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给出协变量带有不可忽略缺失数据的非线性再生散度模型的Bayes方法,缺失数据机制由Logistic回归模型来确定.Gibbs抽样技术和Metropolis-Hastings算法(简称MH算法)用来得到模型参数、缺失数据机制中回归系数的联合Bayes估计,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2.
真菌发育过程中的蓝光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多种真菌在发育过程中受蓝光诱导的现象进行了综述。蓝光可以诱导多种真菌的形态发生和发育,包括孢子的产生和菌丝的延伸等。此外,蓝光还可引起真菌的生理和生化改变,如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变化、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等。真菌也存在一个蓝光信号系统,通过蓝光受体接受蓝光信号,导致了真菌的一系列形态发生和生理生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3.
十两茶水提物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湖南安化黑茶的主要品种十两茶水提物的降糖作用及机制.选用6~8周龄db/db自发性糖尿病模型小鼠,每日灌胃给予3个不同剂量的十两茶水提物(100、200、400 mg/kg),连续28 d.每周测定空腹血糖值,实验结束时检测糖耐量和胰岛素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十两茶水提物400 mg/kg给药28 d就能显著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改善其对葡萄糖耐受能力.同时,十两茶水提物能显著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增加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的释放.结果显示十两茶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具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基因表达图谱原则上可了解整体细胞基因表达的信息,是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重要研究手段。MATLAB 7.X生物信息工具箱为基因表达谱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一个综合环境,通过众多统计函数和绘图函数的结合使用,过滤不合格的基因数据和噪声数据,从而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绘制相关的基因表达图谱,完成基因芯片数据表达图谱的分析,分析结果可视化程度高,图表清晰、直观。本文主要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例,详细描述了利用MATLAB 7.X生物信息工具箱对其基因表达图谱进行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左室长轴功能特点。方法:选取30名健康人(Ⅰ组)、EF>50%的心衰患者30名(Ⅱ组)和EF<50%的心衰患者30名(Ⅲ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DI在二尖瓣环室间隔(ivs)、侧壁(l)、前壁(a)、后壁(p)、下壁(d)测量其Sm、DSm、IVCTm、TSm、Em、Am、IVRTm、TEm等指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DSm、Sm逐渐减低,(P<0.05);而IVCTm、TSm逐渐升高(P<0.05);IVRTm、TEm在Ⅰ组、Ⅲ组、Ⅱ组逐渐升高(P<0.05);DSm及TEm在诊断EF>50%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指标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同样DSp及TEp在五个位点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存在收缩减低;DSm及TEm是诊断EF>50%心衰患者心功能比较有效的指标;后壁是诊断的最佳位点。  相似文献   
106.
正交试验优化梓醇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地黄中梓醇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地黄粗提液中梓醇含量为指标,HPLC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4,微波提取3次,每次3 min为梓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微波辅助提取地黄中梓醇效率高,提取完全,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24例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36例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和3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选择同期30例来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以上4组患者发病时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3个冠心病组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心梗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3组病患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52,P<0.05)。结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健康成人含量高,提示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助于对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8.
序列分析可以获取蕴藏在简单序列中的生物信息,是生物信息分析的基础。通过生物大分子序列差异分析构建的系统树则可为我们提供可视化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MATLAB7.X生物信息工具箱包含了几个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专用分析工具,这些专用分析工具交互性好,易于使用。借助于这些分析工具,用户不仅可以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查看并能进行相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还可以方便快捷地构建系统发育树。即使用户不会编程也可以进行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大大地提高了分析的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序列分析工具Seqtool和系统发育分析工具Phytreetool在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方面的应用,所有操作方便快捷,分析结果可视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测定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总IgG(免疫球蛋白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方法:用方阵实验确定包被抗体、检测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确定线性范围;评价标准曲线的可重复性、精密度和可应用性。结果: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的最佳效价分别为2μg/ml和1:4000稀释;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25-16ng/ml。经方法学评价,可重复性和精密度较高,应用性较强。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科研过程中检测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总IgG含量的一种精确、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寻找合适的产脂肪酶野生菌,以期能高效的催化合成生物柴油。通过添加橄榄油作为惟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以透明圈平板筛选法从油污土壤样品中成功地筛选到了一株酶活力值为10.12U/ml产脂肪酶菌株。通过对该菌株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RNA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芽胞杆菌属,定名为BacilluspumilusB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