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可分为三大类:非颗粒细胞(约34.75%)、颗粒细胞(约61.25%)和桑葚胚样细胞.非颗粒细胞可进一步分为透明细胞和成血细胞;颗粒细胞可分为嗜中性、嗜碱性和嗜酸性颗粒细胞.颗粒细胞能够吞噬酵母菌,其中嗜中性颗粒细胞吞噬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松鼠东北亚种(Sciurus vulgaris manchuricusThomas)不同种群的序列变异水平并进一步确定分类地位,我们分析了韩国5个地点和中国东北2个地点的松鼠标本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全序列(1 058 bp)。39个韩国松鼠标本显示出21种单倍型,这些单倍型间的平均Tamura-Nei距离为1·0%; 24个中国松鼠标本显示21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Tamura-Nei距离为1·4% (1 058 bp的全序列中发生变异的位点有119个,占11·2%)。韩国松鼠和中国松鼠间的平均距离为1·3%。并且韩国和中国松鼠的所有42个单倍型形成了一个单系分支,Fst值为0·04,表明在两个国家的松鼠间没有发生遗传分化。因此,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的结果支持现行的分类,即来自韩国的朝鲜亚种(S·v·coreae)是中国北部地区松鼠东北亚种(S·v·manchuricus)的同物异名。这还需要进一步对北朝鲜和中国东北其它地区更多标本的分子和形态学分析来验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测黑线姬鼠两亚种(来自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北亚种和朝鲜半岛的朝鲜亚种)线
粒体DNA 的变异水平并确定朝鲜亚种的分类地位,我们测序分析了两亚种的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的部分序列
(1 054 bp)和控制区的部分序列(860 bp),并与基因库中黑线姬鼠相应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东
北亚种的序列显示出某些分异,可以被分为2 或3 个亚群,所以我们提出需要更多标本的DNA 分析来确定东北
亚种的分类地位。另外,来自韩国的朝鲜亚种的序列,与来自中国东北地区龙江和哈尔滨的东北亚种的两个亚
群相似(1 个亚群是细胞色素b 的两个单倍型,另1 个是控制区的两个单倍型),表明基于线粒体DNA 序列的遗
传多样性与现今基于形态特征对这些姬鼠的分类所得结果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来自韩国的朝鲜亚种是一
个只在形态特异上不同于东北亚种的地方亚种,我们建议通过其他DNA 标记来进一步验证其亚种地位。我们还
认为朝鲜半岛不是最近的冰川期黑线姬鼠残遗种的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组织蛋白酶B(Helicoverpa armigera cathepsin B,HCB)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降解卵黄蛋白为氨基酸,供给胚胎发育必需的养料,是棉铃虫胚胎正常发育的重要因素。许多植物种子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因子,如大豆和向日葵种子。用棉铃虫组织蛋白酶B为酶源,通过硫酸铵沉淀、排阻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大豆中分离纯化到了一种对HCB有抑制活性的蛋白酶抑制因子,命名为HCB-SoyI。用牛血清白蛋白为底物进一步证明该抑制因子对HCB具有抑制作用。该抑制因子的纯化为进一步克隆其基因奠定了基础,为转基因抗虫作物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靶标。  相似文献   
15.
昆虫卵内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言卵内蛋白酶在胚胎发育中水解卵黄蛋白 ,为胚胎发育提供氨基酸 ,如果卵内蛋白酶活性受到抑制 ,胚胎发育必然因为缺乏氨基酸而受阻 ,由此可见其对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国外从 60年代开始以蝗虫为材料对昆虫卵内蛋白酶进行研究 (Kuk-Meiri,1 966) [1] ,但与卵黄蛋白相比 ,对昆虫卵内蛋白酶的研究少得多。到 80年代后期工作才逐渐多起来。先后被研究过的昆虫达 1 0余种 ,分属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蜚蠊目。迄今为止 ,已对蝗虫、家蚕、美洲大蠊、蜱等数种昆虫卵内蛋白酶进行了研究 ,其中以家蚕为材料做的工作最多。2 卵内蛋白酶的分…  相似文献   
16.
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卵母细胞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SDS-PAGE电泳显示为一条带,分子量约为29 kD,原位水解电泳表明其具有蛋白水解活性。对其进行了部分氨基酸序列测定,初步确定这种蛋白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类中的组织蛋白酶B类。  相似文献   
17.
王金星 《微生物学报》2018,58(5):760-772
对虾等甲壳类动物体内存在2个菌群:肠道菌群和血淋巴菌群。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较多,而血淋巴菌群较少。两种菌群均包含益生菌和致病菌,在宿主体内代谢、营养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肠道菌群动态平衡的调控主要通过双氧化酶产生的活性氧来完成;血淋巴菌群通过C-型凝集素调控的抗菌肽表达及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来维持其动态平衡。阐明对虾等甲壳类体内菌群的组成、功能和动态平衡调控的机理,可以为对虾等经济甲壳类健康养殖的微生态制剂开发和疾病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析了蓖麻蚕卵黄蛋白质组分,对即黄磷蛋白(Vitellin Vn.)进行了鉴定、纯化,并制备了抗血清。对卵黄磷蛋白的分子量及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证明卵黄磷蛋白若处在酸性pH条件下能降解。  相似文献   
19.
柞蚕蛹及胚胎发育中几种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柞蚕蛹及胚胎发育过程中酯酶、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几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苹果酸脱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蛹脂肪体、血淋巴、卵母细胞以及胚胎发育中均表达;乳酸脱氢酶只在蛹脂肪体中测到,而在血淋巴和卵母细胞中没有测到,但在胚胎发育晚期获表达;酯酶在脂肪体中获强表达,但在血淋巴和卵母细胞中表达很弱,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仅在晚期得到较充分表达。胚胎发育中未检测到胆碱酯酶,与抗性有关的羧酸酯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在蛹血淋巴、脂肪体及胚胎发育中均未检测到。该研究提供了正常生理状态下柞蚕蛹及胚胎发育过程中几种同工酶基因表达的一般模式,为研究鳞翅目昆虫同工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0.
斑啄木鸟(Dendrocopus major cabanisi)和绿啄木鸟(Picus canus zimmermanni)隶属于鴷形目(Piciformes)啄木鸟科(Picidae),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属。本文报道了这两种鸟的血清、肌浆、肝和心肌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