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河南省不同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种群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情况,明确Wolbachia的感染类型及分类地位。【方法】2016-2017年间采集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3个棉蚜种群,通过扩增COI基因片段对其进行种类鉴定;通过扩增棉蚜种群中Wolbachia的wsp基因片段对其进行Wolbachia感染率的检测,应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棉蚜种群中Wolbachia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对河南省内不同地区采集的13个棉蚜种群的Wolbachia感染率而言,郑州(ZZ)种群最高(46.67%),信阳2(XY2)种群最低(6.67%),13个种群Wolbachia的感染率范围为6.67%~46.67%,平均感染率为28.35%。基于wsp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安阳和信阳的棉蚜种群感染的Wolbachia株系属于B大组,其余地区棉蚜种群感染的Wolbachia株系属于A大组。【结论】河南省不同地区的棉蚜种群Wolbachia感染率差别较大,且不同种群感染的Wolbachia株系分别属于A大组或B大组。  相似文献   
152.
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是推动生态系统有效管理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涉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梯度效应的研究仍相对较少。选取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典型平水年份2018年粮食生产、碳固持、土壤保持和产水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量化评估和空间制图,探讨了海拔、降雨量、植被覆盖度3种环境因子梯度下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规律,采用均方根偏差进一步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梯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在空间上呈现中部、南部高,北部低的趋势,碳固持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土壤保持和产水量高值区均分布在西部。海拔、降雨量和植被覆盖度显著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碳固持、土壤保持总体上随着环境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粮食生产随着3种环境因子梯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方面来看,碳固持与产水量为弱权衡关系,土壤保持与粮食生产为中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多为强权衡关系。由于多种环境梯度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随海拔梯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植被覆盖度增加显著加强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而降雨量增加显著减弱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因此,今后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和功能整体提升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工程中,应更加注重统筹不同环境梯度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3.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心脏发育、免疫功能和脐血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80例GDM患者的新生儿(GDM组)及40例健康产妇的新生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一般指标、心脏发育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脐血胆红素水平的差异。结果:GDM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身长、性别、胎龄比较无差异(P>0.05)。GDM组新生儿主动脉/主肺动脉宽度、左心房、左/右心室大小及室间隔厚度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左室短轴短缩率、射血分数比较无差异(P>0.05)。GDM组新生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CD3、CD4、CD4 /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IgM和Ig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的脐血胆红素水平为(41.25±8.06)μmol/L,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33.36±7.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对新生儿的心脏发育有不利影响,可导致心肌肥厚,GDM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GDM还可导致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54.
模拟N沉降对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草本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化山  汪金松  刘星  王娜  赵博  张春雨  赵秀海 《生态学报》2015,35(11):3710-3721
由于人类活动氮沉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进而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的输入,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组成和功能。为揭示氮沉降增加对油松林草本群落的影响,于2009年7月在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设计4个施氮水平:对照(CK,0 kg N hm-2a-1),低氮(LN,50 kg N hm-2a-1),中氮(MN,100 kg N hm-2a-1)和高氮(HN,150 kg N hm-2a-1),研究草本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以及草本元素含量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模拟N沉降未能显著影响人工林草本群落的生物多样性(P0.05),而中氮、高氮显著降低了天然林草本群落的生物多样性(P0.05);从Jaccard指数和Sorensen指数分析得出人工林不同氮水平之间草本群落差异性较小,而天然林不同氮水平之间草本群落差异性较大。模拟N沉降没有显著改变人工林草本群落生物量(P0.05),而高氮明显促进天然林草本群落生物量的增加(P0.05)。与对照相比,模拟N沉降提高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羊胡子苔草叶根中的全N含量(P0.05),而降低了全Mg的含量(P0.05),并且根部元素含量变化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较为一致。施氮提高了N/K、N/Ca、N/Mg(P0.05)的比值。说明油松林下草本群落对氮沉降的响应因林分土壤N饱和程度以及林地利用历史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其中天然林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5.
以柑橘园清耕、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3种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质进行测定,探明了长期生草对柑橘园不同土层土壤碳氮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草类型和土层显著影响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和相应的酶活性,但两者互作仅对β-葡萄糖苷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亮氨基酸氨基肽酶有显著影响(P<0.05)。总体上,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在生草类型间表现为人工生草>自然生草>清耕;在土层间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冗余分析表明,前两轴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指标解释了80.2%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且主要表现为正效应。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指标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也因生草类型和土层而异,人工生草在各土层中对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多酚氧化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基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6种土壤碳氮磷酶活性的影响均为正效应,而自然生草仅在0—20 cm土层中对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产生正效应,两种生草类型土壤酶活性均在0—10 cm土层受土壤碳氮磷等因子影响最为突出。因...  相似文献   
156.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出血性卒中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2月到2021年4月选择在本地区诊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状况,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随访判定患者的出血性卒中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调查1年,220例患者中出现出血性卒中20例(出血性卒中组),占比9.1 %。出血性卒中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非出血性卒中组,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明显低于非出血性卒中组(P<0.05)。两组的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出血性卒中组的TT基因型、等位基因T占比分别为70.0 %、80.0 %,都显著高于非出血性卒中组的24.0 %、35.0 %(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TT基因型、等位基因T都与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TT基因型、等位基因T都为导致H型高血压患者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在随访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性卒中,也伴随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含量异常,MTHFR C677T的T基因型、等位基因T与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也是导致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7.
撕裂蜡孔菌在开放体系中对甲基橙染料的静态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于圣  褚衍亮  徐翔宇  林陈强 《菌物学报》2015,34(6):1196-1204
为了评价撕裂蜡孔菌处理偶氮染料的应用潜力,用性能稳定的甲基橙染料为材料,采用批次试验在开放性体系中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菌丝生物量、温度、pH等因素对该菌脱色能力的影响,运用菌丝体反接、染液光谱扫描、菌丝体显微观察等方法探讨了菌丝体脱色的可能机制,利用植物萌发试验进行了染料和脱色后溶液的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撕裂蜡孔菌在开放的静止体系中能够对甲基橙高效脱色,其最适脱色温度为35℃,最佳脱色pH值在6左右。菌丝对甲基橙的脱色表现在吸附和产酶降解两个方面,脱色过程中染料对菌丝体本身的影响较少。植物毒性分析显示撕裂蜡孔菌脱色48h后的产物对植物的毒性比甲基橙本身更强,若要彻底降解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本研究可为染料脱色工艺提供新的菌种。  相似文献   
158.
对芡实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芡实的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做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芡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为探讨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246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和324例对照妇女的MMP-2 C-1306T、C-735T和TIMP-2 G-418C 3个SNPs的基因型。结果显示, MMP-2 C-1306T SNP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卵巢癌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55和P=0.42); 但卵巢癌组MMP-2 C-735T SNP的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频率(80.7%和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5%和55.9%), 与T/T+C/T基因型比较, 携带C/C基因型可以显著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OR=1.58, 95% CI=1.12~2.23), 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 C/C基因型主要与宫内膜样癌和年龄≥50岁妇女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 OR值分别为1.69(95%CI=1.03~2.79)和1.71(95% CI=1.14~2.57); 对MMP-2 C-1306T、C-735T 2个SNPs的单体型分析显示, 4种单体型频率(T-1306-T-735、T-1306-C-735、C-1306-T-735和C-1306-C-735)在两组间分布无显著差异(P=0.24); 虽然TIMP-2 G-418C SNP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卵巢癌组与对照组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33和P=0.47), 但以病理类型分层分析显示, 携带TIMP-2 G-418G/G基因型有增加宫内膜样癌发病风险的趋势(OR=1.62, 95%CI=0.94~2.78)。以上结果提示, MMP-2基因启动子区C-735T SNP的C/C基因型可能是卵巢上皮性癌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而C-1306T SNP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病风险无关; TIMP-2 G-418C SNP可能与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160.
妊娠期母体钙摄入量需求高,钙摄入量不足往往导致母体血清游离钙离子浓度不足,危害母婴健康。研究牛奶、钙片补充对妊娠期身体生理状态及代谢的影响,为改善妊娠期身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将120名妊娠期妇女均分成2组,观察组从饮食与定量牛奶、钙片中摄入钙,对照组仅从饮食中摄入钙。采用偶氮胂比色法、紫外线终点法等检查2组妊娠期妇女血清钙、血清磷等代谢指标,同时记录2组生理状态指标。结果表明:在身体生理状态方面,观察组孕妇缺钙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牛奶、钙片结合补钙效果较优,可预防肢体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牛奶、钙片补充影响妊娠期妇女的血清钙、骨钙素、尿Ca/Cr与尿HY/Cr代谢水平;孕期30周以后钙补充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钙补充不影响妊娠期妇女的血清磷水平。应合理调节孕妇饮食结构,适当补充牛奶、钙片,改善妊娠期身体生理状态及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