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以目前报道油脂产量最高的解脂耶氏酵母菌株(Yarrowia lipolytica)ATCC 30162为对象,采用逆转录PCR扩增到脂肪酶编码基因Yllip1和Yllip2,编码产物分别为816和549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预测表明,Yllip1包含Patatin类磷脂酶和功能未知的DUF3336结构域,而Yllip2包含lipase_3类脂肪酶结构域,且这两个蛋白都具有1~4个跨膜区域。与不同物种来源的脂肪酶同源蛋白的多序列比对表明Yllip1和Yllip2分别包含8和6个保守区域,这些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两个来源于解脂耶氏酵母的脂肪酶作用底物可能分别为细胞内膜磷脂和酰基甘油酯。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油酸在短期内(6 h)诱导了这两个脂肪酶基因Yllip1和Yllip2的显著上调表达,表明它们可能参与了酵母分解利用油酸的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微循环产孢过程中的分子机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循环产孢前后冬虫夏草菌的转录组进行研究。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6 902个。Gene Ontology(GO)功能聚类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分子功能、胞内运输、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等生物学通路。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核糖体、嘧啶代谢、蛋白酶体、嘌呤代谢、甘氨酸代谢等过程。Mmc、Mcb、MaH1、MaPP5、MaAGA、Pyk等候选基因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冬虫夏草菌微循环产孢过程,其中Mcb家族基因可能起到关键作用。通过qRT 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定量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冬虫夏草菌微循环产孢分子机制以及关键基因的调控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钻地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钻地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药效,我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钻地风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分别用佛波酯醇(PMA)或二甲苯(xylene)诱导小鼠耳肿胀,在致炎部位外涂钻地风挥发油以观察疗效.从钻地风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了24个组分,占总峰面积含量的96.01%,主要由萜类、芳香羟类成分构成,分别为(E)-1,2-亚甲二氧基-4-丙烯基-苯(23.47%),桉树脑(11.503%),芳樟醇(9.558%),β-松油醇(9.201%),α-蒎烯(7.185%)等,实验显示钻地风挥发油外用可以显著抑制佛波酯醇或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2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4组,即炎症组、CINl组、CIN2组和CIN3组,各组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及病毒载量的比较。结果:炎症组、CINl、CIN2和CIN34组人乳头瘤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67.2%、80%、87.3%和91.4%且4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01)。炎症组HPV感染的阳性率与CIN组比较显著降低(P〈0.005),宫颈癌前病变各组HPV感染呈阳性的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感染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随着感染高危型HPV病毒载量越高,宫颈癌前病变的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生殖支原体(Mg)潜在的致病性及其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凋亡及表达前炎症细胞因子(CKs)的分子机制,用Mg提取的LAMPs刺激THP-1细胞,以ELISA法和RT-PCR方法分析CKs产生和其mRNA的表达。不同试实验组的细胞经AnnexinV联合PI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EMSA方法检测LAMPs处理的THP-1细胞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的激活,并分析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oarbamate,PDTC)对LAMPs处理的THP-1细胞产生CKs的量和其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LAMPs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刺激THP-1细胞产生TNF-α、IL-1β和IL-6,且能激活NF-κB诱导THP-1细胞表达CKs的mRNA及发生凋亡,PDTC能显著抑制CKs的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由于LAMPs能激活NF-κB诱导THP-1细胞表达CKs及产生细胞凋亡,因而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昆虫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1 0月 2 8日 1 1月 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 2 9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 30 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和摘要共 1 89篇。论文集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并在会前发到代表手中。按照中国昆虫学会章程和中国科协批准的程序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学会章程修改报告 ,并按民主程序进行了学会理事会的换届选举 ,选出了卜文俊等 1 1 3人组成的中国昆虫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按照中国科协的批示 ,应到会代表 1 80人 ,实际到…  相似文献   
8.
以种子来源于江西遂川的1年生刨花楠扦插苗为材料,设置田间持水量的80%、40% 2个水分水平,以及不添加(0 kg N·hm-2)、低氮(50 kg N·hm-2)、高氮(100 kg N·hm-2) 3个氮添加水平共6种处理的氮-水交互受控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刨花楠幼苗3个根序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根组织密度,分析短期氮添加、干旱胁迫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刨花楠幼苗细根的影响.结果表明: 刨花楠幼苗细根平均直径、比根长在不同根序间差异显著.随根序的增加,刨花楠幼苗细根平均直径增加,其中3级根最大,为0.97 mm;而比根长降低,3级根最小,为238.99 cm·g-1.氮添加对刨花楠细根的比表面积、平均直径、比根长和根组织密度无显著影响,而水分对刨花楠细根平均直径、比根长、根组织密度影响显著.干旱胁迫明显促进幼苗3级细根直径的增加,降低了1、2级细根根组织密度.干旱环境下幼苗3级根的比根长明显低于正常供水环境下幼苗.氮水交互作用对刨花楠细根形态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探讨迷迭香酸对穿透支原体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穿透支原体脂蛋白损伤RAW264.7细胞为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状况,DNA片断化分析观察穿透支原体脂蛋白对RAW264.7细胞DNA降解的影响,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7.5mg/L穿透支原体脂蛋白可引起RAW264.7细胞存活率降低,出现细胞凋亡特征性“DNA梯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出现凋亡亚G1期峰,凋亡率为31.9%;100μmol/L迷迭香酸预处理1小时后可以升高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细胞特征性的梯状梯带消失,细胞凋亡亚G1期峰消失,并使RAW264.7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为7.9%。结论:迷迭香酸有抗穿透支原体脂蛋白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感光性和光敏不育性的发育遗传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气候室控制的光长与温度下,用光敏不育系7001S与早中熟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oni-ca)感光性弱的“秋光”、“有芒早粳”和“CPSLO-l7”3个品种分别杂交,分析了杂种F_1、F_2植株育性与感光性的表现,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这3个组合的恢复亲本均属于具两对光敏不育的恢复基因的品种。F_1植株均倾向晚熟亲本,说明控制感光性强的基因属于显性。F_2植株在长日照下表现为不育株的感光性均倾向感光性强的亲本;且有不少不育株为晚熟超亲;在少数弱感光性的植株中没有不育株。说明光敏不育基因与感光性基因关系密切,可能两者有连锁关系,光敏不育基因要在感光性基因表达的基础上才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