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江鲽在卵和卵黄囊期仔鱼发育阶段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  SM 殷名称 《动物学报》1993,39(3):272-279
本文研究和测定了江鲽( Platichthys flesus L.)在卵和卵黄囊期仔鱼发育阶段水分、钠、钾、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含水量在卵和仔鱼发育期基本保持在90—92%,在仔鱼进入初次摄食期时可降到89%左右。初孵仔鱼具一大卵黄囊,含水量高达93.3%,起“浮力器官”(buoyancy organ)的作用。钠、钾离子含量在卵受精和仔鱼出膜后波动剧烈,呈“上升—下降—再上升”式型。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卵和仔鱼早期发育和饥饿期均呈明显线性下降。同时,本文还就生化成分变化和海洋浮性鱼卵及其仔鱼的生态习性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2.
蕨类植物普遍能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并显著增强其获取养分和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为了明晰AMF在不同蕨类植物体内的侵染特征,该研究对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蕨类植物—AMF共生体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以明确不同蕨类植物与AMF的共生特征,从而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华南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AMF对不同蕨类植物的侵染形式均以菌丝为主,而丛枝侵染率最低;不同蕨类植物之间的AMF总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团叶鳞始蕨(56.03%)均显著高于其他物种(P<0.05)。(2)显微观察显示,菌丝是AMF定殖于各种蕨类植物根系中最常见的形式,在9种蕨类植物根皮层细胞中均有发现,但不存在于中柱细胞。(3)观察发现,AMF菌丝主要由2~3层厚薄不一的薄壁细胞组成,多呈椭圆形和扁平形状。(4)AMF菌丝及泡囊中包含许多小液泡和脂质类物质,这可能是菌根结构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研究认为,陆地生态系统中AMF对蕨类植物普遍具有侵染的能力,但其在不同蕨类植物根系中的赋存形式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归因于植物自身生理特征以及生境条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3.
以手术刀片代替传统的切片刀,通过肝、肾、脾、肺、心肌、气管等器官所作的对比性切片试验表明,该切片刀不仅达到了原有切片刀的性能,还能做1—3微米半薄切片。染色后在10×10、10×40显微镜下,整个切片完整无损,厚度均匀,各类细胞结构清晰易辨。该切片刀不需磨鐾,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特别适合基层实验室的组织及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4.
四川泸州地区鸟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州地区有鸟类163种,另5亚种,隶属于15目33科。其中留鸟100种。根据各调查点留鸟种类的有无及多少,计算出相似性系数。再据其相似性、将该地区鸟类分布划为北部农田区,东部森林区,中部森林区,中南部农田森林区和西南部未恢复森林区。  相似文献   
115.
小鼠腺苷脱氨酶mRNA经计算机分析,包括:ribozyme切点位置选择,二级结构预测,基因生物学功能和基因同源性分析,筛选出四个锤头结构ribozyme.结果表明上述ribozyme底物切点两翼碱基形成发夹结构,切点位于单链环区,切点所在基因片段位于该基因生物功能区内,并同已知小鼠其它基因不同源.  相似文献   
116.
鱼类入侵的过程、机制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生物入侵问题已成为一个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问题,其中鱼类入侵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入侵鱼类的自身特性、入侵地的特征、外来种与土著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外来种的适应性进化几个角度综合分析了鱼类入侵的机制,并概括了国内外鱼类入侵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7.
118.
种植星星草对盐碱草地土壤养分状况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人工种植在碱斑草地上的星星草在不同年份相同生育期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研究, 并与天然状况的星星草地在各个生育期的土壤养分相比较。种植星星草后, 随着星星草种植年限的增加, 0~10cm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呈上升趋势, 土壤全磷含量略有增加, 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土壤全钠含量、全钙含量以及土壤全镁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9.
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吴建慧  杨玲  孙国荣 《植物研究》2004,24(4):456-459
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 对低温胁迫玉米幼苗叶片中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动态变化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低温胁迫后, O2·产生速率增加;保护酶SOD 、CAT 活性下降, POD 活性升高。同一低温胁迫下光照处理后的O2·产生速率、SOD 、CAT 、POD 活性与黑暗处理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0.
不同改良方法对盐碱土壤氮素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浅耕翻、施用磷石膏、施用糠醛渣、施用有机肥、建植星星草人工草地或星星草+羊草人工草地等不同改良方法对盐碱土壤氮素营养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方法与浅耕翻相比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氨化强度、固氮强度、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浅耕+有机肥+星星草+羊草处理对所测定盐碱土壤氮素营养及相关酶活性指标增加明显,同时,盐碱土壤氮素营养各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