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Xa21对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具有广谱抗性, 是最早被克隆的水稻(Oryza sativa)抗白叶枯病基因。前期研究表明, OsWRKY42可能在Xa21介导的抗病反应中发挥作用。在Xa21基因遗传背景下制备了OsWRKY42的RNA干扰株系, 将经免疫印迹确认的转基因株系接种白叶枯病菌, 结果表明, 与抗病对照4021相比, 转基因株系的病斑长度增加, 说明OsWRKY42的丰度下调抑制了Xa21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反应。免疫印迹分析表明, 在OsWRKY42-RNAi转基因水稻中, OsPR6、OsPR15和OsPR16的蛋白质丰度降低, OsPR1A、OsPR1B、OsPR2和OsPR10A的蛋白质丰度升高, 表明这些病程相关蛋白质可能位于OsWRKY42基因的下游, 受OsWRKY42调控并参与Xa21介导的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 OsWRKY42是Xa21介导的抗白叶枯病途径新元件, 增进了对Xa21介导的水稻抗病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对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某两所寄宿制中学选取952名中学生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食用的营养健康功效研究。1所学校的学生为食用组(451名),1所学校的学生为对照组(501名)。对照组学生正常饮食,食用组学生每天食用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馒头或面条)1餐,连续食用6个月。在食用前后分别对所有参与学生开展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和实验室检测(血糖、血红蛋白、血脂、尿钾)。结果:食用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6个月后,食用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营养不良率及血压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食用组学生的尿钾在食用后上升(P<0.05);排便用力情况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用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可适当升高中学生的尿钾水平,对中学生的营养和健康无其他影响,可部分替代传统的主食。  相似文献   
993.
994.
肺部菌群及肠道菌群与肺癌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肺癌患者的肺部及肠道菌群发生失调,即菌群组成结构发生显著改变。随着“肠-肺轴”概念的提出,肺部及肠道菌群在人体内的紧密联系越发受到重视,因此关于肺部及肠道菌群的研究对于阐明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文中综述了肺癌患者肺部及肠道菌群的组成特点及可能的互作机制,强调了肠-肺轴中免疫系统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肺部及肠道菌群对肺癌临床治疗的影响,并对肺部及肠道菌群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新颖靶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该研究以耐盐型和盐敏感型绒毛白蜡及其F1代为材料,采用混合品系分析法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在随机选取的1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仅有引物S20在耐盐基因池和盐敏感基因池间扩增出特异而可重复的592bp的多态性片段,命名为S20-592。获得的RAPD标记S20-592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转化成更稳定的SCAR标记。通过F1代个体验证,耐盐型个体均能扩增出此差异条带而盐敏感型个体中不能扩增出此差异条带,证明该SCAR标记的特异引物可用于耐盐绒毛白蜡物种的快速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996.
土壤有机质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还对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敏感.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的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温度(5、10、15、20和25 ℃)和水分(30%、60%和90%饱和含水量)对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类型、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矿化都具有显著影响,且各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土壤碳矿化速率均与温度呈正相关,60%饱和含水量处理下土壤碳矿化速率最高.在相同的温度和水分处理下,柑橘园土壤碳矿化量显著高于湿地松林.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分对土壤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具有显著影响.培养7和42 d,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随水分升高而上升;柑橘园温度敏感性高于湿地松林,且水分越高差异越明显.包含温度和水分的双因素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土壤碳矿化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温度和水分共同解释土壤碳矿化变异的79.9%~91.9%.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佳助结扎血管夹对胆囊切除术兔机体的影响,为临床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试验组和同类产品对照( Hem-o-lok)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试验组和同类产品对照组分别用佳助结扎血管夹和Hem-o-lok结扎夹,在开腹胆囊摘除术中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观察术后12个月内实验兔的血液生化、电解质、血液学、凝血指标、结扎效果和脏器系数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试验组兔体重在术后3 d时明显降低(P <0.01),ALT在术后1周时明显升高(P <0.05), CREA和ALB水平均在术后1-2周时显著降低( P <0.05,P <0.01),NEUT数目和TG含量在术后2周时明显升高(P <0.05),GLU在术后1周和1个月时明显降低(P <0.01);LYM和RBC数目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1周时降低显著(P <0.05),PLT数目在术后1-2周时均明显升高(P <0.01);同类产品对照组兔体重在术后3 d-1个月时明显降低(P <0.05,P <0.01),血浆ALT、NEUT和PLT数目在术后1周时亦明显升高(P <0.05,P <0.01),ALB和GLU含量在术后2周时均明显降低(P <0.01),TC含量在术后1-2周时则明显升高(P <0.05);其它时间段,试验组和同类产品对照组兔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学参数均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明显影响(P >0.05);术后各组电解质指标、凝血指标和脏器系数亦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佳助结扎血管夹在兔夹闭胆囊管残端和血管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其安全性与Hem-o-lok结扎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分析H7N9病毒与H1N1病毒感染小鼠病理学损伤特点,初步探讨两种病毒感染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致病机制。方法 H7N9病毒与H1N1病毒分别感染小鼠,观察不同病毒感染后小鼠生存率,并于不同时间点取心、肝、脾、肺、肾、脑、肠等组织,伊红-苏木素染色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检测病毒抗原分布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综合分析肺组织病理损伤与病毒复制、宿主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H7N9病毒感染小鼠肺及脾脏损伤较轻,存活率较高。H1N1病毒感染的小鼠肺及脾脏损伤较重,感染后9 d全部死亡;两种病毒抗原主要分布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少量间质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差异。但H1N1病毒感染后肺及脾脏中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小鼠机体炎症反应明显强于H7N9病毒感染后小鼠炎症反应。结论 H7N9病毒与H1N1病毒感染后小鼠病理学损伤特点及程度均不同,病毒复制是小鼠肺损伤的诱发因素但并非决定因素,宿主针对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程度与急性肺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CRISPR(clustered regulator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序列源于原核生物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协同Cas(CRISPR-associated)蛋白家族参与抵抗噬菌体或其它病毒的二次感染,广泛存在于细菌(60%)和古菌(90%)中.病菌和宿主的共同进化导致了CRISPR-Cas系统具有多样性,可分为3大类(Ⅰ-Ⅲ),又分为10亚类.在Ⅱ型CRISPR-Cas系统基础上建立了RNA介导的CRISPR-Cas系统来修饰(删除、添加、激活、抑制)靶细胞中特定的基因序列,现已在人类细胞、小鼠、斑马鱼、酵母、细菌、果蝇、线虫、拟南芥中得以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Ⅱ型CRISPR-Cas系统的结构特点、作用机理及作为新型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该技术优势,并展望CRISPRCas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国内外有关宿主遗传基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宿主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其对病原体的清除以及疾病转归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大量研究证实,HLA多态性是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易感性和清除相关的一个宿主基因,我们就该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