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田间栽植芦笋嫩茎的原生质体分离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栽植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嫩茎的原生质体分离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工程中心进行。酶溶液以Km8p培养基为溶剂,称取一定量的纤维素酶Onozuka R-10(Yakult Honsha Co.Ltd.)、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Sigma H-2125)和果胶酶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索NS1不同位点突变对流感病毒毒力的影响以及NS1毒力相关位点的作用机制。分析流感病毒NS1蛋白的毒力相关关键基因区段和关键位点,以实验室保存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PR8F为模板,对其NS1基因的第42、81、149位氨基酸分别进行定点突变。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成功拯救出突变毒株PR8F-42、PR8F-81、PR8F-149。将获救病毒接种SPF鸡胚,连续传代5代,至病毒能够稳定扩增后,通过血凝效价分析病毒复制效率。并将获救病毒与PR8F均以106 TCID50/100μL感染BALB/c小鼠,观察各组小鼠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及存活率。剖检攻毒后死亡小鼠,观察病理特征,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并提取小鼠肺脏RNA,通过qPCR检测各组小鼠肺脏的病毒载量。结果表明,PR8F的NS1蛋白第42位氨基酸由丝氨酸(Ser)改变为脯氨酸(Pro)对小鼠的致病性无明显改变。第81位、149位氨基酸突变则都能减弱突变株对小鼠的致病性,进而为研究NS1毒力相关位点的作用机制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33.
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的繁育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摸清C57BL 6J -HBV转基因小鼠的繁育规律 ,建立可靠的HBsAg表达检测方法。方法 对C57BL 6J-HBV转基因小鼠两种不同交配方式的繁殖性能和HBsAg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证实血清学诊断HBsAg的准确性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确定HBsAg在肝细胞中的表达部位。结果与结论 从繁殖性能来看 ,两种交配方式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离乳数差异具有显著性 ( 0 .0 1

相似文献   

34.
非洲是世界上生物科技最不发达的地区,现代生物科技在许多非洲国家还是新鲜事物。但近年来,非洲国家对生物科技的发展充分重视,不断加强生物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参与各种UNEP/GEF生物安全计划,并在非盟组织以及国际机构的引导和支持下,成立了生物科技高水平专家组(ABP),撰写了“非洲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提出非洲生物技术发展构想。了解和研究非洲生物科技发展现状及动态对我国生物科技的发展以及开展中非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光合作用光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花生经济产量及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体系总体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2004和2005年分别为2 896和2 894 kg·hm-2,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4%~17%;玉米-花生间作提高了玉米功能叶片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强光时的光合速率,降低了花生功能叶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但提高了花生表观量子效率和弱光时的光合速率.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对强光和花生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从而使间作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36.
7ppm Hg ++对玉米,小麦幼苗生长具一定的刺激作用,而10PPm Hg++则抑制幼苗生长。Hg++对两种作物根系生长有不同的生理效应,而对玉米、小麦根系过氧化物酶影响表现为谱带减少或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37.
选用48头杜长大肥育猪,研究N-甲基-DL-天门冬氨酸(NMA)对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0mg/kgNMA明显降低了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其中酪氨酸和异亮氨酸水平分别下降了19.53%(P<0.05)和28.90%(P<0.05)。  相似文献   
38.
以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HC分离物为材料,合成病毒基因组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病毒RNA1共有7 629个核苷酸,编码1种由2 40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切割产生病毒外壳和其他7种可能的蛋白质.该病毒的RNA2共有3 639个核苷酸,编码1种由9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可能切割产生2种非结构蛋白.WYMV虽然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SSMV)在基因组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但是两者间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却分别低于70%和75%.由此结果可以确认,WYMV与WSSMV是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的2种不同病毒.  相似文献   
39.
本文研究了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可育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COD、PPO、MDH及游离组蛋白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COD、PPO未呈现差异,但到了小孢子单核期,不育花药与可育花药间COD、PPO出现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一直保持至花粉粒双核—三核期。COD、PPO的变化时期与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小孢子单核期)相一致。不育花药与可育花药的MDH两者相同,但游离组蛋白在花药发育的不同时期均呈现明显差异。本文作者将不育花药、可育花药的COD、PPO及游离组蛋白中出现的差异归因于不育花药中的细胞质不育基因对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0.
对20株人源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进行的药敏,接合,质粒电泳及肠毒素检测结果表明:目前我省尚未发现天然形成的Ent-R重组质柱。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12株多重耐产毒菌株中有8株其R质粒可与Ent质粒共传递给受体菌,使后者获得与供体一样的抗性与产毒性能,并在电泳中显示与供体一样的两条大质粒带,一条为分子量大于F质粒的R质粒带,另一为大小相当于F质粒的EⅡc质粒带。在一多重耐菌株中发现一t~#-T-,多次电泳仅只显示一条大于Ent质粒的质粒带,但兼具供体的抗性与产毒两种性能。此接合子在含药与不含药肉汤中连续传代以及再传递给另一受体菌后,其质柱带及两种性状均保持稳定。据此,我们推测此质粒带系由转座于插入而形成的EⅡt一“质粒重组体。 多重耐药性质粒与肠毒素质粒的共传递及其重组体的形成都将给腹泻的防治带来更大的困难,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