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正朝着功能性靶向基因标记的方向发展。因功能标记是根据与表型紧密相关的功能基因内部特定区域多态性基序开发而来的,所以此类标记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就可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确定等位基因的有无。从靶向基因标记和功能标记、保守DNA和基因家族标记、转座子标记、抗性基因标记、RNA标记和靶向指纹标记几方面综述了植物功能性靶向基因标记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植物名称地稍瓜[Cynanchum thesioides(Freyn)K.Schum.]. 2材料类别嫩芽.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具有经济价值的带有黑麦R染色体组小片段的小麦-黑麦育种基础材料,对小麦-黑麦5R/5A×6R/6A代换系杂交后代的8份高代材料6-30、6-31、7-1、7-9、7-13、7-21、7-22和7-28进行形态学、细胞学观察,及SSR分析和GISH检测。结果表明,8个品系田间生长整齐、育性正常,具有大穗、多小穗,抗白粉病、叶锈病等优良性状;对其中2个品系7-1和7-9进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选择黑麦R染色体通用引物及5R、6R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共8对,对8个品系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系都有黑麦5R或6R染色体片段的导入,进一步进行GISH检测,发现5个品系6-31、7-1、7-13、7-21、7-22都存在黑麦杂交信号,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本研究综合多种手段鉴定的8份材料皆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在育种上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三个"中国春"具杀配子染色体的二体异附加系及作为三个杀配子基因种源的三种山羊草为材料, 用46 个10 nt 随机引物对基因组DNA 进行扩增, 以筛选杀配子染色体特有的RAPD 标记, 并检测普通小麦与三种山羊草之间的RAPD 多态性。结果表明:46 个引物中有35 个扩增出比较稳定的RAPD 产物。其中引物OPF-14 和OPQ-09 分别在普通小麦"中国春"-山羊草附加系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因而认定OPF-141300 与OPQ-09800、OPF-141160 与OPQ-09770、OPF-141280分别为三个杀配子染色体3C、Gcl 和2C 的特异性RAPD 标记, 可以用于快速跟踪鉴定3C、Gcl、2C 杀配子染色体。对三种山羊草与普通小麦"中国春"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结果表明, 35 个引物在"中国春"中共扩增出162 个产物, 在离果山羊草、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柱穗山羊草中分别扩增出140、154 和155 个产物;三种山羊草与"中国春"之间的共有扩增产物分别为69、87、96 个, 占总扩增产物的29.61%、37.70%和43.44%。上述结果, 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山羊草属与普通小麦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长吻Wei精子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委刚  戴大临 《四川动物》1995,14(2):56-57
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长吻Wei精子的超微结构。长吻Wei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近侧中心粒和远侧中心粒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轴丝结构,并具有由外膜折迭迭形成的波浪形的鳍状结构,研究表明,长吻Wei精子具有某些区别于其它鱼类精子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动力学。底物GSH和1-氯-2,4-二硝基苯(CDNB)的km分别为0.109和0.870mmol/L。苯唑青霉素和先锋霉素Ⅰ能抑制GST—π,以先锋霉素较明显,属非竞争性抑制。溴磺酜对CDNB也是非竞争作用,但胆红素则对CDNB竞争而对GSH非竞争地抑制酶活力。S-正辛烷和S-正已烷谷胱甘肽与GSH竞争而与CDNB非竞争地抑制GST-π。已充分证明GST-π所催化的双底物反应属随机顺序机制。化学修饰实验发现:巯基、胍基、氨基、羧基和吲哚基可能参与酶活性中心的组成。  相似文献   
17.
小偃麦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AABB)和中间偃麦革[Elytrigia intermedium(Host)Nevski BBEEFF]的杂种 F_1——小偃麦的幼穗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近两年后,转入修改的 MS 液体培养基建成胚性细胞悬浮系。从此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在修改的 KM_(8p)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后出现第一次分裂。15天后,在液体浅层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分裂频率为2%;而用1.2%琼脂糖固化进行固体平板培养时,细胞的分裂频率则为12.14%。20—30天后,添加渗透压降低的原生质体培养液。当从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长至2—4mm 大小时,逐步转至生长及分化培养基上再生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8.
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种性状与细胞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以硬粒小麦2个品种与普通小麦6个品种,通过正反交,探讨五倍体杂种性状与细胞遗传。观察到:亲本组合对杂交当代的结实率与后代性状遗传均有影响;杂种性状分离非常复杂,经常出现小麦其他种类型;培育条件对某些性状的形成,亦有作用;以及性状遗传与染色体数目、接合、行为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普通小麦与天蓝偃麦草杂交中间型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普通小麦×天蓝偃麦草)×普通小麦后代中选出具有普通小麦染色体组AABBDD和天蓝偃麦草染色体组EE(或FF)的中间型远中_2、远中_3、远中_4、远中_5与普通小麦附加一对天蓝偃麦草染色体的远中_1等类型,并利用中间型与普通小麦杂交,选出一批新品种与新品系。作者认为研究中间型的细胞遗传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研究了在体外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不同类型的激素对妊娠6—8周人绒毛组织hCG分泌功能的影响。绒毛组织被剪成约1mm~3的小块,接种在涂有鼠尾胶原的培养瓶内,每瓶加入2ml McCoy’s 5a培养液,于37℃、5% CO_2条件下预孵48小时以排除内源激素。更换培养液后加入不同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