分、粘连组织HE染色评分、TGF-β1以及Collagen Ⅰ 表达情况为指标考察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7 d和30 d粘连程度评分分别为3.05±0.94和2.95±0.46,研究组7 d和30 d评分分别为0.87±0.38和0.94±0.29,经分析,研究组7 d和30 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7 d和30 d粘连组织 HE染色评分分别为29.44±5.94和28.51±6.08,研究组7 d和30 d评分分别为28.51±6.08和13.19±4.12,经分析,研究组7 d和30 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7 d的TGF-β1表达情况相比,术后30 d对照组TGF-β1免疫组化IOD显著升高,而研究组的TGF-β1免疫组化IOD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大鼠术后7 d IOD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0 d的TGF-β1免疫组化I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7 d的Collagen Ⅰ 表达情况相比,术后30 d对照组和研究组的Collagen Ⅰ免疫组化IOD值均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7 d的Collagen Ⅰ免疫组化I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 IOD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载药可降解聚乳酸纤维膜能有效预防大鼠腹腔术后肠粘连情况。  相似文献   
208.
文中简述了中国的琥珀研究历史,并简要介绍了本专辑的内容。本专辑呈现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克钦琥珀内含物研究的部分新进展,包括了来自14个研究单位的26位作者的13篇论文,涵盖了植物、脊椎动物、腹足类和昆虫等类群。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检测PeroxiredoxinⅡ在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PeroxiredoxinⅡ在正常、突出及脱出腰椎间盘髓核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eroxiredoxinⅡ在退变椎间盘髓核中表达丰富,而在正常椎间盘髓核中表达微弱,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突出和脱出椎间盘髓核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roxiredoxinⅡ在正常及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210.
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农田杂草控制是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通过施肥方式改变杂草的竞争格局有望成为杂草控制的新途径。以暖温带有机玉米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种不同处理,即不施肥对照处理(CK)、施用牛粪处理(CM)、施用蚯蚓处理过的牛粪处理(EM)、免耕秸秆不覆盖处理(NT)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NS),研究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对田间杂草密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玉米农田内共发现杂草17种,CK杂草总密度最高,但杂草总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EM杂草总生物量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生物量最高,分别比CK增加了192.6%和224.8%(P〈0.01),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优势集中度指数较高。NS杂草总密度、总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与NT相比显著降低。此外,EM玉米(Zea mays)产量比CK高40.2%(P〈0.01),比CM高19.6%(P〈0.01)。施用蚯蚓处理过的牛粪不仅提高了玉米产量,而且可以促进优势种杂草的生长,提高杂草群落的优势集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