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361.
几种新型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扼要介绍了系统素,茉莉酸,寡糖素,水杨酸,油菜素内酯和玉料赤霉烯酮等甾类激素,膨压素,多胺,乙酰胆碱等几种新型植物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362.
真菌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筛选的9383多糖、944、945三种多糖提取液按一定比例注入小鼠腔,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前者增加3.2—4.7倍,后者增加2.8—5.9倍,抗疲劳试验中,多糖组小鼠游泳时间比对照组平均多游20分钟,表明真菌多糖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具有增强机体能量,强身健体之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  相似文献   
363.
病原侵染对采用后葡萄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ABA处理采用后葡萄可显著促进乙类释放和抑制IAA的生成,加重葡萄落粒。乙烯利对ABA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显著抑制IAA和GA3的生成。葡萄感病后组织内源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ABA含量显著增加,乙烯释放率增大,IAA含量显著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在果梗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64.
摘要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对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溃疡创面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80例DFU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VS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神经传导速度、溃疡创面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踝肱指数(ABI)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皮抑素(ES)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VSD应用于DFU患者,可促进其创面愈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水平、促进溃疡创面血管新生相关。  相似文献   
365.
刘石  于丽萍 《生物技术》1997,7(3):40-42
复方蛾公口服液通过鸡冠试验、大鼠性器官试验、、去势家兔的试验、阳虚小鼠的试验,证实其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366.
葡萄采后施用外源ABA可显著刺激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率,ABA对呼吸的促进作用大于C2H4;当葡萄被交链孢和灰霉葡萄抱侵染后,呼吸和乙烯释放均加强。交链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后2d达最大值,而灰霉葡萄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时即达最大值。葡萄感病后,落粒现象加重,组织内源ABA和C2H4含量增加,IAA和GA3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367.
大棚栽培下普通白菜叶片中硝态氮的积累(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内由于光强减弱和温差小,普通白菜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相应下降,NO3--N积累增多,并有部分NO2^--N存留,阴雨天更显著,棚外则检测不出NO2--N.采收后放于室温暗处仍有NO2--N积累。  相似文献   
368.
岩溶环境因子对细菌胞外碳酸酐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从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分离出的一株细菌(编号GLRT102Ca)为例,研究了温度、pH、金属离子和阴离子等主要岩溶环境因子对其胞外碳酸酐酶(CA)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照乐,任实验温度(10℃~50℃)和pH(5.5~9.0)范围内,实验菌株均能表达出不同程度的胞外CA活性,其中20℃~30℃以及中性偏碱性条件下的胞外酶活性较高。钙、镁、锌、钻等4种金属离子以及SO4^2-、H2PO4^-、NO3^-、NO2^-、Cl^-、Br^-、I^-和HCO3^-等8种阴离子往实验浓度范围内一般都能促进胞外酶活性的表达,但表达较高活性所需的离子浓度因不同离子而异。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碳酸酐酶的岩溶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9.
黑土和棕壤对铜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研究了黑土与棕壤对Cu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采用Cu^2+浓度范围内,黑土和棕壤对CU^2+的吸附量均随着加入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黑土对cu^2+的吸附固定能力明显高于棕壤.在吸附平衡液Cu^2+浓度为95mg·kg^-时,棕壤对cu^2+的吸附量接近3720mg·kg^-1,黑土对Cu^2+的吸附量高达6076mg·kg^-1,最大CuCl2浓度(400mg·kg^-1)时,黑土和棕壤对Cu^2+的吸附量分别达到6159.0和4736.6mg·kg^-1.两种土壤对Cu^2+的吸财等量线与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均有较好的拟合性,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对其吸附行为进行描述.Langmuir方程不适宜描述两种土壤对Cu^2+的等温吸附过程.黑土和棕壤对Cu^2+的吸附均较快,最初2min内就可以达到平衡后吸附量的90%以上,在15-20min左右吸附基本达到平衡.描述黑土和棕壤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模型为双常数速率方程,其次为一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  相似文献   
370.
研究了苦槛蓝挥发油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苦槛蓝挥发油对小菜蛾成虫具有强烈的驱避作用.小菜蛾成虫在四臂嗅觉仪中首选次数、平均停留时间从多到少的顺序是3臂、1臂、4臂、2臂,具有远离处理臂的趋势,其中雄虫比雌虫明显,且气体流速为200ml·min-1时驱避作用最为显著.按方法3处理第一天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驱避率(OCR)、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94.48%、0.0552.此外,从挥发油中分离到一个液体成分,经鉴定确定为myoporone(C15H22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