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91.
云技术是一门信息资源整合、规模集约的前沿科技,与通信网络、物联网等一起成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云技术以其安全、便捷、资源集约、配置动态、资源池化和透明等特征,不仅促进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云技术因其多方面的优势正引起着教育的变革,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用于医学教育中的兴趣。本文简述了传统的信息技术在医学教学方面中的应用,继而引入对云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云服务平台,最后着重分析了云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契合以及将其利用到医学教育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2.
本文主要探讨了人类统计学习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影响统计学习的因素及统计学习的脑神经基础.人类统计学习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关于婴儿听觉语音流切分的实验,之后,大量研究又考察了对听觉非语言信息及视觉图形的统计学习.这些研究表明,统计学习是一种具有一般性的、涉及发现和提取规则的学习类型,但是不同范畴的统计学习又受到与特定范畴有关因素的制约.例如,语言统计学习受到语言因素的制约,而非语言统计学习与呈现刺激的特征以及呈现的通道有关.近些年,研究者开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考察统计学习的时间进程,以及采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考察统计学习的脑激活模式.ERPs研究较一致地发现400 ms左右产生的负波与统计信息的提取有关,而脑成像研究结果表明,与统计学习相关的脑区有大脑左侧颞上回(superiortemporal gyrus)、右侧纹状体(right striatum)和右侧颞叶内侧记忆系统(right medial temporal memory system).  相似文献   
193.
为揭示和探讨水青冈表土花粉与现生植被的关系及其花粉代表性,我们对日本本州北部白神岳圆齿水青冈林中苔藓表土花粉进行了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结果表明Fagus花粉可有效指示青冈林森林植被:在水青冈优势林中Fagus花粉百分含量达35%—40%以上;偏离水青冈林或无水青冈林分布时,含量低于5%—10%;介于两者之间为含有水青冈的混交林。这一结果与我国众多学者报道的表土花粉研究显示Fagus花粉的低代表性不相一致,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国内取样点松属(Pinus)花粉的突出含量及林地较高的植物多样性紧密相关,从而干扰"遮掩"了水青冈花粉具有合适代表性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94.
烟草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叶面积指数(1eaf area index,LAI)是重要的生物物理参数,亦是各种生态模型、生产力模型以及碳循环研究等的重要生物物理参量,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探索不同高光谱模型监测烟草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在烟草伸根期,旺长期和成熟期采用ASD Fieldspec HH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水氮条件下烟草冠层的高光谱反射率和叶面积指数数据。选用四个常用的植被指数RVI (ratio vegetation index)、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MTVI2(Modified second triangular vegetation index)、MSAVI(Modifi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和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neural network (NN)三种方法对烟草LAI进行了估算,比较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估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指数法,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方法LAI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其中植被指数法可以较为精确反演烟草LAI,验证模型确定性系数在0.76~0.85之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精度较高,分别为0.938和0.889。主成分分析方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更好,其验证模型的RMSE为0.172,低于四个植被指数和神经网络。MTVI2和MSAVI能较好地去除土壤、大气等条件影响,反演精度高于RVI和NDVI。与基于植被指数建立的模型相比,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可以更好的提高LAI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95.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山东分离株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RT-PCR技术对16株从山东不同地区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所获得的HA全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6个分离株的裂解位点均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有7~9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受体结合位点除198位有变异,其他位点均较保守;234位氨基酸均为L,具有与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结合的特征;16个分离株HA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3%~99.9%和97.1%~99.6%;16个分离株同属于欧亚分支中的A/Duck/Hong Kong/Y280/97亚群。  相似文献   
196.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碳源和可再生资源,本实验通过研究温度和pH对非光合固碳微生物固碳效率的影响,以期获得非光合固碳微生物适宜的固碳条件,并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固碳效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好氧/厌氧固碳微生物菌群生长的最适pH均在7左右。好氧固碳微生物菌群可在较大的温度范围(10℃-40℃)内良好生长,但其固碳速率在10℃左右时最高,之后微生物固碳速率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在40℃时,微生物固碳速率开始回升。厌氧时微生物的固碳效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与好氧时相似,但总体效果要比其在好氧时低20%~25%。由DGGE图谱及戴斯系数分析可得培养温度和pH对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优势菌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固碳效率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7.
与光合微生物相比,非光合微生物固定CO2具有不用光照,可昼夜持续的优点.氮源是影响微生物固碳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围绕非光合固碳微生物培养中的氮源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交互实验以确定最优的氮源组合.结果表明,实验中采用的三种无机氮对微生物固碳效率均有提升,其中( NH4)2SO4约在浓度为8g/L时达到最大值,NaNO3约在浓度为5 g/L时达到最大值而NaNO2约在浓度为5 g/L时达到最大值.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设计L27(313)的正交交互实验表,得到不同氮源组合影响固碳效率的主次顺序:NaNO3和(NH4)2SO4是影响微生物固定CO2的主要因素,其余依次为NaNO3和(NH4)2SO4的交互作用,(NH4)2SO4和NaNO2的交互作用以及NaNO2等.同时三种氮源的最优组合为(NH4)2SO4浓度9 g/L,NaNO3浓度5 g/L和NaNO2浓度8 g/L,并得到三种因素影响的直观图.  相似文献   
198.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水平。方法收集长沙地区11家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金葡菌279株,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K-B法检测金葡菌对24种药物的敏感性,产色头孢菌素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以及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应用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筛查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琼脂稀释法检测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在被检测的24种药物中,敏感率〉50%的药物为9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有11种,其中以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7.1%)。MRSA的分离率达54.5%,且对常用的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79株金葡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250株(89.6%);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30株中,D试验阳性22株(73.3%)。苯唑西林(OXA)和头孢西丁(FOX)MIC范围分别为0.125~〉256μg/mL和2~〉256μg/mL,苯唑西林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128μg/mL和256μg/mL,头孢西丁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64μg/mL和256μg/mL。结论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金葡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MRSA不仅分离率高,而且对甲氧西林呈高水平耐药。  相似文献   
199.
实验利用通用细菌探针和3株纤维分解菌的特异性探针,初步建立起对瘤胃细菌进行检测的16S rRNA定量杂交的方法。试验将提取的总RNA按浓度系列稀释后与通用细菌探针进行杂交,检测结果所做的回归分析表明,杂交信号与尼龙膜上的所点RNA的量具有明显线性关系。同时对几份瘤胃样品进行3种纤维分解菌的初步定量检测,结果显示3种纤维分解菌的相对丰度与前人报道相似,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瘤胃细菌进行定量分析,可在后续相关研究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0.
20世纪70至80年代,几乎所有关于江汉盆地跑马岗组和渔洋组的古生物文献都将其时代确定为晚白垩世。李伟同在深入地研究了跑马岗组标准剖面上的轮藻化石后提出跑马岗组大部分属于古新统。取自层位与跑马岗组相当的渔洋组上段上部的岩芯样品经分析后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这一组合总的面貌与王大宁等获得的晚白垩世渔洋组的第三组合区别明显,而与古近纪的新沟嘴组的第四组合相似处很多。在该孢粉植物群中,常见于当地的晚白垩世分子,如希指蕨孢属、克拉梭粉属、江汉粉属、刺参粉属、鹰粉属等没有或极少见到。而在本组合常见的南岭粉属、五边粉属、漆树粉属等多出现在我国南方古新世地层中。因此,其时代很有可能为古新世。如果是这样,渔洋组上部有可能跨越了白垩系和古近系界线。从当前孢粉植物群含有很多亚热带成分以及麻黄粉属以及胡颓子粉属、忍冬粉属等看,它反映了江汉盆地当时偏干旱的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