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调查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并分析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9例肺癌化疗患者。分别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评分、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L)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患者疲乏程度、生存质量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癌因性疲乏与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为96.30%。18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66.48%(121/182)。将发生癌因性疲乏的患者纳为疲乏组(n=121),未发生癌因性疲乏的患者纳为无疲乏组(n=61)。疲乏组FACT-L评分低于无疲乏组,PSQI评分高于无疲乏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PFS评分与FACT-L评分呈负相关,而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无疲乏组与疲乏组组间比较,在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血红蛋白、化疗次数、白细胞计数、临床分期、白蛋白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家庭月收入、血红蛋白、文化程度、化疗次数、白蛋白、临床分期均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越严重,其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越差,且癌因性疲乏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实际中应尽可能针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与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并分析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癌因性疲乏量表(CRF)、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RS-2002评分与CRF评分、QLQ-C30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24例无营养不良风险(NRS-2002评分0~2分)的患者纳为无营养不良风险组,74例有营养不良风险(NRS-2002评分3~7分)的患者纳为营养不良风险组,纳入对象营养不良风险率为75.51%(74/98)。营养不良风险组的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QLQ-C30评分均高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评分与CRF评分和QLQ-C30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由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无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在家庭月收入、年龄、临床分期、营养管理、居住地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Ⅳ期、家庭月收入<5000元、年龄>40岁、无营养管理、居住地为农村均是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其营养不良风险与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有关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患者血浆miR-2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月到2019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黑色素瘤患者121作为黑色素瘤组,另选取同期良性皮肤肿瘤患者121例作为良性组。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并提取血浆,采用qRT-PCR 技术检测血浆miR-21表达。调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黑色素瘤组的血浆miR-21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在黑色素瘤组中,血浆miR-21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转移、溃疡、吸烟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取miR-21诊断黑色素瘤的临界值(4.71),其诊断黑色素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6 %、87.0 %和81.7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溃疡、miR-21表达水平都为影响黑色素瘤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miR-21变化在黑色素瘤中呈现高表达,且与临床特征显著相关性,早期鉴别诊断黑色素瘤的预后效果比较好,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生物选矿以能耗低、污染少、适用于贫矿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选矿菌种的分离和鉴定是进行生物选矿的首要环节。从菜园土中筛选到菌株S2-1,用该菌对伊利石矿粉进行了浸矿脱硅的实验,测得接种S2-1的溶液中的硅的浓度是对照液中的167.07%,说明S2-1对伊利石有脱硅作用。通过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的测试,以及16S rRNA序列的比对分析,对菌株S2-1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S2-1呈两端钝圆的短杆状,大小约1.3~1.5μm×0.4~0.6μm,革兰氏染色阴性,有端生鞭毛;生理生化特性的多项测试中大多数与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相同;16S rRNA序列的比对分析与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AF395913的同源性最高。实验结果表明S2-1属于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本文还对产气肠杆菌的脱硅条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S2-1脱硅的最适条件是温度30℃,起始pH值7.0,装液量60 mL和转速200 r/min。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抽取的江苏省某职业院校437名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以因子分≥3筛查阳性个体进行检出率及年级差异的比较.结果:低年级学生SCL-90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的排序,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强迫症状,它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6%、5.95%和5.03%,高于其他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级学生的阳性率高于2010级,但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院校的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是其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学校应该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对233份河南省地方花生资源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全面测定,并与省外和国外资源的相关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河南地方品种资源中,蛋白质含量中等,平均含油量和油酸含量相对较高,但缺乏蛋白质含量超过30%或含油量超过56%、油酸含量超过70%的突出材料。河南省目前高油品种选育有明显进展,育成了一批高油花生品种,但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普遍偏低。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地方品种资源,积极采用远缘杂交、诱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创制优良种质,选育优质专用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07.
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右旋糖酐蔗糖酶是一种以蔗糖为底物,催化转移D-葡萄糖基生成α-葡聚糖或低聚糖的葡萄糖基转移酶.[方法]利用PCR扩增技术,将已获得的右旋糖酐蔗糖酶基因dexYG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 )上,转化E.coli BL21(DE3),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酶切验证后,得到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株BL21(DE3)/pET28-dexYG.[结果]经IPTG诱导该基因在E.coli BL21(DE3)中能有效表达,在诱导过程中菌体生长受到抑制.通过对培养时间、IPTG浓度、培养温度、菌浓(OD600)和pH值等产酶因素的优化考察,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5h、IPTG浓度0.5mmol/L、25℃、OD600值1.0和pH6.0.酶活力由最初的5.39U/mL提高到35.62U/mL,其中pH值对产酶活力影响最大,在pH6.0时的最高产酶活力是LB原始pH条件下最高酶活的3.5倍,并且pH值也是导致在诱导后期酶活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酶的表达和酶活的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能够异源高效表达右旋糖酐蔗糖酶,并且表现出较高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解剖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及其内部神经髓形态结构,并分析和构建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各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解剖脑和咽下神经节的内部神经髓结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脑和咽下神经节扫描图像,然后利用AMIRA 三维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从而构建脑和咽下神经节的三维结构模型,并测量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内部各神经髓的体积,并分析了相对比例。【结果】 棉铃虫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由围咽神经索连接在一起。脑主要由前脑、中脑和后脑3部分组成。前脑内包括视叶、蕈形体和中央体等形态结构较明显的神经髓。此外,前脑还包括其他位于脑的左右两侧以及背侧和腹侧大量神经髓区域,约占脑总神经髓的59.65%。这些神经髓区域边界不明显。中脑主要包括1对触角叶;后脑位于脑的腹侧和触角叶的下方,体积较小。咽下神经节由3个神经节融合构成,从前到后分别为上颚神经节、下颚神经节和下唇神经节,由于融合的紧密程度高,3个神经节间的边界不明显。【结论】阐明了棉铃虫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的神经髓形态结构,构建了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内部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三维模型可以任意旋转,能从任何角度观察脑、咽下神经节和内部不同神经髓的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本研究结果对研究棉铃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信息接收、处理及调控行为的机制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结合民族植物学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等3个少数民族民间利用番石榴(Psidium guajava)、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和水柳(Homonoia riparia)的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及体外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番石榴和余甘子在村寨中较为常见,当地少数民族将其种植于庭院中,常作为果蔬食用,食用番石榴嫩叶可缓解拉肚子的症状,治疗腹痛、腹泻。水柳生长在水边,傣族会将其叶作为腌酸鱼的配料之一。根据文献记载,番石榴、余甘子和水柳的叶部位作为药使用时,常煎水外洗,治疗皮肤瘙痒。对这3种药用植物叶部位采用80%乙醇浸泡制备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番石榴、余甘子和水柳3种药用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在98~390 μg·mL 1之间,最小杀菌浓度MBC在98~781 μg·mL 1之间。番石榴和水柳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抑菌和杀菌活性,其MIC和MBC范围均为6 250~12 500 μg·mL 1。由此可见,这3种药用植物的民间利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筛选到一株产D 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菌株 ,经鉴定为串珠镶孢霉菌 (Fusariummonili forme)SW 90 2。产酶条件研究表明 ,用甘油作碳源 ,蛋白胨作氮源 ,初始pH8 0 ,温度 2 6℃ ,摇瓶培养 3d ,产酶量最高。在 6 0L发酵罐中通风发酵 45h ,产菌丝体生物量 7 1 8g干菌体 L ,D 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酶活力达到 0 92IU g干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