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茯苓(Poria cocos Wolf.)、熟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甘草(Glycyrrhiza urale...  相似文献   
92.
93.
为明确薇甘菊萎蔫病毒(Mikania micrantha wilt virus,MMWV)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探讨了MMWV侵染对薇甘菊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及叶绿素总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MWV感染薇甘菊16d内叶片的SOD活性均比对照组高,其中第16天达最大值,但接种后第24和32天SOD活性分别比对照低了13.28%和25.37%;POD活性在接种后16-32d均显著高于对照.PPO和PAL变化趋势相似,在接种后第8天这两个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高了77.75%和23.58%,而在第32天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4.27%和20.53%.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感病薇甘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b值逐步降低;同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比健康对照减少了32.34%和12.52%,而对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无显著影响.表明MMWV侵染可减低薇甘菊叶片光合作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呼吸循环代谢等系统一体化调控提出了呼吸为循环指标变异性起源的假说,我们对人睡眠期间的呼吸和心率变异分别分析,探索心率变异的起源。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以来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多导睡眠图(PSG)鼻气流和心电图监测的8例无疾病诊断的正常人和10例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分析夜晚睡眠期间鼻气流的呼吸周期与心电图R-R间期心率变异周期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呼吸周期包括吸气过程和紧接着的呼气过程,分析计算呼吸周期数、平均呼吸周期时间等指标。心率由心电图的R-R间期计算获得,连续一次心率由最低点上升至最高点,再由最高点下降至最低点,为一个心率变异周期,计算心率变异周期数、平均心率变异时间、心率变异平均幅度等指标。比较同一人呼吸和心率变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两组人群之间的异同。结果: 正常人峰值摄氧量、无氧阈等CPET核心指标均显著优于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P<0.05)。正常人AHI((1.7±1.3)次/小时)和无睡眠呼吸异常慢性疾病患者AHI((2.9±1.2)次/小时)无差异(P>0.05)。正常人呼吸周期数与心率变异周期数((6581.63±1411.90)次、(6638.38±1459.46)次)、平均呼吸周期时间与平均心率变异周期时间((4.19±0.57)s、(4.16±0.62)s)均高度一致,无差异(P>0.05)。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上述指标比较((7354.50±1443.50)次与(7291.20±1399.31)次、(4.20±0.69)s与(4.23±0.68)s)也是高度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人呼吸周期数/心率变异周期数(0.993±0.027)与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呼吸周期数/心率变异周期数(1.008±0.024)比值均接近1。正常人心率变化平均幅度((5.74±3.21) bpm)略高于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2.88±1.44) bpm,P<0.05)。结论: 正常人和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无论功能状态如何,心率变异与呼吸存在极其相似的一致性,其心率变异的始发因素均为呼吸所致。  相似文献   
95.
工业微生物的酸胁迫响应及其抵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酸的积累在工业发酵过程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会导致发酵体系pH的降低,进而引起酸胁迫,限制细胞生长及目标产物的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阐述了工业微生物应对酸胁迫所发生的生理变化,提出了微生物在酸性环境中可能的3种自我调节机制,概括总结了目前提高微生物酸耐受性的策略及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工业微生物的酸耐受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6.
研究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对牛卵丘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DF-9对卵丘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GDF-9能促进卵丘细胞的增殖,且GDF-9与卵丘细胞增殖效应存在浓度梯度关系;在卵丘细胞增殖过程中,FSH在一定程度上与GDF-9发挥协同作用。在GDF-9和FSH的作用下,去除卵母细胞的卵丘细胞复合体(oocytectomized cumulus cell complexes,OOX)也可以保持较好的发育形态。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随着GDF-9浓度的增加,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PTX3、HAS2及PTGS2的表达量也增加。总之,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GDF-9可以促进卵丘细胞的增殖,对卵丘细胞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遮荫对月季光合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遮荫法研究不同程度遮荫(75%、50%和25%全光照,以全光照为对照)处理对月季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月季的叶片厚度、花径、成花率均呈降低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降低,气孔限制值(Ls)升高,Pn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气孔限制。(2)月季在遮荫条件下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下降,表现出其对光照降低的生理适应机制;其光饱和点在600~1 200μmol·m-2·s-1,光补偿点在29.89~62.95μmol·m-2·s-1,CO2补偿点在78.16~89.41μmol·mol-1,CO2饱和点在1 100μmol·mol-1左右,潜在光合能力13.06~25.63μmol·m-2·s-1,其对光的适应范围较宽,光照和CO2浓度对其光合能力的影响较大。(3)各处理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月季在自然光和低光下(50%和25%全光照)叶片PSⅡ受到了明显伤害,光合作用原初反应过程受到抑制,光合电子传递受到影响。研究发现,月季虽是阳生植物,但光照生态幅较宽,轻度遮荫(75%全光照)能促进其光合作用效率,减少光抑制,植株长势好,成花率高。  相似文献   
98.
日本鹿乳的一般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面罩增加解剖死腔,归纳总结CPET新9图结果中运动诱导的波浪式呼吸(EIOB)产生的规律,并分析出其发生率及易产生波浪式呼吸的年龄段。方法: 本研究全部CPET实验数据结果来自2014年至今在聊城市儿童医院门诊完成CPET的3至14岁的501例儿童。通过严格质控,根据Harbor-UCLA标准操作流程在经过特殊座位处理的儿童精准功率计上完成症状限制极限运动的CPET,通过CPET数据的标准化计算分析判读,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气体交换特征性表现的EIOB发生频率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高强度运动时漏气导致摄氧量和氧脉搏递增变缓的可能。结果: 3~6 岁组EIOB 的发生率最高, 为42%;7~10 岁组EIOB 的发生率为29.4%,11~14 岁组EIOB 的发生率为29.9%。三组经卡方检验(x2=7.5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8 例患儿中有14 例在CPET 过程中出现漏气情况,发生率为2.7%。结论: 儿童出现波浪式呼吸(OB)现象可能因为面罩增加了解剖死腔,并非疾病所致。为提高CPET质控和减少临床误诊建议尽可能使用较少增加死腔的咬口器。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 BA.4/5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构建一个连接Fc受体的二聚体蛋白BA.4/5-RBD-Fc(BRF)并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两种佐剂组小鼠的二免后血清均可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且显著高于一免后血清(P<0.0001),BRF+AlOH/CpG组小鼠血清产生较为平衡的IgG1和IgG2a抗体应答,而BRF+BFA03组小鼠血清能产生更多的偏向Th2应答的IgG1抗体,且IgG1/IgG2a比值显著高于BRF+AlOH/CpG组(P<0.0001)。BRF+AlOH/CpG组产生的Th1应答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高于BRF+BFA03组(P<0.01),而产生的Th2应答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IL-4显著低于BRF+BFA03组(P<0.01)。BRF蛋白结合不同佐剂两次免疫小鼠后的血清均可以有效中和目前Omicron主要的流行亚型BA.2与BA.4活病毒,产生高达19 334 598和17 224 096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