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4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174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12篇
  1963年   9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能源植物甜高粱种质资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世界能源危机和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迫使人们急需开发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瓶颈之一是生物质原料不足。甜高粱的生物学产量和含糖量极高, 同时兼有耐旱、耐涝、耐贫瘠和耐盐碱等诸多优良特性, 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之一。该文从甜高粱的分类学、生物学特点、种质资源评价、功能基因以及基因组信息等方面综述了甜高粱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展望了甜高粱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992.
993.
三峡水库及香溪河库湾理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3年6月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对香溪河库湾的常规监测,对该水域的理化特征及其动态进行了分析,并与三峡水库库首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库湾TN、NO3-N浓度要显著低于库首,前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29mg/L,0.88mg/L,后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62mg/L,1.22mg/L。而PO4-P则是库湾显著高于库首,并且在7—9月库首的TP/PO4-P有显著提高。结果同时表明库首的水土流失较严重,而库湾则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最后对TSIM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TP、TN都处于高水平,库首呈现中营养化(TSIM>37),而库湾则呈现严重富营养化(TSIM>53)。  相似文献   
994.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th therichest species biodiversityinfreshwater ecosystem.How-ever,dueto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andthe continuingincrease of human disturbances and destructions of aquatichabitats,the biodiversity of freshwater ecosystemsis dras-tically declining.Waterbodies become more and more“deserted”of sensitive species.Water areas are reduced,fragmentized,and changed in their hydrodynamics(i.e.damming),causing changes in sedimentation and otherchanges.Forinstance,the area o...  相似文献   
995.
采于长江三峡库区一个植物新种,属于十字花科堇叶芥属,与大花堇叶芥(Neomartinella grandifloraA l-schehbaz)相比较,其特点为常绿草本,叶两面密被糙伏毛,叶柄密被短柔毛,花序密被短柔毛,长角果略呈镰刀状,长0.9~1.2 cm,命名为兴山堇叶芥(Neomartinella xingshanensisZ.E.Zhao et Z.L.N ing)。  相似文献   
996.
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C 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重庆石灰岩地区适生灌木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和对CO2的响应。结果表明:十大功劳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呈“L”型。在季节变化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呈现双峰曲线,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W”型。气体交换的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变化是与植物生存的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在石灰岩地区表现出低光合低蒸腾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特性。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升高趋势,其CO2补偿点为90μmol.mol-1左右,羧化效率为0.0125,较低的羧化效率是十大功劳净光合速率较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97.
水稻柱头外露率QTLs定位及其互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协青早B/密阳46所构建的RIL群体及其相应分子遗传图谱,设置海南和杭州两地遗传试验,应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检测QTL主效应、上位性效应和G×E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方法,对水稻柱头外露率(%)进行QTL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明显表现出海南较高(21.83%)而杭州较低(8.35%)的趋势.试验检测到1个主效应QTL(qSE6-1),其LOD值高达28.16,对性状表型的贡献率为14.14%,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母本,加性效应为5.10%,不存在显著的GE互作.试验还检测到3对显著的加性×加性双基因互作,上位性互作性效应和贡献率相对较小,且与环境不存在显著的互作.  相似文献   
998.
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AFLP技术的限制性内切酶组合进行了改进。以两个低频酶组合代替传统的高频酶与低频酶组合进行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采用低频酶组合(EcoRⅠ PstⅠ)产生的条带比传统酶切组合(EcoRⅠ MseⅠ和PstⅠ MseⅠ)要少且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150~800bp之间,条带信号强度要大,多态性明显得到提高,分子标记筛选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其成本更低的特点有利于AFLP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99.
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BLⅡ)的拼接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植物Capparismasaikai中提取总DNA,设计引物克隆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BLⅡ,序列测定后经同源性分析表明与GeneBank中登陆的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BLⅡ(cDNA)序列一致,表明MBLⅡ不存在内含子序列。利用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genesplicingbyoverlapextension,geneSOEing)进行体外基因剪接,剪接片段与植物表达载体pVKH相连,构建pVKH-35S-MBLⅡ-Pa、pVKH-35S-S-A B-pA、pVKH-35S-A B-pA、pVKH-35S-S-A-pA、pVKH-35S-S-B-pA,为寻找mabinlin的活性表达形式和翻译后剪接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伞形科5个引种栽培的模式种果实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中国伞形科中长期引种栽培的旱芹(Apium graveolens L.)、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er)、欧当归(Levisticum of ficinale Koch)、欧防风(Pastinaca sativa L.)和莳萝(Anethum graveolens L.)5个模式种的果实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详细描述了各种类分生果的解剖结构及主要特征,并从分生果横切面的轮廓形状、果棱、维管束、油管和合生面等解剖学性状系统分析了各种类的异同,提出果体腹面及合生面的长度及其比值、果棱间距离及其比值、果体侧面与腹面间的角度、侧棱与腹面间的角度、果体长宽比等新的数量化的伞形科解剖性状特征,并按果体压扁程度将5个种类分成几不压扁(旱芹)、轻度压扁(茴香)、中度压扁(莳萝和欧当归)和高度压扁(欧防风)4大类,同时探讨了果实解剖特征与它们的演化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