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关于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修正意见的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4年的努力工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以下简称《名词》)的审定和释义工作,已进入专家终审和广泛征求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界同行意见的阶段。征求同行意见原计划在一年前通过“生命网站”进行的,但因故没有实现,现在通过《生命的化学》杂志,广泛征求意见。《名词》共收集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近6000条,是1990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物化学名词》的4倍,并增加了简要的释义内容。我们打算先将《名词》“定名”的主要词条部分,用2期《生命的化学》刊登公示,然后…  相似文献   
112.
以广州地区常见暖季型草坪草(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 通过测定植物根系AMF 侵染率、根际土壤AMF 孢子密度以及土壤理化性质, 探讨AMF 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 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三种草坪草的根系AMF 侵染以菌丝侵染为主, 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 秋季和冬季次之, 春季最低, 囊泡侵染率较低, 很少丛枝侵染; (2)季节对根际土壤AMF 孢子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草坪草根际土壤孢子密度最大值多出现在夏季或冬季, 而春季和秋季则较低; (3)对于土壤因子, AMF 菌丝侵染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 而囊泡侵染率与电导率成显著正相关, 与全氮和全磷成极显著负相关; 对于气候因子, AMF 总侵染率和菌丝侵染率均与月均气温和月均降水成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驱避剂是防止蚊虫叮咬的良好个人防护用品,但其作用机理一直未被解释清楚。本研究利用化学计算手段对4种重要的人体引诱物(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与22个萜类驱避化合物的缔合作用以及该作用对驱避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蚊虫驱避机理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GAUSS View软件构建引诱化合物分子、驱避化合物分子以及二者可能形成的缔合体结构,再利用GAUSSIAN软件优化所有结构,并计算它们的能量和各类参数;借助AMPAC和CODESSA软件计算出所有结构的描述符;以萜类驱避化合物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校正驱避率的对数值(logCRR)为活性数据,利用CODESSA软件建立描述符与驱避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结果】4种羧酸与萜类驱避化合物相互缔合的缔合能量大多在18~20 kJ/mol之间,缔合距离和角度分别在2.0~2.5 Å 和110°~180°内波动,符合氢键相互作用的特征。4个最优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R2值均大于0.9,模型中的参数都包含缔合体的描述符,表明引诱物 驱避物缔合作用与校正驱避率的对数值显著相关。【结论】4种羧酸与萜类驱避化合物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氢键缔合作用,该缔合作用对驱避活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初步揭示了引诱物 驱避物缔合作用的存在,也为从新的角度研究蚊虫驱避机理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4.
以新疆野苹果为材料,对不同居群及不同树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叶片属于异面叶,由上表皮、栅栏组织、叶脉、海绵组织和下表皮组成;不同居群新疆野苹果叶片厚度及细胞排列方式有差异,巩留、额敏及托里的野苹果栅栏组织增厚,且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值增大;新源的野苹果叶片及栅栏组织较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值偏低;不同树龄新疆野苹果叶片厚度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呈变薄的趋势,多年生野苹果及野苹果“树王”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层数最少,厚度较薄。这些结果暗示新疆野苹果通过各部分结构的协调生长来保证光合作用效率,以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以及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生长状况。本研究为新疆野苹果原位保护、保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筛选H~+_-ATPase活性降低的植物乳杆菌突变菌,比较其与亲本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探索H~+_-ATPase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硫酸新霉素诱变、筛选突变菌,并对亲本菌(ZUST)和突变菌(ZUST-1、ZUST-2)进行生长、产酸能力及H~+_-ATPase活性的测定。分别提取亲本菌和突变菌的基因组DNA,扩增H~+_-ATPase全部编码基因并测序。通过荧光定量PCR对H~+_-ATPase全部编码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突变菌的生长和产酸能力均低于亲本菌,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H~+_-ATPase活性比亲本菌分别降低了10.1%和28.8%。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atp A基因均有22个位点发生突变,而ZUST-2的atp C基因有6个位点发生突变。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atp A在对数期基因表达水平分别比亲本菌ZUST下调了41.1%和35.7%,在稳定期分别下调了43.6%和14.2%;ZUST-1的atp C基因在对数期的表达水平比ZUST略高,在稳定期比ZUST上调了30%,而ZUST-2的atp C基因未表达。【结论】突变菌H~+_-ATPase活性减弱会导致其全部编码基因在稳定期表达水平上调(除ZUST-2的atp C不表达外),而且atp A和atp C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是影响H~+_-ATPase活性的主要因素,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乳杆菌中H~+_-ATPase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6.
胡亮  牟林  泮燕红 《古生物学报》2017,56(3):374-385
喜马拉雅地区一直是包括古生物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研究的热门地区。三叠纪喜马拉雅地区沉积了大套连续完整的特提斯海相地层。文中系统描述了新采集自西藏喜马拉雅北坡聂拉木县土隆剖面的Pinna yunnanensis化石。这是Pinna化石在该剖面的首次报道。通过对土隆剖面采集的菊石与标准菊石带对比,确定该化石的时代为诺利期(Norian)。另外,运用扫描电镜观察,对Pinna化石的壳质进行了埋藏学研究。化石的壳壁柱状层轮廓保存完整,珠母层文石全部重结晶。  相似文献   
117.
小麦苗期对1, 2, 4-三氯苯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6种浓度(0、0.3、0.6、1.0、1.5 mmol/kg沙和2.0 mmol/kg沙)的1, 2, 4-三氯苯(TCB)对两种小麦烟辐188(耐性基因型)和扬麦16(敏感基因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物量、以及叶片和根系的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小麦基因型具有显著的差异,在TCB胁迫下,烟辐188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物量均高于扬麦16,烟辐188和扬麦16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和显著偏低.随着TCB浓度的升高,烟辐188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差异显著,而扬麦16先略有上升然后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TCB胁迫导致扬麦16叶片SOD、POD活性小于对照,CAT活性显著小于对照;而烟辐188叶片SOD活性与对照间差异不明显,POD和CAT活性在低浓度TCB胁迫时与对照差异不大,在高浓度时小于对照,其MDA含量低于扬麦16.烟辐188根系SOD、POD活性对TCB胁迫不敏感,扬麦16 SOD、POD活性受O-·2诱导而上升,但由于其O-·2产生速率要大于烟辐188,仍然不能清除多余的O-·2,最终其根系MDA含量高于烟辐188.总体而言,TCB胁迫下烟辐188的发芽情况、幼苗生长情况和生理指标均好于扬麦16,表现出对TCB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8.
松嫩盐碱草地几种植物的土壤营养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阎秀峰  孙国荣  李晶 《生态学报》2001,21(12):1973-1985
针对松嫩盐碱草地上的几种主要植物,以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总和优势度(SDR)为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分别从多项土壤因子综合、可溶盐含量、总碱度、Na^ 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角度进行了土壤营养位分析。讨论了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营养的关系,指出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可溶盐含量、总碱度、Na^ 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5项主要土壤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各植物种群土壤营养位的分化结果而言,没有一项土壤因子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9.
摘要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价值,分析其与组织Ki-6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行乳腺SWE检查的106例乳腺肿块患者,根据术后或组织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59例和良性组47例。对比恶性组和良性组SWE参数的差异以及不同Ki-67和C-erbB-2表达乳腺癌病灶SWE参数的差异。Spearman分析乳腺癌病灶SWE参数与乳腺癌组织Ki-67和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腺病灶SWE参数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结果:恶性组AE-max、Shell1 E max 、Shell2 E max 、Shell3 E max 高于良性组(P<0.05)。联合AE-max、Shell1 E max 、Shell2 E max 、Shell3 E max 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高于单独参数鉴别的0.657、0.599、0.642、0.609(P<0.05)。Ki-67阳性组、C-erbB-2阳性组AE-max、Shell1 E max 、Shell2 E max 、Shell3 E max 高于阴性组(P<0.05)。乳腺癌病灶AE-max、Shell1 E max 、Shell2 E max 、Shell3 E max 与Ki-67和C-erbB-2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恶性肿块与良性肿块的SWE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且与乳腺癌组织的Ki-67、C-erbB-2阳性表达有关,乳腺SWE检查有助于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  相似文献   
120.
摘要 目的:研究盆底超声参数预测剖宫产术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能及其与盆底组织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剖宫产患者。将其按照是否发生SUI分为SUI组18例以及无SUI组106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静息期(R)、张力期Valsalva动作(V)的膀胱尿道后角(PUA)以及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垂直距离(BNS),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度(U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盆底超声参数预测剖宫产术后SUI的效能。另外,对比两组盆底组织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项盆底超声参数和盆底组织E-cadherin、Vimentin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UI组R-PUA、V-PUA、BND以及UR均高于无SUI组,而R-BNS以及V-BNS均低于无SUI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各项盆底超声参数联合预测剖宫产术后SUI的效能均优于各项参数单独预测。SUI组盆底组织E-cadherin mRNA水平低于无SUI组,而Vimentin mRNA水平高于无SUI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R-PUA、V-PUA、BND、UR均和盆底组织E-cadherin mRN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Vimentin mRN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R-BNS、V-BNS均和盆底组织E-cadherin mRN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Vimentin mRN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盆底超声参数预测剖宫产术后SUI的效能较高,且和盆底组织E-cadherin、Viment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