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7篇
  1964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基因克隆和扩增口腔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2.
白细胞介素2亲和性配体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对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制具有重要作用.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中和性单克隆抗体5G1(抗Tac型抗体)能够特异性地阻断IL-2与其受体的结合.因此,5G1可作为目标分子被用来在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白细胞介素2的亲和性配体.经过4轮亲和性筛选以及5G1亲和活性的测定,6个具有明显5G1亲和活性的噬菌体克隆被发现.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出,所得到的肽序列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即SSFT(L/P)I.该序列与IL-2受体α链没有同源性.因此,SSFT(L/P)I可能模拟了IL-2受体α链上的一个不连续表位(mimotope),为白细胞介素2亲和性配体片段.  相似文献   
203.
204.
二维不定常嗅觉模型及其精确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考虑了鼻腔结构的基础上,把嗅觉反应的主要机理分成四个连续的主要过程,建立了二维不定常的嗅觉模型,利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该模型的精确解,并给出了两个无量纲参数影响气味分子在粘膜层内分布的计算结果,精确解则揭示了各生理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和数值结果表明:吸气速度和嗅粘膜表面的粘液是影响嗅觉反应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嗅觉反应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5.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外周血细胞的特征,以采自长江中游沅江水系清水江共计21尾稀有白甲鱼的血液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对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大小和数量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稀有白甲鱼红细胞数量为(1.75±0.44)×106 个/ L,白细胞数量为(4.91±1.95)×105 个/ L。在血涂片上共计观察到了5种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其5种白细胞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其数量比例关系为: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这5种白细胞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其大小关系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与已报道的鱼类相比,稀有白甲鱼白细胞的数量明显较高,红细胞数量较多、体积相对较小,可能与其适应流水生活相关。  相似文献   
206.
通过了解湘西地区猕猴桃溃疡病致病菌分类地位和基因类型,初步探讨其致病的分子机理。采用纯培养法分离猕猴桃溃疡病菌;基于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进行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其致病的分子机理。从“米良1号”和“红阳”猕猴桃感病枝条中分离获得5株溃疡病菌,编号为L211、L212、L321、L322、L323;通过形态特征和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分析,鉴定5株细菌均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Psa)。以菌株L211为代表进行体外猕猴桃枝条接种实验表明能引起典型溃疡病症状。通过菌株L211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5 741条基因数目,长5 412 072 bp;基因功能注释发现菌株L211携带121种毒力因子、71个植物互作因子和77个耐药基因;同时,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病原菌L211为基因Ⅲ型Psa。引起湘西地区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基因Ⅲ型,与国内外报道的引起猕猴桃溃疡病大流行的致病菌一致。猕猴桃溃疡病发病...  相似文献   
207.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剂量将其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各20例。三组均给予患者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1 μg?kg),小剂量组给予患者0.1 μg/(Kg?min)瑞芬太尼,中剂量组给予患者0.3 μg/(Kg?min)瑞芬太尼,大剂量组给予患者0.5 μg/(Kg?min)瑞芬太尼。记录三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其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和疼痛。结果:麻醉起效、麻醉诱导拔管时间比较,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均低于小剂量组,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低于大剂量组;三组T2时间段MAP、HR水平低于T0、T1时间段,T1时间段低于T0时间段(P<0.05)。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均低于小剂量组,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低于大剂量组;三组T2时间段MAP、HR水平低于T0、T1时间段,T1时间段低于T0时间段(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均能保障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但中剂量瑞芬太尼的应用更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8.
生态位模型通过拟合物种分布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物种空间分布预测, 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有广泛应用。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兴的主动遥感技术, 已被大量应用于森林三维结构信息的提取, 但其在物种分布模拟的应用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以美国加州内华达山脉南部地区的食鱼貂(Martes pennanti)的分布模拟为例, 探索LiDAR技术在物种分布模拟中的有效性。生态位模型采用5种传统多类分类器, 包括神经网络、广义线性模型、广义可加模型、最大熵模型和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模型, 并使用正样本-背景学习(presence and background learning, PBL)算法进行模型校正; 同时对这5种模型使用加权平均进行模型集成, 作为第6个模型。此外, 一类最大熵模型也被用于模拟该物种的空间分布。模型的连续输出和二值输出分别使用AUC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以及基于正样本-背景数据的评价指标Fpb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仅考虑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时, 7个模型的AUC和Fpb平均值分别为0.779和1.077; 当考虑LiDAR变量(冠层容重、枝下高、叶面积指数、高程、坡度等)后, AUC和Fpb分别为0.800和1.106。该研究表明, LiDAR数据能够提高食鱼貂空间分布的预测精度, 在物种分布模拟方面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构建并筛选重组gRNA(向导RNA)表达质粒p SJCR-LDH和p SJCR-C9PX,并对gRNA在乳酸菌中的表达进行鉴定。[方法]通过PCR技术扩增复制子SH71、氯霉素抗性基因CM和gRNA表达盒片段。将CM片段分别与gRNA表达盒进行融合,再与SH71复制子进行无缝克隆。通过转化,构建重组质粒p SJCR-LDH和p SJCR-C9PX。应用PCR、RT-PCR、Real-Time PCR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gRNA表达验证及拷贝数检测。[结果]PCR及RT-PCR结果显示获得169 bp大小目的条带,表明获得重组质粒载体且该gRNA表达载体在植物乳杆菌WCFS1株、CGMCC1.557株、乳酸乳球菌MG1363株中均成功表达,绝对荧光定量PCR检测获得LDH-gRNA标准曲线为y=-3.480log X+45.34,扩增效率为93.8%;C9PX-gRNA标准曲线为y=-3.327log X+37.07,扩增效率为99.8%。[结论]为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乳酸菌中进行基因操作奠定基础,为乳酸菌载体构建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210.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7):1511-1512
2016年11月,"第十九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八百多名国内外与会者围绕环境微生物学前沿基础、污染物降解与微生物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生态、微生物资源与分布等五个主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应用进展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部分领域的研究工作国际领先。《微生物学通报》针对本次研讨会组织出版了本期《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旨在展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促进环境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