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腐败梭菌产生毒素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cum)产生α、β、γ和δ四种毒素,其中以α毒素为主。在使用厌气肉肝汤和肉肝胃酶消化汤培养时所产毒素甚微。为了增加毒素的毒性,提高快疫菌苗的效力,试用胰酶消化汤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PR是酵母最重要蛋白质质量控制机制之一,研究UPR响应规律有助于优化异源蛋白分泌途径合成和应对酸醇等胁迫因子的细胞自我保护。方法: 选择实验室菌株W303-1A和工业菌株An-a,以UPRE启动子控制下的Lac Z为报告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得到指示菌株W303-1A (leu 2::UPRE-lac Z)和An-a (leu 2::UPRE- lac Z),分别简称WZ和AZ。结果: 生长曲线测定显示WZ和AZ与亲本菌株的生长接近;添加下述试剂孵育4h后测定β-半乳糖苷酶酶活:1μg/ml衣霉素、8%(v/v)乙醇、0.3%(v/v)乙酸、5%(v/v)乙醇+0.1%(v/v)乙酸;菌株AZ的比酶活分别是对照值的8.2、26.4、1.1和7.9倍,而菌株WZ则分别为12.6、2.4、1.0和1.0倍;进一步以YEplac195为载体表达β-葡萄糖苷酶,AZ和WZ转化子在2%纤维二糖中生长24h的β-葡萄糖苷酶酶活值分别为0.35和6.12U/ml,相应的LacZ则分别为对照值的3.1和5.4倍。结论: 两个菌株显示了在抑制物和异源蛋白表达UPR响应和调控能力上的显著差异,为其改造利用提供了方向;研究也为分析抑制物耐受性和异源蛋白表达关键制约因素、优化酵母ER和UPR信号通路的调控奠定了初步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33.
仔鳗生态失调死亡率与肠道微生态系重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在1989年4月至1991年3月,为考察长江仔鳗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仔鳗生态失调死亡率及其防治方法做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仔鳗溯河性生态失调死亡率为49.8%(可信限为46.3~53.3%);寒冷性生态失调死亡率为48.59%(可信限为43.5~53.5%)。在实验中,应用肝浆(含B族维生素),在早期喂给仔鳗治疗有效(u=2.17>1.96,p<0.05);含抗生素食物喂给无显著性效果。应用由鳗鲡成鱼和黑斑泥鳅体内分离的肠微球菌、贝内克菌和非O-I群弧菌,喂给仔鳗进行肠道微生态系重调整(readjutment of intestinal microecosystem),对提高仔鳗生理功能适应性和降低生态失调死亡率有满意效果(u=2.84>2.58,p<0.01)。  相似文献   
34.
慢性扁桃体炎与细菌L型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慢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50例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原微生物培养、组织切片细菌学及电镜等研究,发现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细菌L型也相当常见,L型培养阳性率是88.5%,且组织切片L型感染率与培养阳性率基本一致(P>0.05)。电镜在扁桃体组织间质及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内均见到细菌L型。提示慢性扁桃体炎与细菌L型感染关系极为密切。并认为,L型侵入组织并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的特性,可能是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热休克诱导鳙鱼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洪云汉 《动物学报》1990,36(1):70-75
采用热休克法研究了诱导鳙鱼四倍体的可能性和处理条件。结果表明:1)恰好在卵子开始第一次卵裂前用39—42℃水浴处理1—3分钟,可获得较高频率的四倍体;2)开始处理的时间至关重要,提前或推迟处理导致几乎全部死亡或四倍体频率大大下阵;3)热休克组的孵化率显著下降,畸形率明显升高;4)含高频率四倍体的热休克组的细胞分裂和胚胎发育延迟。  相似文献   
36.
好比一座双曲拱桥——人类足弓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诞生以来,足迹逐渐地踏遍了亚、非、欧大陆,直至美澳两洲的山山水水。足迹所至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象征。那末,人类的双足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进化发展过来的呢?人脚上有三个足弓当你满脚沾水在地板上行走时,印下的往往是一个前后端宽、中部狭窄的足印,这是因为你的足底呈弓形的构造所致。正常脚都可以区分出三个足弓:两个纵向的纵弓和一个横断面上的横弓。两个纵弓是内侧纵弓和  相似文献   
37.
紫茎泽兰的适应性能、危害情况及防除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um L.)是一种外来有害的杂草,近年来,在我国南部一些地区大量蔓延,已直接威胁到当地农、林、牧业的正常生产。该草在云南省南亚热带广阔范围内早已大量滋生,近年又以惊人的速度向中亚热带地区继续扩展,已使原有植被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引起相应的生态性灾难。若不及时加以阻止和防除,势必造成每况愈下且难以挽救的局面。现将我们在一九七八年秋天赴双柏县调查情况整理如下,藉此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在研究此项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38.
研究一下原始人类的寿命问题,是有意义而颇有兴趣的。原始人类的寿命有多长?又是如何知道他们的寿命的呢?让我们先看一下已获得的有关资料: 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寿命,根据对约40个个体的统计数字得出:死于约14岁以下的孩童占39.5%,死于15-30岁的占7%,40-50岁的——7.9%,50-  相似文献   
39.
本工作主要用兎做急性实驗,研究直接刺激内脏大神經外周端对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的影响。結果如下: (一)在正常的不切除腎上腺的兎体上,刺激內脏大神經外周端对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有不同的影响:有的使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升高;有的降低;有的則基本不变。 (二)切除左侧腎上腺,刺激左侧內脏大神經外周端后,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表現明显降低。若預先注射氯化钴以破坏胰島α細胞后,再做此項观察,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的降低反应卽消失。在急性实驗狗身上,阻断左侧腎上腺靜脉血回流,刺激左侧內脏大神經外周端,亦可同样引起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的降低,以及血糖濃度显著升高。切除胰尾部和胰体部以消除大部分胰島α細胞的作用后,再刺激內脏大神經外周端,上述反应卽消失。 (三)血液鉴定实驗指出,对切除腎上腺兎刺激內脏大神經后,門靜脉血血浆中有升高血糖物质存在,后者具有使血糖濃度升高和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降低的作用。总結以上結果,可以认为,内脏大神經除支配腎上腺體质影响血糖和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外,还极可能支配胰島α細胞,釋放类胰高血糖素物质,使血糖濃度升高及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降低。  相似文献   
40.
以紫斑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var. papaveracea)花瓣为原料,采用隔离窨制,对牡丹花茶窨制过程中花坯、配花量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闭箱桶温度21 ℃、相对湿度90%、窨制时间48 h条件下经一窨一提获得的花茶,感官评审花与茶叶的协调度高、香气高锐持久、茶汤滋味醇正鲜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花茶香气成分,新鲜花瓣与茶叶配比5:1窨制48 h的花茶苯乙醇、香叶醇、橙花醇含量较高,其香气高扬、茶汤醇正鲜爽,配比2.5:1的花茶上述成分含量和感官其次,而拌和型茶品透素欠鲜爽。发酵或发酵揉捻花瓣窨制的花茶乙醇、环氧芳樟醇及高级烷烃含量较高,其主要赋香物质低于新鲜花瓣含量,渥味明显,茶汤有浊气欠鲜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