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验证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切割PML—RARa后,PML(NLS-)蛋白的存在和定位。将质粒pCMV-HA—NE电转染NB4细胞,用Westemblot法验证质粒转染成功;提取电转染质粒成功64/NB4细胞的胞浆蛋白,用Westem blot法检测NB4细胞中PML(NLS^-)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和激光共聚焦检测电转染质粒成功的NB4细胞中PML(NLS^-)蛋白的表达及定位;同时,建立NB4细胞、K562细胞和电转染质粒成功的NB4细胞裸鼠皮下瘤模型,用Westem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PML(NLS^-)蛋白在移植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结果表明,westemblot检测电转染质粒pCMV-HA-NE的NB4细胞成功表达NE蛋白:NE酶成功切割PML-RARα,Western blot检测到电转染质粒pCMV-HA-NE的NB4细胞表达PML(NLS^-)蛋白;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均可检测到电转染质粒成功的NB4细胞中PML(NLS^-)蛋白定位于细胞胞浆:Westem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到电转染质粒成功的NB4细胞裸鼠移植瘤中的PML(NLS^-)蛋白的表达且定位于细胞胞浆,而NB4和K562细胞裸鼠皮下瘤中PML蛋白主要定位于胞核。综上所述,该文成功将质粒pCMV-HA—NE电转染NB4细胞并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免疫组化验证PML(NLS-)蛋白存在于NB4细胞胞浆,这一现象可以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2.
黄顶菊入侵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侵植物通常会改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而影响到土壤养分循环以及物种之间的竞争格局。研究入侵植物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不仅可以评估其对入侵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为探明外来植物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及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入侵植物黄顶菊对入侵地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入侵土壤(CK)、入侵地根围土(BS)和入侵地根际土(RPS)土壤AOB主要为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 sp.)、亚硝化弧菌属(Nitrosovibrio)、不可培养的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不可培养的氨氧化细菌。其中,亚硝化螺菌群和不可培养的氨氧化细菌为各样地的优势类群。各样地AOB的Shannon指数(H)变化趋势为:RPSCKBS,土壤硝化潜势变化趋势与之一致,而影响H的关键理化因子分别是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黄顶菊入侵降低了BS的AOB活性,并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暗示黄顶菊可能通过加速自身根际氮素周转实现其成功入侵。  相似文献   
113.
本研究初步评估了4种药用地衣(太白茶、金刷把、黑石耳、红石耳)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粗多糖的抗肿瘤活性。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还原能力,对4种地衣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金刷把和黑石耳的甲醇提取相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高于其它溶剂提取相,其IC50值(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7847 mg/mL和0.5595 mg/mL;黑石耳甲醇提取相(IC50=0.5747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优于阳性对照物Vc(IC50=0.6126 mg/mL);黑石耳氯仿提取相、金刷把乙酸乙酯提取相和太白茶甲醇提取相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与Vc相当;4种地衣甲醇提取相还原能力均较强,且与其浓度呈较好的量效关系。利用MTT法分析4种地衣多糖对HeLa、A375和Hep G2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黑石耳粗多糖对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IC50=0.2567 mg/mL),而金刷把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增殖作用最强,其IC50值为0.4332 mg/mL。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Neuronatin(NNAT)在人体常见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种编码产物NNATα和NNATβ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对一些人体常见肿瘤及其对应正常组织中NNAT的表达进行系统检测;同时利用腺病毒载体技术,将NNATα和NNATβ分别导入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并用实时细胞分析仪和平板克隆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NAT在食道鳞癌,结肠腺癌,直肠腺癌,胰腺腺癌,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宫颈鳞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移行上皮癌,肺鳞癌,皮肤鳞癌以及前列腺腺癌11种肿瘤组织,肾上腺,皮肤,睾丸,脑,骨骼肌,胰腺6种正常人体组织,以及慢性结肠黏膜炎与慢性肝炎2种炎性组织中呈阳性。②体外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NNATα对人结肠癌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NNAT基因在多种人体肿瘤组织中表达,其α片段的表达对于结肠癌细胞系SW620增殖具有轻微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5.
葡萄果粒表皮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山东主要酿酒葡萄产区收集葡萄果粒并分离得到酵母258株, 利用26S rDNA的D1/D2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探讨了这些地区葡萄果粒表皮酵母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共鉴定出13属26种, 其中优势属为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5种), 假丝酵母属Candida(4种), 毕赤酵母属Pichia(4种)和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2种)。对分离自不同地域的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D1/D2序列分析比较, 以探讨不同地理起源地酵母种内序列稳定性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116.
将特异肉毒抗毒素基因克隆入载体pPIC9k,G418抗性加压筛选阳性整合克隆,在毕赤酵母细胞GS115中进行分泌表达。获得了稳定分泌表达ScFv的工程菌,SDS-PAGE分析可见,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6kD,通过放大体积来探索重组抗毒素的诱导表达条件及纯化工艺,结果发现,1%甲醇诱导后72~84h,目的蛋白的表达达到高峰,占酵母培养上清中总蛋白的15%以上,经两步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5%。竞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重组抗毒素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活性,可竞争肉毒抗毒素马血清与毒素的特异结合。  相似文献   
117.
以重组制备的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为配体,对人源噬菌体免疫抗体文库进行体外定向亲和筛选,获得特异结合子,其中与抗原高亲和力结合的抗体克隆B17基因全长750bp,可编码250个氨基酸,抗体可变区基因同源分析表明,分属VH4和κchainⅡ家族,是一株人源特异单链抗体基因。人源单链抗体B1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重组表达,表达产物可以竞争特异肉毒抗毒素马血清与抗原的结合,是国内首次获得的抗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的人源单链抗体,可以在肉毒毒素检测和治疗研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8.
以重组制备的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为配体,对人源噬菌体免疫抗体文库进行体外定向亲和筛选,获得特异结合子,其中与抗原高亲和力结合的抗体克隆B17基因全长750bp,可编码250个氨基酸,抗体可变区基因同源分析表明,分属VH4和κ chain Ⅱ家族,是一株人源特异单链抗体基因。人源单链抗体B1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重组表达,表达产物可以竞争特异肉毒抗毒素马血清与抗原的结合,是国内首次获得的抗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的人源单链抗体,可以在肉毒毒素检测和治疗研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分析86例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病理,提高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方法86例(年龄71-89岁,PSA.>10 ng/ml,PSAD>0.3),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6+X法。结果前列腺癌39例,前列腺增生46例,前列腺炎1例。前列腺癌阳性中:有可疑病灶32例,无可疑病灶7例,前列腺癌敏感性82%(32/39),其中第二次穿刺病例8例,阳性4例,第三次穿刺2例,阳性2例。结论对70岁以上高老人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人,因个性化对待,重点对可疑病灶点和外周带的穿刺。  相似文献   
120.
简单重复序列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目前简单重复序列再(SSR)4种筛选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介绍SSR标记在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物种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及比较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