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甘南高寒草甸土壤线虫营养功能群 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线虫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生物。研究高寒草甸土壤线虫营养功能群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有助于揭示土壤线虫分布对高寒草甸生态因子变化的响应。2019年7月中旬,采用网格法(1.0 m × 0.5 m)研究5.0 m × 4.0 m尺度土壤层(0 ~ 20 cm)土壤线虫营养功能群空间特征。采用改良湿漏斗法,共获得土壤线虫1 830条,隶属于49属,土壤线虫个体平均密度以50 g干土计量为63.2条,其中,绕线属(Plectus)和拟丽突属(Acrobeloides)为优势类群。土壤线虫以食细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为主。土壤线虫营养功能群变异系数介于64.26% ~ 107.69%(n = 38)之间,存在较强的变异性。食真菌线虫与食细菌线虫(P < 0.001)、食真菌线虫与植物寄生线虫(P < 0.001)间空间分布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地统计分析显示,土壤线虫营养功能群的空间相关范围存在明显差异,有效变程介于0.50 ~ 27.07 m之间,其67.26% ~ 99.79%的变异与空间自相关过程有关。食细菌土壤线虫分布格局呈较均匀的斑块镶嵌结构,斑块较小;非食细菌土壤线虫呈斑块连接或斑块镶嵌结构,斑块较大且斑块间过渡明显,表明土壤线虫小尺度明显的斑块结构可能是高寒草甸受干扰后的一种常见分布模式,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2.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广泛分布于不同种属的生物细胞。PHB不同的亚细胞器定位决定了它在调节细胞周期、增殖凋亡、核转录、细胞分化、细胞黏附、维持线粒体形态及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PHB及其翻译后修饰也参与了PI3K/AKT、Ras/Raf/MAPK等信号通路的调控。近年来,PHB功能及其机制研究有助于我们揭示恶性肿瘤疾病形成的分子机制,将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建立分析肠道内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组成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并用于分析10例健康人粪便样品中的SRB组成.方法 从GenBank中下载13株脱硫弧菌科细菌的腺苷酰硫酸还原酶α亚基基因(aprA)的序列,利用Clustal X、Simulated PCR (SPCR)软件比较、评估了2对针对aprA 基因的引物(AprA-3-FW/APS-RV和AprA-1-FW/AprA-5-RV)用于扩增粪便样品中的SRB的特异性.确定PCR引物和条件,进一步摸索并建立DGGE分析体系.结果 Clustal X和SPCR软件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引物AprA-3-FW/APS-RV优于AprA-1-FW/AprA-5-RV.实际PCR的结果也显示AprA-1-FW/AprA-5-RV扩增效率低并有非特异扩增.建立DGGE体系,对10例健康人肠道中SRB的分析显示,每个个体肠道中SRB的种类有l到5种不等.结论 基于aprA序列的DGGE技术是分析肠道SRB组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对珠子参茎、叶、花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和营养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珠子参茎、叶、花中均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73%,14.80%和8.72%;珠子参的茎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T)为0.39,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为0.64,叶中E/T为0.41,E/N为0.71,花中E/T为0.39,E/N为0.63,氨基酸配比较为合理;珠子参茎、叶、花中蛋氨酸+胱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氨基酸;珠子参茎、叶、花中均含有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为0.12%,0.26%和0.16%,叶片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转运与震区住院伤病员的特点和疾病谱.方法:采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整理三所军队医院收治汶川地震伤病员的诊疗信息.对比转运与震区住院伤病员的入院时间、基本情况和诊疗信息的差异.结果:震后第2日震区住院伤病员入院人数最多,为394人;前4日占震后10日内入院人数的80.6%.全部住院伤病员男性730人,占56.5%,女性562人,占43.5%;汉族占95%,羌族、藏族及其他民族占5%;已婚占76.4%;手术率为36.5%;住院天数的中位数为12天;治愈好转率为96.5%,病死率为1%.转运与震区住院伤病员的性别、年龄组、民族、手术与否和治疗结果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区住院伤病员组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低于转运住院伤病员组(P<0.00l).按照出院第一诊断,损伤或中毒住院伤病员占81.5%;其他疾病前五位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症状和体征.结论:地震等灾害后应尽早(灾后3-5天)转运伤病员.震区一线医院和接收转运伤病员医院应科学、合理设置床位、安排陪护人员、招募志愿者.地震第一阶段医疗救援完成后,救援重点应转向内科和慢性疾病,并提前做好应医疗准备.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26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及预后,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特点。方法:总结我科03.8-06.10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病人26例的治疗及预后。结果: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26例,其中重症病例11例,重症病例中死亡二例,手术三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5例,在所有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中除重症中2例死亡外,其余根据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办法而全部治愈。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并发病多、死亡率高,治疗以降血脂为主的多方位的综合治疗,血液净化是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一种较有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7.
寻求与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土地开垦及其合理利用方式,是我国南方涝渍地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江汉平原四湖地区一个由湖泊垦殖形成的碟形微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对该地区进行综合开发的契机,对其生态学特点、开发模式等进行了重新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随地面高程的梯级递变,土壤类型、剖面结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梯级分异特征。总体上可分成5个梯级,根据对该梯级分异的具体面积和位置的分析,该地区存在水稻面积过大,低湖地区资源利用不合理,水旱轮作地区农田整治水平低,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其进行工程整治,将原有的5个梯级归并成4个梯级;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农业综合开发和优化农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梯级开发”,使该地区的农业经营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8.
烷化剂诱导的哺乳动物修复相关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烷化剂可通过对DNA的直接攻击及使细胞处于应激状态而引起一系列反应,它可诱导许多基因表达的改变,参与细胞应激的多种功能,引起细胞对外界损伤剂的耐受,也参与癌变,突变的发生,其中诱导表达与修复相关基因参与烷化修复的各个环节,提供细胞对烷化剂的抗性,与化学物致癌的预防相关。  相似文献   
29.
森林脑炎(TBE)病毒属黄病毒科,基因姐RNA含有单个开放阅读框架,5′端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3′端编码非结构蛋白。翻译成聚蛋白后,通过细胞和病毒编码的蛋白酶裂解产生单个的病毒蛋白。成熟的病毒是由两个相关的E和M膜蛋白脂质包膜所包围的立体对称的核衣壳组成。包膜E蛋白在病毒的感染周期中对细胞的识别和穿入细胞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E蛋白诱导保护性的免疫反应,E蛋白内某一位点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可引起病毒毒力的改变。因此,对TBE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机理,为病毒感染的特异性诊断、疫苗的研制和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紫癜清颗粒对过敏性紫癜(HS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CD4+CD25+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确诊为HS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紫癜清颗粒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强的松联合扑尔敏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共观察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复发率较对照组减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比例增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的表达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比例较对照组高。结论:紫癜清颗粒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紫癜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降低复发率;治疗后CD4+CD25+Foxp3+明显升高,说明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也可能是紫癜清颗粒联合针刺治疗HSP有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