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为探讨大别山森林群落的构建和演替机制, 本文基于安徽鹞落坪落叶阔叶林11.56 ha动态监测样地的定位监测资料, 采用最近邻分析和O-ring函数、Monte Carlo拟合和零模型选取的方法, 分析了落叶阔叶林蔷薇科主要树种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和中华石楠(Photinia beauverdiana)不同年龄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 (1)在整个样地中3个树种的小树和成年树阶段都为聚集分布, 且随年龄增加聚集性减弱, 在老树阶段转为随机和均匀分布。(2)在0-50 m尺度范围内, 以完全随机模型(complete spatial randomness, CSR)为零假设时, 3个树种整体及小树都在小尺度(≤ 10 m)上呈聚集分布, 成年树与老树多为随机分布。以异质性泊松模型(heterogeneous Poisson, HP)为零假设时, 树种的聚集与生境异质性间呈负相关, 3个树种只在≤ 4 m尺度上出现聚集现象。(3) 3个树种种内各个年龄段之间在较大范围内多为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同时各树种及不同年龄段之间受种间竞争和密度制约效应影响在小尺度上(≤ 10 m)多为负相关, 随尺度增加相关性减弱。综合而言, 大别山落叶阔叶林中蔷薇科植物的分布格局整体上多为聚集分布, 随树龄增加聚集性减弱, 在中大尺度上受生境异质性效应的影响显著, 在小尺度上多为负相关, 各树种内部各龄级相互之间也多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王智  华南 《生物资源》2021,(6):638-642
为了探究硼酸对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 vulgare)回避行为的影响,评估硼酸在其回避行为试验中的效力,采用双控制试验法,以动物生活区域的土壤为底物,通过设置浓度为250、500、750、1 000、1 250、1 500 mg/kg的硼酸来探究普通卷甲虫的回避行为。结果显示:随着土壤中硼酸浓度的增加,普通卷甲虫的回避率不断增加,硼酸浓度为1 500 mg/kg时,普通卷甲虫表现出回避行为。由此可以得出,硼酸可作为普通卷甲虫回避行为试验的参照物,普通卷甲虫也有望作为土壤环境的替代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4.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表达时内参基因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内参基因用于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本研究以虾样品中、海水样品中、过滤海水样品中以及TSB培养条件下的副溶血性弧菌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评价了GAPDH、pvuA、pvsA和rpoS4种常用管家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结果]4种管家基因均能特异扩增,表达稳定性排列顺序为pvuA(2.906)>pvsA(3.197)>GAPDH(3.746)>rpoS(6.512),进一步通过geNorm软件分析,最终选择两个表达最为稳定的内参基因即pvuA和pvsA,以二者的几何平均值作为参照可更为准确地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结论]pvuA和pvsA可作为环境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表达变化研究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到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行食管癌切除术,同时对照组给予全胃代食管手术,治疗组给予管状胃代食管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及术后闭式引流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障碍、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一般状况、治疗相关症状、社会影响、情感活动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胃代食管术,管状胃代食管术在治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是蔗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简捷快速克隆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方法,对于育种材料和品种资源的基因分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已知的高粱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序列及高粱基因组中该基因序列片段,设计引物,比较了分段克隆、基因全长克隆、巢式PCR克隆等方法克隆高粱SAI-1基因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扩增全长,扩增产物极其不稳定且扩增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后得不到阳性克隆;采用均等分段克隆,前半段扩增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后得不到阳性克隆,但后半段克隆成功;针对高粱基因组信息中SAI-1基因上游的未知序列部分设计引物,进行单独克隆(635 bp),再单独克隆其其余序列,两段序列拼接后得到SAI-1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发现,SAI-1前段635 bp的扩增片段GC含量高达69.6%,而其后GC含量急剧下降至30%以下,所以推测全长克隆、均等片段克隆以及巢式PCR克隆失败的原因可能是SAI-1基因中GC分布不均匀,克隆高粱SAI-1基因较为适宜的方法为利用2对引物进行不均等分段扩增克隆,前段PCR退火温度较后段高1℃。该方法将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蓝藻中表达迟缓爱德华氏菌Eta1-L-Gapdh融合蛋白。提取迟缓爱德华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技术分别扩增两个已知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基因eta1和gapdh,再采用重叠延伸PCR将这两个基因融合,获得目的融合基因eta1-L-gapdh。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RL489的两个Bam H I酶切位点之间构建表达载体,用质粒提取、PCR、酶切、测序等手段对表达载体进行验证。验证正确的表达载体通过三亲接合转化野生鱼腥藻PCC7120,用新霉素抗性筛选出转基因藻落,通过质粒提取和PCR验证转基因藻。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从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对转基因藻中融合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目的基因在蓝藻中转录并表达蛋白,该蛋白在蓝藻中的表达量为2.46%。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依托咪脂在老年患者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行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靶控输注丙泊酚组(P组,n=30)和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n=30),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时、停药时的有创收缩压、有创舒张压、心率,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维持时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靶控输注浓度。结果:P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时、停药时血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低于E组各对应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气管插管前心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和E组(P0.05);E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和手术开始时血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但各时间点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P组靶控浓度为(1.95±0.54)μg/m L~(4.48±0.61)μg/mL,E组靶控浓度为(0.20±0.05)μg/mL~(0.51±0.05)μg/mL。两组药物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E组(P0.05)。结论:在颌面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依托咪脂,能有效减少麻醉诱导和维持中低血压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一种比丙泊酚更为安全可靠的静脉麻醉药。  相似文献   
9.
10.
开花是高等植物内部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复杂生命过程,是植物进入生殖生长从而具备遗传能力和繁殖能力的象征。使用PCR技术,以楸树(Catalpa bungei)混合芽cDNA为模板分别克隆CbuATX1,CbuATX1-likeCbuATX2 3个基因,并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这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同时对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通过qRT-PCR技术检测3个基因在楸树混合芽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结果表明:CbuATX1的CDS全长为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存在跨膜运输结构,属于HMA蛋白家族,与芝麻(Sesamum indicum)、甜菜(Beta vulgaris)亲缘关系较近。CbuATX1-like的CDS全长为801 bp,编码266个氨基酸,存在跨膜运输结构,属于HMA蛋白家族,与胡萝卜(Daucus carota)、欧洲橄榄(Olea europaea)亲缘关系较近。CbuATX2的CDS全长为1 554 bp,编码517个氨基酸,不存在跨膜运输结构,属于PWWP蛋白家族,与马尾草(Erythranthe guttatus)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基因启动子均含有多个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基本元件,如CAAT-box和TATA-box等,此外,还含有光响应、低温响应、生长素响应,以及与干旱诱导相关的MYB结合位点等3个基因与光响应密切相关,还可能参与外界环境胁迫响应等过程。qRT-PCR结果显示,上述3个基因在1年生普通楸树无性系9-1和突变株系-百日花楸树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呈现显著差异。通过以上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阐述百日花楸树开花的性状,为楸树开花机制的研究和楸树的定向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