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河口岸线变迁对潮滩盐沼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1、2005和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分析了黄河三角洲不同区士或(Ⅰ区,刁口段;Ⅱ区,东营港及临近岸段;Ⅲ区,河口段;Ⅳ区,南部莱州湾岸段)潮滩盐沼的景观演变与海岸线变迁的动因关系。结果表明,岸线变迁直接决定了潮滩盐沼面积的增长或缩减,但其在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2001-2010年,Ⅰ区由于1976年以后刁口流路废弃、水沙输入量锐减导致其岸线持续蚀退,潮滩面积锐减明显(减少57.64 km~2,减少率25.94%);Ⅲ区由于1976年以后黄河由清水沟或清8汉入海,河口区域的持续淤积状态使得岸线持续增长,潮滩面积增加显著(增加66.17 km~2,增长率17.39%);而Ⅱ区由于海堤修建及港口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岸线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潮滩面积变化不大,Ⅳ区潮滩面积持续增加。不同区域潮滩盐沼景观格局随距海远近均呈明显带状分布,依次为芦苇盐沼、碱蓬-柽柳-芦苇盐沼、碱蓬盐沼和光滩。2001-2010年,不同景观类型之间存在明显转移,光滩、碱蓬盐沼和芦苇盐沼的面积持续减少(分别减少6.02、18.39和99.20 km~2,减少率为4.61%、12.86%和50.11%),碱蓬-柽柳-芦苇盐沼的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增加35.50 km~2,增长率为24.99%)。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景观类型均随岸线的淤积或蚀退而发生向海或向陆的演替,岸线变迁是影响不同区域潮滩盐沼景观格局的决定因素,而黄河调水调沙工程的长期实施对于近年来河口段岸线的变迁以及盐沼植被景观类型的演变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2.
异时性基因调控细胞增殖和个体发育阶段的转换。家蚕异时性基因在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也很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它们的表达模式、生物学功能以及与micro RNA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首先利用果蝇同源基因lin-41搜索家蚕基因组数据库中相似序列,设计引物扩增Bmlin-41的编码序列,克隆了家蚕Bmlin-41基因CDS,其长度为2 166 bp,编码721个氨基酸,含有B-box和NHL结构域;随后,利用RT-PCR、q PCR技术并结合已有的家蚕全基因组芯片数据研究了Bmlin-41在家蚕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发现Bmlin-41在从家蚕胚胎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呈逐渐递增的表达趋势,在五龄3 d不同组织中,于卵巢里表达量最高,精巢和中肠次之,而其余组织中低量表达或不表达;最后,利用3′RACE克隆了Bmlin-41基因的3′UTR,全长1 434 bp,用在线软件RNAhybrid预测发现Bmlin-41的3′UTR上存在bmo-let-7靶位点,构建了含Bmlin-41 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在S2细胞上共转染Bmlin-41 3′UTR和bmo-let-7的模拟物(Mimics)和拮抗剂(Antagomir),bmo-let-7 mimics显著下调Bmlin-41,bmo-let-7 antagomir显著上调Bmlin-41,证实了Bmlin-41是bmo-let-7的靶基因。以上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let-7 mi RNA和Bmlin-41的功能,揭示Bmlin-41和bmo-let-7在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的调控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3.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管水母(Aequoreavictoria)中分离纯化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是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27kD,1992年其cDNA被克隆[1]。1994年重组野生型GFP(WtGFP)在异源细胞中表达[2]。野生型GFP被紫外光和蓝光激发后能发出绿色荧光,最大荧光吸收/激发峰在395nm,在475nm有一个肩峰,荧光发射峰为508nm。GFP的结构和光致荧光非常稳定,而且因GFP生色团的形成是自催化的,检测GFP的光致荧光不需要外加底物和辅因子,便于活体观察[2]。如今…  相似文献   
94.
王伟  崔红   《广西植物》1999,19(4):381-385
简要综述两种光敏色素(PhyA、PhyB) 的分子特性、感光性及作用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光敏色素是一种调节植物中许多光反应的色素蛋白复合体。不同光敏色素分子具有特异的感光性。PhyA负责‘甚低辐照反应’和远红光‘高辐照反应’; 而PhyB则调节‘低辐照反应’及红光‘高辐照反应’。另外, 讨论了PhyA和PhyB在光周期感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獐牙菜属5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中国5种獐芽菜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它们染色体中期核和相对长度组分分别是:四数獐牙菜为2n=14=4m+8sm+2st=2L+6M2+4M1+2S;华北獐牙菜2n=28=12m+14sm+2st=6L+8M1++6S;二叶獐牙菜为2n=28=14m+4sm+10st=2L+14M2+101+sS;抱茎獐 菜为2n=6m+12sm+2st=8M2+12M;浙江獐牙菜为2n=20=8m+  相似文献   
96.
97.
王伟  钟英长 《植物学报》1999,16(2):138-149
抗癌新药紫杉醇是具有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对于人为定向地提高合成效率以及克隆重组合成中的关键酶基因,进而提高紫杉醇的合成量,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基础工作。本文以植物和微生物的次生代谢及其主要代谢途径为知识背景,介绍了紫杉烷类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结构骨架的分类情况,综述了近年来围绕紫杉醇二萜骨架和侧链基团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对合成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8.
99.
鼎湖山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灌木桃金娘和三叉苦叶片气孔导度的日进程多为单峰形。一天中出现气孔导度高值的时间随季节而异,从3月到10月逐渐提前。夏季气孔导度最大,冬季最小。8月份生长于坡顶群落中的两种灌木叶片气孔出现“午睡”现象。不同生长地点中,桃金娘的气孔导度均明显高于三叉苦。叶片水势从早晨起逐渐降低,中午达最低值,随后有所回升。 3月和8月的水势较高,12月水势最低。水势与气孔导度间呈双曲线关系。压力—体积曲线的测定表明叶片水势低值时仍能维持正膨压。  相似文献   
100.
植物基因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水稻的基因组研究进展迅速,基因组测序和物理作图极大地便利于基于分子标记图的基因克隆,并增加了对植物基因组的组织,结构和进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