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Mdm2癌基因、PTEN抑癌基因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革兰染色等方法检测97例卵巢乳头状癌及23例卵巢乳头状瘤组织中Mdm2、PTEN的表达及细菌L型检出率,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卵巢恶性肿瘤中Mdm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01-0.0005)。Mdm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在卵巢乳头状癌中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05);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有腹水比无转移者、无腹水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呈正相关。PTEN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在卵巢良性肿瘤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病理分级Ⅰ、Ⅱ级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级;临床分期Ⅰ、Ⅱ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01-0.005);腹腔淋巴结无转移者、无腹水者比有转移、有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呈负相关。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有腹水比无转移者、无腹水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dm2、PTEN基因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变异或过表达,因此L型感染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细菌L型感染可能诱导PTEN抑癌基因、Mdm2癌基区的变异和异常表达以及它们相互协同在卵巢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0年18卷3期249页报道:日本九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已培育成功一种可在高温下维持光合作用的转基因烟草(Science287,476~479,2000)。鉴于沙漠植物的叶绿体可在高温下减少三烯脂肪酸的合成,科学家们培育了含有来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附加的叶绿体特异△-3去饱和酶(脱氢酶)基因的两个转基因烟草株系。互阻遏作用导致△-3去饱和酶基因在这些植株中的表达下降,以及与此伴随的三烯脂肪酸的相应减少。因此,这种转基因植株40℃高温下的光合作用活性可高于25℃下的活性(但40℃可极大地降低野生型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科学家们提示,利用内源基因可避免利-46用外源DNA进行基因操作时发生的有害效应。这个研究组的植物生理学家KohIba说:“此项研究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可育成新的农作物或树木,以适应无可避免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例如可使寒冷地区的树木适应于高温环境”。汪开治  相似文献   
13.
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4,RBP4)是一种分泌型视黄醇结合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在协助视黄醇发挥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RBP4是一种新的循环性脂肪因子,亦能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它不仅能够抑制肌肉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而且能够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输出,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目前RBP4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关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RBP4的生理功能、RBP4与T2DM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53、p16抑癌基因和细菌L型DNA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原位核酸杂交方法检测了101例卵巢肿瘤中的p53、p16抑癌基因以及L型菌DNA的阳性信号。结果 恶性肿瘤中p53原位核酸杂交mRNA的阳性信号,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1),p16原位核酸杂交mRNA的阳性信号,恶性肿瘤则低于良性肿瘤(P<0.01),2种抑癌基因的指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细菌L型的阳性信号与病理分级、有腹水比无腹水者、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比无转移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3 mRNA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异常表达,p16 mRNA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呈负相关,2种抑癌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它们与抑癌基因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孕穗期的杂交粳稻花优14及其母本申9A和父本繁14的剑叶为材料,利用Affymetrix水稻基因组芯片检测了3个样品中的基因表达谱,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亲本相比,杂交粳稻花优14中共有205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出现了2倍(变化倍数≥2或≤0.5)以上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光合系统Ⅰ、叶绿体膜和叶绿体被膜等与叶绿体相关的细胞组分中显著富集;同时差异表达基因还在叶绿素合成、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中富集。光合作用效率的改变可能和花优14杂种优势的形成相关。与已报道结果不同,本文在代谢途径分析结果中并没有发现花优14中差异表达基因在碳固定和光合作用等途径中显著的富集,但是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以及淀粉和蔗糖的代谢途径中显著富集。该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杂交组合中,参与杂种优势形成的基因或者代谢途径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yclinD1、CDK4和P1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CyclinD1、CDK4和P16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yclinD1、CDK4阳性表达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1);并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呈正相关。P16阳性表达前列腺增生明显高于前列腺癌(P〈0.01);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呈负正相关。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clinD1、CDK4和P16在前列腺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相关,因此研究CyclinD1、CDK4和P16的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Ki-67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革兰染色等方法检测了120例卵巢肿瘤中的COX-2、Ki-67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细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97例卵巢乳头状癌和23例卵巢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OX-2、Ki-67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1)。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卵巢良、恶性肿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COX-2、Ki-67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以及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卵巢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COX-2、Ki-67阳性明显高于L型阴性患者中阳性表达,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X-2、Ki-67蛋白及mRNA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L型感染极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一,他们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研究L型感染与卵巢肿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4,RBP4)是一种分泌型视黄醇结合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在协助视黄醇发挥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RBP4是一种新的循环性脂肪因子,亦能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它不仅能够抑制肌肉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而且能够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输出,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目前RBP4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关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RBP4的生理功能、RBP4与T2DM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VEGF、KDR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KDR)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VEGF、KDR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VEGF、KDR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01~0.05).VEGF、KDR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 VEGF及KDR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结核菌L型感染有协同致瘤作用.提示2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芦荟的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医药、保健品、饮食、化妆品、农业及环保等方面介绍了芦荟综合利用的现状,并对芦荟产业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