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藤茶中香气组成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GC和GC/MS系统测定了藤茶中的香气组成。鉴定出28种香气成分,占香精油总量的64%。藤茶中的香气主要成分为反-2-已烯醛、乙酸顺-3-己烯酯、三甲基吡嗪、苯乙醛、α-萜品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β-紫罗酮、顺-茉莉酮、雪松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等。并考察了藤茶中键合态香气成分向游离态转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62.
霍乱弧菌的简易和长期保藏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藏细菌的方法很多从保藏的温度来说,有深低温(干冻)、中低温(冰箱)、室温(26℃左右)保藏法。对霍乱弧菌的保藏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一般习惯于冰箱中保存。至于霍乱弧菌存活的温度各家观察记载不一致。也未  相似文献   
63.
<正> 苯丙氨酸属必需氨基酸之列,近年来,作为合成甜味剂“天冬精”的原料,其要求量急剧增加。日本相模中央化学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一种苯丙氨酸合成的新方法,该法首先通过苄基氯的双羰基化,合成苯丙氨酸。据报导,新方法最终收率可达80—85%,而且不需要以往那种高压反应,成本亦低。新合成技术受到有关产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的毒性及其恢复规律进行考察,增进对该蛇毒性的认识。方法:用该蛇连续攻击小鼠,用梯度剂量蛇毒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统计死亡率,以折算绝对毒性和半数致死量。对毒性耗竭个体,在梯度时间间隔采集蛇毒,以考察毒性恢复规律。结果:原矛头蝮在2 h内可导致6只小鼠死亡。蛇毒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2.204μL/Kg。毒性耗竭后,在间隔21天所获得蛇毒的容积达到最大值即190μL,湿重为149.7 mg。结论:毒蛇在攻击猎物时,并不一次性排完毒腺中的所有毒液,随着攻击次数的增多,毒腺中毒液量逐步减少直至耗竭。其毒液量的恢复需要约3周时间,期间,单次排毒量逐渐增加,干物质的含量也基本呈递增趋势。就单次最大排毒量而言,原矛头蝮高于竹叶青、蝮蛇和银环蛇。其单位剂量毒性高于五步蛇和竹叶青。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蛇毒对小鼠脏器形态结构的影响,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该蛇毒的致病机理。方法:用原矛头蝮攻击小鼠,待小鼠死亡后,立即进行解剖,观察心脏和大血管内部血栓形成情况。取心脏、血管、周围神经、肾脏、肝脏、脾脏和肺,观察外形,并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用健康小鼠相同器官为对照,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被原矛头蝮攻击致死小鼠的心脏、肝脏和肺发生了显著收缩;心腔和血管腔被血栓堵塞;在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血管中观察到了血栓;脾脏中白细胞显著增多;肺泡收缩,细支气管严重收缩致管腔堵塞;股动脉血管内膜发生了脱落;在股神经中发生了脱髓鞘现象。结论:急性凝血和窒息是导致小鼠死亡的重要原因;原矛头蝮蛇毒兼具血循毒和神经毒的特征;原矛头蝮蛇毒可导致多种脏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6.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人胚胎干细胞(hESCs)体外培养的饲养层细胞,但MEFs存在寿命短、动物源性污染等问题,需要探索适于hESCs体外培养且寿命长的人源性饲养层.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分别原代培养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s),探索hFFs原代培养的最佳方法,为hFFs作为饲养层在hESCs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状态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显示两种原代培养方法获得的hFFs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均符合成纤维细胞;通过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原代培养方法获得的不同代数的hFFs均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传代10余代仍能保持较好的细胞形态,可以制备成饲养层用于hESCs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将来源于黑曲霉N25的植酸酶基因phyAm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b(+),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的工程菌BL21-pET-30b-FphyAm,实现了植酸酶的融合表达,表达产物的植酸酶活性为419.4 U/mL。SDS-PAGE分析表明,pET-30b-FphyAm经IPTG诱导3 h后,表达产物达到最高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总蛋白量的10.47%,分子量为52.64 kD。该表达系统可作为研究黑曲霉植酸酶体外改良的工具。  相似文献   
68.
世界上许多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它是人口暴增对自然环境与日俱增的压力,尤其是工业化发展、过度物质主义追求、高消费文化等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因此,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源地,出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工业污染,动植物灭绝等生态危机和灾难的欧美地区,最先发起了"保护自然"运动。从19世纪中下叶开始,欧美各国纷纷设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旨在保护动植物生存的理想家园,以及人类珍贵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9.
秋茄幼苗对盐度、淹水环境的生长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模拟12个盐度+淹水处理组合对红树植物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不同组合下秋茄幼苗的株高、茎高、基径、节数、叶数、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等9项指标.结果表明:盐度-淹水交互处理及盐度处理对秋茄各项生长指标影响显著,淹水处理对株高、茎高、基径、节数及叶数影响不显著,对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影响显著;秋茄幼苗生长量及生物量积累随盐度升高而降低,随淹水时间增加而下降;结合主成分分析得出,盐度7‰+淹水2 h下秋茄幼苗生长最好,临界胁迫组合为盐度21‰+淹水8 h处理组.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构建人尿道上皮细胞(SV-HUC-1)T7噬菌体展示c DNA文库,为研究人尿道上皮细胞与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Trizol试剂提取SV-HUC-1细胞总RNA,分离纯化出mRNA,经反转录合成得到其双链c DNA,在双链c DNA末端加上定向的EcoRⅠ/HindⅢ黏性末端,然后收集并纯化200bp以上的双链c DNA片段,连接于T7噬菌体载体,经体外包装后转入BLT5403宿主菌,T7噬菌体展示c DNA文库构建成功。[结果]将文库扩增后,用噬斑试验检测其库容,结果为1.2×106pfu/cm3。用PCR鉴定随机挑取的噬菌斑,计算其重组率达93.75%,且插入片段都大于200bp。[结论]成功构建了SV-HUC-1细胞T7噬菌体展示c DNA文库,为下一步研究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与人尿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