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01.
重组福安泰-03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重组福安泰-03(recombinant Fuantai-03,rFAT-03)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迁移和增殖的影响.聚碳酸酯膜小室趋化运动模型(transwell model)检测rFAT-03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MTT法检测rFAT-03对HUVECs和多种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rFAT-03作用下HUVECs的形态变化;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annexinV-FITC)双染检测rFAT-03对HUVECs早期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rFAT-03对HUVECs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查rFAT-03对HUVEC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rFAT-03明显抑制HUVECs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其抑制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相关.0.20mg/mL恩度(endostar),0.10、0.20mg/mLrFAT-03作用HUVECs24h,对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分别为32.0%、32.6%、57.1%(P0.01).0.20mg/mL恩度,0.05、0.10、0.20mg/mLrFAT-03作用HUVECs72h,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0.9%、63.7%、69.3%、87.0%.但rFAT-03对多种人癌细胞株的生长却无明显影响.rFAT-03处理HUVECs24h,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增加(P0.05).rFAT-03阻滞HUVECs于G0/G1期,并呈现典型的凋亡峰.终浓度为0.05、0.10、0.20mg/mLrFAT-03作用于HUVECs24h,G0/G1期细胞指数分别为63.4%、67.5%和75.7%(对照组为62.1%),凋亡指数分别为4.2%、8.5%和10.3%.rFAT-03下调HUVECs的VEGF和抑调亡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其效果与剂量相关.结果提示,rFAT-03明显抑制HUVECs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诱导其凋亡,它的这些作用与其下调VEGF、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2.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于西藏自治区昂仁县浪错采集兰格湖裸鲤(Gymnocypris chui)307尾,开展种群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浪错兰格湖裸鲤在3~5月性成熟系数较高。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7龄,体长217mm,体重122.68g,成熟系数为3.92%;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6龄,体长198 mm,体重91.93 g,成熟系数为3.34%。其平均成熟卵径为2.18 mm,卵径分布为单峰型。绝对繁殖力为862~8 933粒/尾,平均绝对繁殖力为(2 885±2 765)粒,相对繁殖力为7~43粒/g,平均相对繁殖力为(15±11)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和体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繁殖群体性比(♀︰♂)为1︰0.967,符合1︰1比例。  相似文献   
403.
为制备小分子化合物莪术醇的单克隆抗体,先将莪术醇(curcumol)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形成完全抗原,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鉴定莪术醇人工抗原的偶联率,然后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杂交瘤株,并对其进行小鼠腹水的制备与纯化.结果表明:莪术醇半抗原与载体的偶联比为19.6,单克...  相似文献   
404.
对板栗种子发育期间胚轴和子叶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它们与板栗种子脱水耐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板栗种子不断发育,在花后80 d胚轴和子叶中ABA、淀粉、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同步达到最大值,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达到最低,此时板栗种子的脱水耐性最强,可确定为板栗的最佳采收期.另外,通过相关分析可知,板栗种子在发育期间...  相似文献   
405.
以三轮玉蝶梅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5个开花阶段、24 h不同时段和花器官不同部位共鉴定了3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苯基/苯丙烷类化合物占优,还有少量脂肪酸衍生物类和萜烯类化合物。三轮玉蝶梅花朵在不同开花阶段和24 h内不同时段释放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含量和出现频率有较大的差异。在不同开花阶段,苯基/苯丙烷类化合物数量从低-高-低的趋势,脂肪酸衍生物从低-高的趋势,萜烯类化合物从高-低的趋势;在24 h内不同时段,三类化合物释放的节律不同,苯基/苯丙烷类化合物、脂肪酸衍生物和萜烯类化合物分别在2:00、14:00和6:00达到最高,这表明梅花挥发物的释放具有多种调节模式。花器官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释放具有器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06.
报道广西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属7种1变型,即粉叶蕨属、锡金石杉、四川石杉、笔直石松、布朗卷柏、粤铁线蕨、粉叶蕨、大叶贯众、中华水龙骨.该文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07.
基于11个反映水生昆虫生活史、对外界抵抗力和生理特征的生物学性状,应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fourth-corner统计方法,系统研究了浙江省钱塘江中游流域水生昆虫功能多样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部分生物学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敏感,且其随人类干扰强度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与预期吻合,其最大个体长度逐渐下降,呼吸方式从以鳃呼吸为主转变为以表皮呼吸为主,掘穴者数量显著增加.参照点的功能多样性指数(Rao值)显著高于干扰点(P<0.001).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溪流水质和栖境质量下降,引起群落的变异和对生物性状组成的筛选,最终导致水生昆虫群落功能多样性改变.生物性状及功能多样性是未来评价生态健康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408.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对山东丹参、丹参、南丹参发育良好成熟的花粉粒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粒形态、大小和外壁网状雕纹特征均具有较显著区别,首次为山东丹参新种积累孢粉学资料、确立其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以及研究其种质,提供花粉形态的重要依据;丹参和南丹参花粉粒形态特征及外壁网状雕纹与前人报道相一致,为揭示山东丹参与丹参、南丹参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种间分类鉴定提供了孢粉学依据;也为山东丹参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9.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分布于广西北部湾沿岸的三种主要海草(矮大叶藻、二药藻和喜盐草)的茎叶解剖构造。结果表明:(1)三种海草的叶片结构和根状茎均有发达的气腔组织,叶肉及皮层细胞数量较少,且胞间隙明显;(2)叶肉及皮层中夹杂有纤维群,皮层薄壁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木质化现象;(3)维管束结构简化,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而非输导功能。这些特征反映出矮大叶藻、二药藻和喜盐草对海洋环境中海浪和潮汐冲击、光等胁迫的高度适应。  相似文献   
410.
霍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owardi(Olliff)是许多鳞翅目害虫的群居性蛹寄生蜂。为分析霍氏啮小蜂成虫产卵器和交配器上与成虫产卵和交配有关的感受器类型,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霍氏啮小蜂成虫产卵器和交配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在霍氏啮小蜂成虫产卵器上共发现了7种感受器,分别是毛形感器1(TS1)、毛形感器2(TS2)、刺形感器2(CH2)、分泌毛孔(SP)、栓锥形感器1(SS1)、栉齿状感器(DS)、浅凹形感器(SD)和火山形感器(VS)。交配器上共发现6种感受器官,分别是栓锥形感器2(SS2)、火山形感器(VS)、表皮孔(CP)、鸡冠状结构(Crs)、钟形感器(CAS)和毛形感器3(TS3)。结果表明霍氏啮小蜂可通过产卵器和交配器上感受器获得与寄主和配偶相关的信息,进而调控产卵行为和交配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