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这种疾病。以往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比正常人小,且一些精神分裂症易感的DNA序列多态性也同时与脑的结构异常有关,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是吻合的。最近研究发现人的GULP1基因的两个SNP(rs2004888和rs4522565)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为了研究这两个精神分裂症易感的SNP是否也符合神经发育假说,我们检测了791个正常人的这两个SNP的基因型并测量它们的脑容量,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个SNP和脑容量无关,说明GULP1的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存在更加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652.
黑嘴鸥繁殖栖息地动态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研究区,结合黑嘴鸥巢址GPS点,利用1992、2002和2007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主要信息源,借助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在获取栖息地植被类型信息的基础上,采用非等密度亚像元模型反演碱蓬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研究区黑嘴鸥适宜繁殖栖息地动态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对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5a间,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干扰下,研究区内碱蓬滩面积由4772.3 hm2减少到4062.2hm2,年变化率为-47.34 hm2/a.碱蓬植被覆盖度均值由1992年的(27.6±3.8)%增长到2002年的(35.4±2.0)%,至2007年达到(53.1±4.5)%.同时,利用2002、2007年黑嘴鸥巢址GPS位点,提取对应年份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碱蓬群落覆盖度,其均值分别为(35.08±4.8)%和(37.58±7.6)%,无差异显著性(P=0.066).结合黑嘴鸥繁殖栖息地选择的水源和干扰距离等因子,叠加分析表明核心区黑嘴鸥适宜繁殖栖息地面积由1992年的2063.1 hm2小幅增加到2002年的2158.0 hm2(4.6%),到2007年间大幅减少到1723.1 hm2(-20.2%),年降幅高达86.97 hm2/a.按照2002~2007年碱蓬覆盖度变化率水平计算,盐城保护区核心区黑嘴鸥适宜繁殖栖息地将在19.8a后全部消失.有关研究成果,可为保护区黑嘴鸥及其繁殖栖息地的保护、管理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特定栖息地的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3.
介绍了一种具有较广适用性与较高效率的小型脊椎动物调查方法--围栏陷阱法.从制作材料和方法、操作要求、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该方法适用于野外生物多样性调查、天然林保护工程等.  相似文献   
654.
梁晓东 《蛇志》2009,21(2):151-151
环状嵌顿混合痔是肛肠科临床中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急剧,以肛门肿物脱出、疼痛难忍、行动受限、影响休息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便血、排便、排尿困难等症状。我院2000-2008年采用外剥内扎加后位切开扩肛术治疗环状嵌顿痔2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5.
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得到了玉米(Zea mays L.)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的全长cDNA克隆,命名为mF2K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mF2KP蛋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C端包含高度保守的催化功能区,N端为植物中特有的多肽.将mF2KP基因中一段包含完整催化功能区的片段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融合蛋白具有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活性.Northern杂交证明在种子活力不同的幼苗中,mF2KP的转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种子活力越高,幼苗中mF2KP的转录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656.
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朱晓东  耿波  李娇  孙效文 《遗传》2007,29(6):705-713
摘要: 利用30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长江中下游5个鲢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在30个基因座中, 共检测到144个等位基因, 每个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1~10个, 其中有25个座位具有多态性, 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33,5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4.0/4.1, 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4445~2.6332, 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3233~0.3511, 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421~0.4704,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68~0.4286。对数据进行F-检验, Fst值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中等, 并对基因型进行了基于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验, 所得P值说明5个群体均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平衡。5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466~0.9146,遗传距离为0.0893~0.1665, 并根据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用UPGMA方法对5个鲢群体进行亲缘关系聚类。  相似文献   
657.
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分别于2004年5月和11月对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25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研究发现, 5月和11月整个采样区域的最优势类群为四节蜉稚虫1种(Baetis sp.)(Baetidae, Ephemeroptera),相对百分比分别达到14.9%和27.0%.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和物种相对丰度,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无偏对应分析,对11月份的25个样点的分组研究表明,底栖动物类群按照所处的生境类型分为4个主要类群.典范对应分析表明,5月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高度、氨氮和硬度,11月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高度、二氧化硅、硬度和氨氮.  相似文献   
658.
鸟类线粒体DNA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晓芳  李爽  王黎  袁晓东  汤敏谦  李庆伟 《遗传》2002,24(3):371-375
线粒体DNA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已被广泛用于鸟类种群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本文介绍鸟类线粒体DNA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多态性的研究,综述近年来有关鸟类分子进化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Abstract:Mitochondrial DNA as a genetic marker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molecular evolution of birds.The apparently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and its fast evolution in primary sequence has made it attractive in population and evolutionary genetics.Mitochondrial DNA of birds displays two characteristics not seen in other vertebrates mtDNA,that is,a novel gene order and the absence of an equivalent to the light-strand replication origin.The research on polymorphism of mtDNA can resolve phylogenies of birds both at lower and higher taxonomic levels.Here we review progress on avian molecular evolution in recent years,and make preliminary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659.
可直接克隆PCR产物的克隆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一种构建与PCR产物直接连接的克隆载体的方法。以高拷贝克隆载体pUC118为骨架载体,在pUC118质粒氨苄抗性基因的Eam1105 I 酶切位点上,以点突变的方式封闭Eam1105 I 酶切位点。经转化大肠杆菌JM109证实,该改造过的pUC118质粒,可使宿主细胞仍具有氨苄抗性。将一人工合成的具有两个Eam1105 I 酶切位点的互补寡聚核苷酸链(两端具有BamH I 接头)插入已封闭Eam1105 I 酶切位点的pUC118*载体的BamH I 位点,构成新的克隆载体,此质粒命名为pUC118E。该载体经Eam1105 I 酶切后,可产生3′末端突出一个T碱基的T-载体,能与PCR产物直接连接。 Abstract:A new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a cloning vector (T-vector) for direct ligation with PCR products was described.The T-vector derived from pUC118 in which the unique restriction site of Eam1105 I in the region of Ampr gene was deleted and an artificial DNA fragment flanking two Eam1105 I was introduced at the site of BamHI.The modified vector was named as pUC118E.A T-vector with 3′over hang end of a single T can be obtained via digesting of pUC118E with Eam1105I.PCR products can be easily cloned with this T-vector.  相似文献   
660.
内蒙古半干旱区鼠类群落结构及鼠害危害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1988-1993年在内蒙古半干旱区约110000km2 的面积上设置样地251个,用夹日法对鼠类群落进行调查,用每个样地主要鼠种捕获率和样地构成分类量刚,应用SAS系统的快速聚类法进行分类;分类结果结合该地区地带性植被分布的特征和地貌、地形特征,将该地区的鼠类群落划分为9个地带性鼠类群落并研究其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地带性鼠类群落分布与结构特征及当地实际鼠害状况将内蒙古半干旱区鼠害划分为5大害区的7种危害类型:Ⅰ.荒漠草原鼠害危害区:①小毛足鼠、三趾跳鼠危害类型;②戈壁五趾跳鼠、赤颊黄鼠危害类型;Ⅱ.草原化荒漠鼠害鼠害危害区:③戈壁五趾跳鼠、三趾跳鼠危害类型;Ⅲ.沙地草场鼠害区:④小毛足鼠、三趾跳鼠、子午沙鼠危害类型;Ⅳ.阴山北麓旱作农田危害区:⑤长爪沙鼠、小毛足鼠危害类型;⑥长爪沙鼠、草原黄鼠危害类型;Ⅴ.阴山山脉中段次生林地和人工林地危害区:⑦棕背繙、大林姬鼠危害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