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41.
142.
目的:建立对马齿苋药材中褪黑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研究其对小鼠睡眠的影响。方法: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褪黑素,利用固相萃取小柱对褪黑素进行富集,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褪黑素进行分析检测。将小鼠分为空白、地西泮(1 mg/kg)、褪黑素提取物组(0.5 mg/kg以褪黑素计),小鼠灌胃给药30 min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记录各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长。结果:褪黑素质量浓度范围在100 ~2 0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线性回归方程为Y=0.080 5X+0.083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0%,RSD为1.18%。测得马齿苋中褪黑素含量为686.17 ng/g。地西泮组以及褪黑素提取物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睡眠时间显著增加。结论:该方法方便快捷,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马齿苋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马齿苋中所提取的褪黑素可缩减小鼠睡眠潜伏期,提升睡眠时间,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43.
黄海燕  黄叶莉  杨文  张炎  郭晓东 《生物磁学》2013,(25):4892-4894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干部病房实施流程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院干部病房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流程化管理。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调查患者对不同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良好,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军队医院干部病房实施流程管理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4.
:青少年卵巢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却是青少年人群最常见的妇科肿瘤。其中生殖细胞肿瘤占首位,以畸胎瘤居多,交界性卵巢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更为少见,约占1%。青少年卵巢肿瘤较之成年人卵巢肿瘤有其特殊性及复杂性,治疗以手术为主,并尽量保留性腺功能及生育功能。随着以铂类为主联合化疗的实施,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90%,因此保留生育能力成为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另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5.
摘要 目的:探究点压按摩第二掌骨全息穴点联合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122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展开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6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第二掌骨全息穴点点压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量表(UCLA)评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CLA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ROM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ROM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第二掌骨全息穴点点压按摩结合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6.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作为表观遗传酶类的重要一员,能够通过去乙酰化核内组蛋白的方式在细胞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在鱼类生理中的作用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设计合成了斑马鱼HDAC8的shRNA,用EcoR Ⅰ和AgeⅠ酶切构建了pLKO.1-hdac8-shRNA重组质粒,同时构建了一个阴性对照重组质粒(nc),接着将pCMV-VSVG、pCMV-Dr8.91两个慢病毒包装质粒分别与设计好的重组质粒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收集病毒并用其感染ZF4细胞,RT-qPCR检测表明ZF4细胞中hdac8成功被敲降.随后使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ZF4细胞存活率,并进一步检测了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研究发现:与对照组(nc)细胞相比,敲降hdac8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bax及caspase-3的表达量在敲降hdac8的细胞内显著上调,意味着敲降hdac8的细胞死亡的增加可能是通过上调凋亡水平引起的.本研究为后期对斑马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及环境压力下的凋亡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某医院12年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和病理类型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2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比例、手术数量以及病理类型构成比的变化。结果:12年来手术治疗甲状腺癌2421例,其中乳头状癌(PTC)占94.13%,滤泡状癌(FTC)占3.02%,髓样癌(MTC)占2.15%,未分化癌(ATC)占0.70%。甲状腺癌手术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尤以近4年升高显著,其病理类型以PTC为主,构成比例由79.63%上升至97.47%。四类甲状腺癌均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1:1.38-1:4.37)。甲状腺癌的平均确诊年龄为46.80岁,PTC最低(46.48岁),ATC最高(64.25岁)。结论:青岛地区甲状腺癌发病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PTC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构成比例上升明显,其他类型相对下降。PTC的发病可能与高碘有关。  相似文献   
148.
研究海南染木树茎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hadex LH-20、ODS、HPLC等色谱技术对海南染木树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结合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甲基苯并喹啉-5,10-二酮(1)、白兰花碱(2)、鹅掌楸碱(3)、吲哚-3-甲醛(4)、羽扇豆醇(5)、霍烷-3,30-二醇(6)、熊果酸(7)、白桦酯酸(8)、30-羟基羽扇豆醇(9)、豆甾醇(10)、3β-乙酰基齐墩果醛(11)。其中,化合物4、7为首次从染木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6、8、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对化合物2的碳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49.
目的:研究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条件,提高果胶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度,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柑橘皮为原料,采用盐酸提取、真空浓缩、乙醇沉淀的方法,以果胶提取率和吸光度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多因素的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溶液pH值、乙醇用量和料液比等重要影响因素,对柑橘皮果胶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果胶提取最优化组合,建立最佳的果胶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5,提取液pH1.5,浸提时间2h,乙醇用量80%。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可达到11.82%。结论:本实验所得的果胶制备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能获得较理想的橘皮中果胶的提取率。果胶产品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0.
基因芯片接触式点样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样品的点制是基因芯片制备中的关键一步,影响因素众多,如点样液和液面高度、基片的选择、控制湿度、点样针运行速度、与基片接触时间等。对玻片点制各条件进行了摸索和优化,并对膜芯片的点制参数进行筛选,以期得到规整和重现性好的样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