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杉木与阔叶树混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明县国营云涌林场以3:1的混交比例,分别营造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红荷木(Schima wallichii)、木荷(Schima superb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3种混交林,经过6年的调查观测表明:混交3年后种间关系开始激化,6年以前要适时修枝、截顶、间伐,调整1—2次种间关系。混交林与纯林比较:0—30cm土层养分消耗较大,但林分生物量高,有较高的林分生产率;6年生的混交林枯落物量及其养分元素含量、含水量比纯林大;0—10cm表层N、P、K含量有增加趋势。这些混交类型,宜从现有的3:1比例,扩大至4:1或5:1,尤以杉木+火力楠的类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抗生素被作为制癌药物的研究对象,早自本世纪初叶已开始(Reilly,1953)。40多年前 Uhlenhuth 和 Beck 报告的绿脓酶(Pyocyanase),可认为系最早被分离的有制癌效能的抗生素。但因其毒性甚大,使这一研究未能继续进行。以后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在制菌方面研究的进展,使得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也被引至这方面。Cornman,1944,1945;Beard,1944;Lewis,1944;Gey,Gey,Inui和 Vedder,1945;Stock,Sugiura 和 Rhoads,1949等人进行了各种青霉素的抗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335例遗传咨询病理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并用G带、C带、Ag-NOR和高分辨G显带及基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等技术进行了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核型35例,占10.4%,其中3例较少见,2例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4.
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MPase,EC 2.7.7.22)是维生素C合成途径的第一步关键酶。通过RT-PCR扩增到1498 bp的GMPase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449030。利用克隆到的基因分别构建得到正义及反义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克隆至PBI121真核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植株,经基因组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GMPase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35.
为建立一套适合于牡丹试管苗茎基部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以便更好地利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牡丹试管苗不定根的发生机理,本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并在蛋白质上样量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酸铵/甲醇酚提取法所得2-DE图谱的蛋白点很少,仅检测到45个,且较模糊,有明显的拖尾现象,分辨率很低;乙醇/乙醚丙酮法所得的蛋白点也较少(101个),较模糊,且横竖纹干扰较大;三氯乙酸/丙酮法所得蛋白点数较多,可检测到434个清晰的蛋白点,且形状规则,重复性好,适合后续分析,操作也较为简便。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蛋白,采用800μg、1000μg和1200μg三个不同的上样量进行双向电泳,在上样量为1200μg时(IPGpH3~10,24cm),蛋白质在12%SDS-PAGE胶上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在2-DE图谱上可分辨出562个蛋白点。因此,三氯乙酸/丙酮法是较适合于牡丹试管苗茎基部蛋白质提取的方法,1200μg是较为合适的上样量。  相似文献   
36.
不同氮营养水平下草莓叶片光合作用对高CO2浓度的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12mmol/L,4mmol/L,0、4mmol/L)下生长的‘丰香’草莓在富C02(700μL/L)和大气CO(390μL/L)下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高氮(12mmol/L)下,在富CO2环境中生长的‘丰香’草莓叶片未出现光合作用下调,富CO2下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碳同化的电子传递速率(Jc)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均显著提高;而在中氮(4mmol/L)、低氮(0.4mmol/L)下,富CO2下生长的草莓叶片的上述参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富CO2下,无论氮素水平如何,草莓叶片的光呼吸电子传递速率(Jo)均降低高氮草莓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或NPQ)降低,光抑制降低,而低氮则相反。上述结果说明,氮素供应不足时草莓叶片在富CO2下光合作用出现下调,因此生产上进行CO2施肥时应适度增加氮素的供应。  相似文献   
37.
壳聚糖在香蕉果实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巴西香蕉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0%、2.0%)的壳聚糖溶液对香蕉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可明显延缓香蕉果实的软化进程和病情指数的升高;同时维持了果实较低的细胞膜透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UN)的活性。在四种处理中,以2%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表明壳聚糖对香蕉果实的贮藏保鲜效应可能与其调控病害相关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8.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通过萌发至幼苗期的出苗速度、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等指标对200个花生品种(系)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 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花生出苗时间延长,对植株形态建成抑制加重,物质积累减少.鉴定花生品种耐盐性强弱的适宜盐胁迫浓度为0.30%~0.45%.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将10个指标归结为平均隶属函数值,根据不同胁迫浓度下各指标与平均隶属函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大小,植株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株高和主茎高均较大,可作为首选指标,植株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主根长和出苗速率均较小,可作为辅助指标综合判断品种的耐盐能力.200个品种(系)在不同盐胁迫浓度下均可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4组.随盐胁迫强度加大,耐盐品种数量下降,而盐敏感品种数量上升.部分品种在低、中、高盐胁迫强度下表现出统一性(均耐盐或均敏感);部分品种存在差异性,即低胁迫强度下表现耐盐性而在高胁迫强度下表现盐敏感性.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探讨骨愈灵片联合依降钙素注射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和研究组(采用骨愈灵片联合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各为78例。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对比两组ODI评分、腰椎L2-L4、桡骨远端1/3处和股骨颈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钙 、血磷 、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炎性指标[促生长因子(IGF-1)、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腰椎L2-L4、桡骨远端1/3处、股骨颈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血钙、BG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IL-1、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依降钙素注射液联合骨愈灵片治疗,可改善骨代谢和骨密度,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40.
石油降解菌HX-2耐盐机制及甜菜碱转运蛋白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修复石油烃污染的高盐水体及土壤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探究石油烃降解菌株的耐盐机制尤为重要。【目的】对石油降解菌HX-2的耐盐机制及与耐盐性相关的基因进行研究。【方法】通过GC分析菌株HX-2在不同石油加入量及高盐条件下的烃降解情况;利用电导率仪及原子吸收光谱对细胞内离子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外源添加甜菜碱前后对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及高盐土壤中石油降解情况的影响;最后对耐盐相关基因进行了qPCR分析研究。【结果】石油降解菌Rhodococcus sp. HX-2可以对10 000-100 000 mg/L的石油进行降解,3 d降解率均达到70%以上,并可在1%-10%NaCl存在下降解石油,在6%Na Cl浓度下仍有43.8%的降解率。对HX-2菌株耐盐机制的研究表明,细胞内阳离子浓度随着盐浓度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而积累相容性物质甜菜碱并促进EPS的合成才是石油降解菌HX-2的耐盐机制。同时,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的添加通过刺激EPS的合成提高菌株的耐盐性。由HX-2菌株得到4种甜菜碱转运蛋白基因H0、H1、H3、H5和1种甜菜碱合成相关基因BetB。对菌株HX-2的基因转录分析表明,NaCl、甜菜碱诱导H0、H1、H3和H5的表达;在甜菜碱与Na Cl共存时,基因转录水平达到最大值。【结论】Rhodococcus sp. HX-2具有在盐渍化环境中修复烃类污染物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