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麦VE161雄性不育异代换系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VE161是一个具有一对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染色体的小麦雄性不育异代换系。由于不能用做父本,采用一般单体分析法确定其被代换的染色体比较困难。因此用一套中国春缺-四体和重双端体对其进行了分析,并以F_1花粉母细胞MI单价体的N-显带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VE161代换系所代换的染色体为7B,该方法对确定雄性不育代换系所代换的染色体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染色体行为观察说明,该代换系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可能与小麦的染色体7B没有部分同源关系,除了引起雄性不育以外,有时与小麦染色体分裂不同步而表现落后,并有抑制Ph基因的作用,能强烈促进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致使在中期Ⅰ出现很高频率的各种多价体。  相似文献   
82.
研究休牧、补播和自由放牧3种人为干扰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植物种组成、功能群组成、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干扰方式对植物功能群结构及其多样性有显著影响,休牧方式下群落植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大,分别为22种、171.32 g·m-2、1.46和5.7,灌木半灌木和多年生禾草的重要值、物种所占比例、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干扰方式,多年生杂类草的重要值、物种所占比例、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干扰方式,中生植物、C3和C4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最大,分别为22.22、143.35和27.97 g·m-2.补播方式下,中旱生植物地上生物量最大,为13.60 g·m-2,旱生植物物种所占比例最小(48.5%),C4植物物种所占比例最大(28.8%).自由放牧方式下,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物种所占比例最大,达12.3%,中生植物和C4植物所占比例最小,分别为17.0%和20.9%.春季休牧措施有利于退化草原的恢复.  相似文献   
83.
大火草根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4.
从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 Zhou et S. Y. Yang)叶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黄酮碳甙,命名为攀枝花苏铁甙(1),其结构通过波谱解析和化学降解得以确定.其余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二氢偏柏黄酮(2)、 5,5″,7,7″,4′,4-六羟基-(2′,8″)-双黄酮(3)、香草酸(4)、β-谷甾醇(5)和胡萝卜甙(6).  相似文献   
8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解的方法检测了银杏叶片磷脂酰甘油(PG)脂肪酸的分子种组成和位置分布,确定银杏叶片PG主要分子种的脂肪酸组成(sn-1/sn-2)是18:3/16:1(3t),18:3/16:0,18:2/16:1(3t),18:2/16:0,18:1/16:1(3t),16:0/16:1(3t),18:1/18:1,18:/16:0和16:0和16:0/16:0。银杏叶片PC脂肪酸组成和位置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C18脂肪酸主要位于sn-l位,16:1(3t)只分布于sn-2位,16:0在sn-1位和sn-2位上均有发现。sn-1位上的不饱和度∑u大于sn-2位上的∑u。  相似文献   
86.
本文采用肝癌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模型,对樟芝液体发酵粉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樟芝液体发酵粉(500或1000 mg/kg b.w.)能够体内显著抑制H22肿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2.0%和46.4%。同时,与模型组相比,樟芝发酵粉能够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周期,延长率为29.4%。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的肿瘤细胞生长旺盛,而樟芝发酵粉处理组的小鼠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皱缩和坏死症状。樟芝发酵产物具有较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单腔静脉留置针在冠状CTA检查中的安全性应用.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行冠脉CTA检查4600例病人全部采用美国Becton?Dickinson(B-D公司)18-20#单腔静脉留置针注射对比剂,注射速率5-6ml/sec,对比剂浓度350mg/ml.结果:99.8%病例顺利完成冠脉CTA检查,图像质量优良;有0.2%的患者因穿刺技术、血管本身条件差或等待中保护不当造成不同程度渗漏,未完成检查.结论:冠脉CTA检查需高流速、高浓度注入对比剂,其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强化头皮针;同时便于对比荆毒副反应抢救用药.  相似文献   
88.
大豆初生幼苗多胺氧化酶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垦农4号”萌发种子和初生幼苗中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oxidase,PAO,EC1.4.3.6)的活性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O活性仅在种子萌发起始后(吸胀后24h)才检测到,然后随着种子萌发进程,PAO活性快速升高。但是,在萌发种子(吸胀后72h)和初生幼苗(吸胀后120h)中,PAO活性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在萌发种子中,PAO活性在胚根最高(5.17±0.91Ug-1FW),胚轴次之,胚芽再次之,子叶活性最低(0.12±0.03Ug-1FW);在初生幼苗中,PAO活性在下胚轴中最高(5.47±0.66Ug-1FW),幼根次之,顶芽再次之,子叶最低(0.10±0.03Ug-1FW)。这种差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建成有积极意义。运用细胞化学定位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初生幼苗PAO在各部位的分布,发现PAO主要定位在顶芽细胞的液泡膜上、子叶细胞的细胞壁及其外侧表面、下胚轴细胞的细胞壁及其表面,且PAO与细胞壁表面结合较紧;根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间隙、细胞膜、液膜上均有分布,但以液泡膜分布居多。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AO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有着较广泛的分布。首次报道PAO在细胞膜和液泡膜上有分布。  相似文献   
89.
不同晶型甘氨酸溶解度的测定对研究甘氨酸结晶及多晶型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激光动态法测定了15~80℃范围内α型和γ型甘氨酸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并且采用Apelb lat溶解度经验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回归了溶解度经验方程的参数,关联效果令人满意。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中α和γ甘氨酸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在相同温度下,热力学亚稳的α型甘氨酸比稳态的γ型甘氨酸溶解度大。  相似文献   
90.
王明  陈雷  王朴 《生命的化学》2013,(6):633-637
设计肿瘤靶向性抗癌药物一直是研究热点。因为CD44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所以基于CD44与其配体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相互作用设计肿瘤靶向药物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CD44的基本结构7LCD44与H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以CD44为靶点的靶向抗癌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