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21.
郧县细蠓Leptoconops(Holoconops)yunhsienensis Yu,1963系1957年发现于湖北省郧县与均县毗邻地区,当时曾对所获雌虫作了初步描述(虞以新,1963)。1978—1979年在四川调查发现岷江、沱江、嘉陵江、雅砻江与金沙江沿岸均有该种细蠓的活动。因本种正模标本被损毁,模式产地又已为丹  相似文献   
122.
证实了宜宾地区鲍氏司蛉嗜吸壁虎和蜥蜴的血。其生活史平均为43天。越冬方式为幼虫期。  相似文献   
123.
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法、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测定和标准品迭加法分析了木里香橼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59个色谱峰中鉴定了31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柠檬烯(31.730%)、芳樟醇(1.554%)、香茅醛(23.383%)、香茅醇(1.189%)、橙花醇(11.777%)、香叶醛(16.544%),乙酸香茅酯(1.427%)、乙酸橙花酯(2.258%)、乙酸香叶酯(4.714%)等。把木里香橼叶油与木里香橼果皮油与云南野香橼叶油分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木里香橼叶油中含氧化合物醇、醛、酯的含量相当高,是精油的主要成分,可能作为进口橙叶油的较好的代用品,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香料资源。  相似文献   
124.
四川省蠓科(Ceratopogonidae)昆虫种类甚多,两年(1978-1979)的调查共采获15个属,其中有5个属是国内首次记录。三个主要吸血蠓属——细蠓属(LeptoconopsKieffer,1921)、蠛蠓属(LasioheleaKieffer,1921)、库蠓属(CulicoidesLatreille,1809),在四川分布很广,已采获40余种。本文仅就三个主要吸血蠓属中的几个主要种的习性观察结果作一初步报导。调查方法挥网法用口径20公分,全长60公分的圆锥形绢制网,网柄长70公分。由采集者持网以小臂用力,转动手腕作“∞”形挥动,这样可采获距地面20公分至采集者头顶以上空中飞舞的蠓类。数量调查时,以2人…  相似文献   
125.
刺扰伊蚊(Aedes vexans)实验养殖的研究国外资料较多,而国内尚未见报导。为此于1983年6~9月间,在黑龙江省饶河县五林洞进行了刺扰伊蚊实验养殖的初步观察。蚊种采自该区林间、草甸及畜圈内的饱血雌蚊。饲养在19—23℃、相对湿度70~80%、光照以自然光为主的室内。幼虫饲养在搪瓷盘内,以622料粉为饲料(小白鼠饲料、鱼骨粉和酵母粉,比例为6∶2∶2)。成蚊饲以5%的葡萄糖水。据857条幼虫饲养观察,1—4龄各龄期平均发育时间,依次为2.3天、1.6天、1.6天和3.6天,蛹期均为3天。结果表明,在18~22℃水温中刺扰伊蚊完成幼虫和蛹的发育共需10—14天,…  相似文献   
126.
我国蠛蠓属Lasiohelea Kieffer已知有22种,本文报道采自四川省的两个新种。1.尖锥蠛螺,新种Lasiohelea oxyria Yu et Liu,sp.nov.  相似文献   
127.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形态试验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沈海鸥  郑粉莉  温磊磊  卢嘉  韩勇 《生态学报》2014,34(19):5514-5521
基于同一降雨强度下的室内连续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典型坡度条件下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形态,分析了细沟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状况及距细沟沟头长度、细沟宽度和深度关系。结果表明:第1次降雨坡面以断续细沟为主,侵蚀方式主要为溯源侵蚀,细沟累积长度为39.3 m,坡面细沟总面积占试验土槽面积的14.2%;第2次降雨坡面以连续细沟为主,细沟沟壁崩塌增强,坡面的破碎程度增加,细沟累积长度增加32.1%,坡面细沟总面积增加115.6%。与第1次降雨相比,第2次降雨后细沟平均宽度、深度和坡面细沟侵蚀平均深度均增加,且在4—7 m坡段内增加幅度最大。单位斜坡长上细沟平均宽度和深度随斜坡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明径流能量的消长对坡面细沟侵蚀发育过程及形态特征有明显影响。第1次降雨单条细沟长度均小于3 m,细沟宽度随距细沟沟头长度的增大而增大,第2次降雨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细沟深度随距细沟沟头长度的增加一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细沟宽度与深度的拟合关系最好,细沟深度随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8.
王爱民  席贻龙  牛翔翔  李瑶  温新利 《生态学报》2014,34(16):4588-4595
为了解汀棠湖冬季出现的萼花臂尾轮虫对水温的适应,探讨其在春季的种群消长机制,运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温度(12℃、16℃、20℃和24℃)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3.0×106和5.0×106个/mL)对冬季采自芜湖市汀棠湖水体中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平均寿命、总生殖率、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等生活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轮虫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总生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食物密度以及食物密度与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所有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轮虫出生时的生命期望和平均寿命在12℃下较长,16、20℃和24℃下较短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轮虫的世代时间在12℃下最长,16℃和24℃下最短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轮虫的净生殖率在16℃下较高,12、20℃和24℃下较低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轮虫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在12℃下最低,16℃下最高,20℃和24℃间无显著性差异。汀棠湖冬季出现的萼花臂尾轮虫在16℃下的适合度最高,这或许是该水体中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密度在3月中旬(此时水温为17℃)达到春季最高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9.
陆地棉是棉属中最主要的一个栽培棉种,其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的95%以上.我国对于陆地棉的引种、栽培和育种已有百年历史,在陆地棉不断改良的过程中,其遗传基础逐渐变得狭窄.为了拓宽陆地棉遗传基础,近十几年来,我国以及世界棉花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者通过有性杂交创建了棉花远缘杂交遗传群体和优异种质资源;与此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  相似文献   
130.
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的Weibull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林  温远光  罗应华  谭玲 《广西植物》2009,29(1):116-119
物种多度分布的分析对于了解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Weibull模型是拟合物种多度分布的重要模型之一。在采用倍程对物种多度分组的基础上,用Weibull模型分别拟合广西大明山保护区云贵山茉莉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以及乔木+灌木物种的多度分布,结果三者均符合Weibull分布。由此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物种多度分布研究是理想的,从而完善了Weibull模型在物种多度分布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