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响应面法优化灰霉病生防菌CNY-04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优化生防菌CNY-04的培养条件,提高其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灰霉病生防菌CNY-04培养条件进行整体优化,并测其生长曲线。【结果】生防菌CNY-04最优培养条件为牛肉膏0.5%、蛋白胨2.0%、酵母膏0.1%、葡萄糖0.5%、时间48 h、接种量4%、温度32°C、pH 8.0、装液量75 mL/250 mL和转速150 r/min,在此培养条件下生防菌CNY-04的OD600为2.907,与模型预测值相符,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4.5 mm,较优化前提高了30.9%。【结论】从整体上确定了生防菌CNY-04的最优培养条件,为该菌扩大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产低温脂肪酶菌株CZW001发酵培养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 采用Plackett-Burman (P-B)设计, Box-Behnken (B-B)设计和响应面试验设计(RSM), 在20 °C、pH 8.0、160?r/min发酵2 d条件下, 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 葡萄糖7.68, 橄榄油21.93, 硫酸铵2.0, 磷酸二氢钾1.0, 硫酸镁0.27, 氯化钙0.3, 氯化钠20.0, 吐温-80 1.0。其最高酶活为62.8 U/mL, 比优化前提高了3.14倍。【结论】通过对产低温脂肪酶菌株CZW001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明显提高低温脂肪酶活力。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 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 作者在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选取5条长2,000 m的固定样线进行了每年6次、累计18次的蝶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蝴蝶6,946只, 隶属5科106属189种, 其中东洋界种类是优势类群(183种, 占总种数的96.8%)。蛱蝶科的种类最多(81种, 占42.9%), 其物种丰富度指数(R = 8.42)、多样性指数(H′= 3.21)和优势度指数(D = 0.60)较高, 属于优势类群。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个体数从4月开始逐渐增加, 到6-7月基本稳定并维持到10月;物种数在4-10月基本稳定, 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保护区内不同生境观测样线的蝴蝶种类和数目有较大的差异: 针阔混交林的桐江样线蝴蝶种类(126种, 占66.7%)及数目(1,945只, 占28.2%)最多, 其物种丰富度指数(R = 16.51)最高; 常绿阔叶林的上十八垒样线蝴蝶数目相对较少(905只, 占13.0%), 但是蝴蝶种类相对较多(103种, 占54.5%), 所以多样性指数(H′= 3.93)和优势度指数(D = 0.85)较高; 农田和果园生境的三角潭样线由于生境简单且人为干扰强度较大, 蝴蝶物种数相对较少(97种, 占51.3%)。研究表明: 江西省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区系组成以东洋区为绝对主导的分布类型, 蝴蝶群落多样性与生境类型有明显的相关性, 季节性的农耕活动、除草剂农药的大量使用、寄主植物的大量砍伐等人类活动威胁到蝴蝶的多样性及蝶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迄今为止,帕金森病(PD)发生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体外细胞模型中寻找PD新型表观遗传标志物,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本次研究使用的细胞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首先,我们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选取合适浓度的MPP+构建PD细胞损伤模型。再用PBS和MPP+分别处理SH-SY5Y细胞,用RT-qPCR检测了几个甲基化酶与去甲基化酶DNMT1,DNMT3A,DNMT3B及TET1, TET2, TET3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蛋白印迹检测TET2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了TET2蛋白定位。进一步用慢病毒转染SH-SY5Y细胞敲低TET2后,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本研究发现,MPP+对SH-SY5Y细胞增殖的抑制具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我们最终选择2.5 mM MPP+作为后续的细胞处理浓度。与对照组相比,MPP+处理细胞TET2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增加,且蛋白进入细胞核增加;同时发现,敲低TET2表达可以延缓MPP+对SH-SY5Y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报道了TET2蛋白可能是PD新型的表观遗传学标志物,提示我们将来也许可以使用TET2抑制剂来治疗PD,因此本研究有可能为PD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和靶点。  相似文献   
66.
南京市老城区行道树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京市老城区125条主要路段行道树的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行道树共有乔木27种、灌木24种,其中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Ait.)Willd.〕、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雪松〔Cedrus deodara(Roxb.)G.Don〕和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是南京市老城区行道树群落的优势种,决定了道路绿化景观的外貌;在7种优势树种中,悬铃木的年龄结构属稳定型,香樟、国槐和女贞处于增长阶段,水杉、雪松和枫杨则趋于老龄化。在行道树配植的4种垂直结构类型中,乔木单层结构最多,占52.8%;乔灌两层和乔灌草三层结构所占比例相近(21.6%和22.4%);乔草两层结构最少(3.2%)。本研究结果对南京市行道树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组成,分析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的特点,研究病毒载量对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对江苏泰州地区203份HIV感染人群的血浆样本进行了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43824条注释为病毒的序列,可注释到至少17个不同的病毒科(包括未分类病毒),包括12种哺乳动物类病毒(占99.87%),2种昆虫病毒(占0.05%),1种植物病毒(占不到0.01%),2种其他病毒(占0.02%)及未分类病毒;检出HIV病毒载量组的病毒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细小病毒科,其次是黄病毒科和指环病毒科,未检出病毒载量组中的主要病毒为黄病毒科,其次为指环病毒科和细小病毒科;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注释为细小病毒的序列与已知病毒的同源性较高,而注释为指环病毒和人佩吉病毒的序列中有部分序列与已知病毒同源性较高,另有部分序列与已知病毒的差异较大,疑似有新型病毒的存在;应用PCR扩增对部分病毒序列进行验证,将验证后的部分序列与原始序列进行比对,一致性达到近99%。  相似文献   
68.
斑子麻黄(Ephedra rhytidosperma)群落是贺兰山山麓特有荒漠植物群落。该研究于2019年调查了16个斑子麻黄典型群落, 分析了物种组成的区系特征, 运用TWINSPAN软件对16个斑子麻黄群落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 1)斑子麻黄群落物种组成以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蒺藜科植物为主, 隶属13科24属27种。2)斑子麻黄荒漠群落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44.44%)和灌木(29.63%)为主; 区系以古地中海成分(44.44%)和东亚成分(33.33%)为主; 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40.74%)和强旱生(37.04%)为主。3)根据生活型和优势度, 斑子麻黄群落可分为斑子麻黄-半灌木荒漠(Ephedra rhytidosperma - Semi-Shrub Desert)和斑子麻黄-草本荒漠(Ephedra rhytidosperma - Herb Desert) 2个群丛组, 进一步划分为3个群丛: 斑子麻黄-刺旋花-兴安胡枝子 半灌木与草本荒漠(Ephedra rhytidosperma - 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 - Lespedeza davurica Semi-Shrub and Herb Desert)、斑子麻黄-刺旋花-中亚细柄茅 半灌木与草本荒漠(Ephedra rhytidosperma - 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 - Ptilagrostis pelliotii Semi-Shrub and Herb Desert)和斑子麻黄-中亚细柄茅 半灌木与草本荒漠(Ephedra rhytidosperma - Ptilagrostis pelliotii Semi-Shrub and Herb Desert)。  相似文献   
69.
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是一种以鳞翅目幼虫为食的独栖性捕食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提供了重要的生物防治功能。2018—2019年,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巢穴收集了不同海拔梯度下(332—1007 m)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黄缘蜾蠃的筑巢特征(巢管内径、巢室长度、巢室数量)以及该蜂的子代雌雄数和体型大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拔主要影响的是黄缘蜾蠃对巢管内径大小的选择,以及对前庭长度的分配,同时,黄缘蜾蠃对巢管内径的选择可以影响到后代性别比,这种策略主要体现在亲本对雌性子代的投资,而不是雄性子代。研究结果表明黄缘蜾蠃在不同海拔梯度下可根据外界环境压力调整其营巢和生殖策略,以提高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0.
利用重复序列探针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采自青海高原披碱草属种间天然杂种进行细胞学鉴定,同时结合物种分布及形态学特征,共揭示6种不同天然杂种的类型。第一类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和鹅观草属(Roegneria C.Koch)物种间的天然杂种,染色体数为35,染色体组成为StStYYH;第二类为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种(Elymus dahuricus Turcz.ex Griseb.)间杂种,染色体数为42,染色体组成为StStHHYY;第三类为达乌力披碱草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间杂种,染色体数为35,染色体组成为StStHHY;第四类为垂穗披碱草和糙毛以礼草(Kengilia hirsuta Keng)种间杂种,染色体数为42,染色体组成为StStYYHP;第五类为垂穗披碱草和大颖草(Kengilia grandiglumis Keng)种间杂种,染色体数为42,染色体组成为StStYYHP;第六类为糙毛以礼草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 Tzvel.)种间杂种,染色体数为35,染色体组成为StYPNsX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披碱草属种间杂交渐渗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鉴定出的天然杂种可以作为潜在的种质资源在牧草或生态草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