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和长片段PCR技术,从杜梨幼苗中获得1个磷酸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基因(Pb—PEAMT),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它的序列特点,并通过跨内含子引物进行半定量RT-PCR研究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bPEA臌因编码区DNA序列长为3320bp,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cDNA序列长1479bp,推导的多肽包括2个II型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与蓖麻PEAMT蛋白相似性最高(86%),亲缘关系最近。PbPEA燃因在杜梨幼苗根和叶中均为诱导型表达,100mmol·L^-1氯化钠、10%(w/v)聚乙二醇、180mmol·L^-1甘露醇或20μmol·L^-1脱落酸处理后PbPEAMT表达水平上升,表明PbPEAMT对盐碱、干旱和渗透胁迫存在表达响应,可能参与ABA介导的逆境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及术后使用阿加曲班进行抗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报道并回顾性分析阿加曲班用于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CI术一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55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天后血小板由140×109/L下降为17×109/L,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左前臂出现瘀斑,诊断为HIT。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及术后使用阿加曲班抗凝,未出现出血及血栓事件。结论: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PCI术,术中及术后采用阿加曲班进行抗凝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3.
目的:通过检测兰州地区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了解本地区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血脂异常情况,建立本地区血脂参考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兰州市2328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血脂水平差异。结果:本地区2328名被检者,女性TC平均(4.54±0.94)mmol/L,TG中位数1.24mmol/L、HDL-C平均(1.34±0.26)mmol/L、LDL-C平均(2.61±0.76)mmol/L;男性TC平均(4.52±0.84)mmol/L、TG中位数1.56mmol/L mmol/L、HDL-C平均(1.20±0.23)mmol/L LDL-C平均(2.76±0.72)mmol/L,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P<0.05)。血脂参考范围为女性TC:2.70~6.38 mmol/L、TG:0.52~3.66 mmol/L、HDL-C:0.83~1.85 mmol/L、LDL-C:1.12~4.10 mmol/L男性:TG:2.87~6.17 mmol/L、0.65~4.00 mmol/L、0.75~1.65 mmol/L、1.35~4.17 mmol/L。男性高TC、高TG、低HDL-C和高LDL-C患病率为18.2%、42.8%、19.6%和28%,女性高TC、高TG、低HDL和高LDL的患病率分别为22.1%、25.5%、2.7%和23.5%。结论:兰州地区血脂水平随年龄、性别、地区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不能采用统一标准衡量,而应根据本地区建立的参考值诊断高脂血症。积极控制血脂水平、降低高脂血症患病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克隆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期抗原Rv1733c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Rv1733c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序列测定正确后将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Pro-EXHTb,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表达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后,以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结果:成功克隆了Rv1733c基因片段并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pPro-EXHTb-1733c,转化E.ColiDH5α后能表达大小约30 KD的蛋白,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正确。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纯化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期抗原Rv1733c原核表达载体pPro-EXHTb-1733c,并获得纯化蛋白,为研究新型结核疫苗的靶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5.
低温条件下外源生理活性物质对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和4月20日(正常播期)、6月15日(晚播)两个播期条件下.对棉花1~4果枝1、2果节棉铃及其对位果枝叶于花后15d和30d涂抹外源生理活性物质:6%蔗糖和0.6%符氨酰胺混合溶液(C+N)、2%蔗糖和0.2%谷氨酰胺混合溶液(1/3C+1/3N)及12%蔗精和1.2%谷氨酰胺混合溶液(2C+2N).各浓度处理的C/N比值相同。统计正常播期铃龄50d和纤维加厚发育期(铃龄25~50d)日均温分别为28.5℃、28.1℃.晚播铃龄50d和纤维加厚发育期日均温分刖为22.9℃、21.4℃(超过了相应的临界温度21℃和18℃)。试验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花后15dC+N处理以及花后30d 2C+2N处理促进了氮和可溶性糖的运转.均使铃重增加最大,分别达0.40g和0.58g。3种浓度外源生理活性物质均增加了纤维素的累积量.且于花后30d促进了螺旋角(φ)和取向分布角(ψ)的优化.提高了纤维比强度.其中以2C+2N处理提高纤维比强度幅度最大.达1.45cN/tex。花后15d以1/3C+1/3N处理对提高纤维比强度最有利.达2.10cN/tex。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频谱水对SPF级KM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75只雄性SPF级KM小鼠随机地分成3组,分别给予3种不同的实验处理,30 d后测定受试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肝糖原和血乳酸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负重游泳致死时间和肝糖原含量,A、B、C 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A组的血清尿素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但B组和C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在3个时间点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中乳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7.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curli菌毛csgC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从患乳腺炎的奶牛乳汁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经生物学鉴定后,提取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csgC基因,连入pMD18-T克隆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含有333个核苷酸,编码111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大肠杆菌W3110的全基因组DNA中的csgC基因序列最相近,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7%。Curli菌毛csgC基因的克隆,为获得重组csgC蛋白及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8.
农杆菌介导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尽管十几年来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基因型限制、转化率不高和外源基因表达活性低等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此项研究在感受态细胞选择与调节、预培养及共培养体系优化、转化子的筛选及外源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9.
分别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洱海鱼腥藻水华暴发时期,分离优势种,获得藻株EH-A、EH-B和EH-C,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了藻株的种类.选用藻丝的形态、气囊的存在与否、异形胞和孢子的位置、各种细胞的形状以及营养细胞、异形胞和孢子的大小等传统的分类特征描述藻株的形态.依据形态特征,初步判断这3个藻株可能为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或 A.crassa株系成员.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邻接树分析了藻株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藻株EH-A、EH-B和EH-C序列的同源性达到100%,且与A.circicular 和A.crassa藻株组成一个群(cluster),其藻株间的序列相似度高达100%,进一步说明藻株EH-A、EH-B和EH-C为相同的物种,且均为卷曲鱼腥藻(A.circinalis)或A.crassa.  相似文献   
120.
桂花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桂花黄酮提取纯化技术,并探讨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解析-热提法提取效率最高,其最优条件为:用样品量1.6倍的90%乙醇解析15 min,40倍80%乙醇提取3 h,所得桂花黄酮纯度、得率分别为45.64%和12.54%.纯化采用HPD400大孔吸附树脂,以浓度为0.46 mg/mL(pH 5.0)样品液上样,吸附流速3 BV/h,上样体积15 Bv,洗脱剂为7 BV的70%的乙醇溶液,洗脱流速2 BV/h,所得桂花黄酮纯度达92.84%.抑菌试验表明,桂花黄酮对金葡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稻瘟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纯化后的桂花黄酮抑菌效果优于对照苯甲酸钠,表明桂花黄酮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