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01.
共振瑞利散射测定痕量甲胎蛋白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磷钼杂多酸与甲胎蛋白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其结合会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最大RRS峰均位于480 n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FP浓度与散射强度成正比,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利用共振光散射强度定量测定甲胎蛋白的方法。本文对该反应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主要影响因素、散射强度与AFP浓度的关系、方法的灵敏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的杂多酸对于甲胎蛋白的检出限(3σ)在5.2~78μg.L-1之间,其中以磷锑钼酸体系灵敏度最高,对于甲胎蛋白(AFP)的检出限为2.5μg.L-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干扰影响,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王星  宋珂辰  许冬梅  李永康  撒春宁 《生态学报》2022,42(18):7372-7380
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人工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柠条林冠下东侧(SE),冠下西侧(SW)及带间(Gap)为研究样地,从群落水平探讨柠条对冠下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功能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种微生境中均鉴定出12种植物,SW以蒙古冰草为优势种,SE以蒙古冰草和中亚白草为优势种,Gap则以蒙古冰草和牛枝子为优势种。(2)与Gap相比,SW和SE植物群落的平均高度分别增加了41.06%和81.75%,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0.88%和38.73%。SW和SE中,禾本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占地上总生物量的67.10%和58.40%,显著高于Gap (P<0.05)。(3)柠条冠层效应使得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增加,但Shannon-Win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显著差异(P>0.05),变化范围分别为1.620-1.756、0.701-0.730和0.775-0.878。(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有机碳是影响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主要因子,解释量分别为42.70%,11.70%和8.80%。研究表明,柠条对冠下草本植物群落尤其是禾本科植物具有一定的保育作用,该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柠条冠下微气候及土壤环境因子的改善为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柠条对草本植物的保育作用对荒漠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英罗港为研究区,利用 SPOT5假彩色合成影像,结合现场踏勘,提取了研究区内分布较广且面积较大的4种红树林种类(白骨壤、桐花、秋茄和红海榄)的图谱特征,并建立了相应的遥感解译标志。利用SVM方法开展了研究区内红树林的分类制图,采用样点验证方法评价提取精度,结果显示,对4种红树林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6.67%,Kappa 系数为0.82。  相似文献   
104.
以‘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无菌苗的顶生幼嫩小叶为外植体,探讨了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NAA能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由NAA诱导的愈伤组织在附加TDZ的MS培养基上,先暗培养再进行光照培养可直接分化出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NAA浓度是7.0 mg/L、暗培养时间为10 d,而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5.0 mg/L TDZ+30 g/L葡萄糖+2.5 g/L GEL,分化率达18.34%。以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侵染受体,初步建立了‘光叶蔷薇’GUS基因转化体系。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5、侵染30 min、共培养2 d、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为50μmol/L是‘光叶蔷薇’愈伤组织转基因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05.
1999年6月15日在中国黄海北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石城乡一个无人居住的岛屿上,首次发现了3对黑脸琵鹭的繁殖个体(在观察时还见到另外3只黑脸琵鹭)。该岛屿位于石城乡东侧,北纬39°31′,东经123°02′,面积约025km2,海拔高46m。鸟的群落结构主要以黑尾鸥数量最多,约有800只左右,其次为黄嘴白鹭约400只左右,还有少量的银鸥、海鸥等在岛上繁殖。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较系统地了解基因芯片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调研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应用的有关文献,简述了基因芯片原理、分类及实施流程,总结了系统发育寡核苷酸芯片和功能基因芯片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探讨了基因芯片检测性能、数据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在基因芯片性能改进和应用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土壤动物的响应, 本文采用开顶式气室(OTC)控制大气CO2浓度, 设置了3个梯度, 分别为低浓度370 ppm背景CO2 (AC)、中浓度550 ppm CO2 (EC1)和高浓度700 ppm CO2 (EC2)。于2017年秋季取样并用改良Tullgren干漏斗法和Baermann湿漏斗分离土壤动物。结果表明: (1)共捕获土壤动物6,268头, 隶属于7纲15目, 优势类群为甲螨亚目, 占捕获量的88.13%; 常见类群为弹尾目和双翅目幼虫, 合计占捕获量的9%。不同CO2浓度水平下, 优势类群(甲螨亚目)和常见类群(弹尾目、双翅目幼虫)相同, 但是稀有类群存在一定差异。(2) 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甲螨亚目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 显著降低了弹尾目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 对其他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3)三江平原不同浓度条件下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AC > EC1 > EC2, 而优势度指数为EC2 > EC1 > AC, 丰富度指数为AC > EC2 > EC1。研究表明, 气候变化有可能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8.
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微生物全细胞为敏感元件,可以快速感应环境中的毒性物质及污染物的装置。因其具有响应快、体积小、成本低、可实现原位监测等优势,在环境监测、药品研发、食品工业等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综述了全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及其在环境污染物监测领域的应用进展等,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全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藻类从高CO2转入低CO2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位和pH调节对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和CO2诱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胞外碳酸酐酶主要分布于胞壁空间(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且细胞壁上也有较多分布,细胞壁外分布较少。说明胞外碳酸酐酶能从胞壁空间穿过细胞壁。通过CO2诱导和pH调节(升高),均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且pH提高幅度越大,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也越大,说明胞外碳酸酐酶的CO2诱导与pH调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0.
三点列黄边龙虱幼虫的呼吸系统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龙虱幼虫的气门结构及体内气管、气囊的构造和分布进行了解剖、描述。通过饲养 ,对龙虱幼虫的栖境、食性、生长发育虫期、残杀性 ,化蛹等行为习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研究。该虫在田间每年2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